沈长风原本都要打瞌睡了,一听到陆洵名字,瞬间清醒,抬眼看向昌平帝,又看看陆洵。
自家女婿这是被圣上拉进坑里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明白圣上的意思,作为老岳父,沈长风还是有些许担忧的。
“启禀圣上,微臣觉得两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
一听到陆洵对两位大人说辞都给予了肯定,在场的人都以为陆洵学会了圆滑,准备蒙混过去。
谁知,陆洵看了大家一眼,继续道:“但是,长久考虑,微臣主战。”
“郡王,您……”老太傅想要说什么,但是被昌平帝阻止了。
“就如太傅所言,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所以我们更要趁此机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昌平帝点点头,这下,老太傅急了。
“圣上,不妥啊,不妥,战争劳民伤财,终究不是上佳之选。”
老太傅一辈子为了国家,现下为了不让昌平帝动武,苦苦劝阻,老泪纵横,看得昌平帝都有些不忍心了。
但此事志在必行,他不能再放任康王觊觎他的东西。
“姜明丰。”昌平帝将目光放到户部尚书身上,既然老太傅担忧如此多,那就让他多了解一下国家实力,好让他放心。
“微臣在。”早有准备的姜明丰十分淡定。
“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太傅担心劳民伤财,那就让他大致了解一下国家实力吧!
姜明丰立马意会了,“启禀圣上,微臣认为可战!”
“这十年来,我国各地无灾无害,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丰盈,此乃国家软实力。”
“秦大将军治军严明,士兵各个能征善战,此乃国家硬实力。”
“如此太平盛世,竟然有人不珍惜,妄图破坏,有一便有二,其他人也会争先效仿。”
“故而,依微臣薄见,当战,直接武力震慑有异心之人,可保十年太平。”
老太傅心中不赞同,但是看到在场之人皆附议主战,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禁感叹自己是真的老了,不服老不行,如今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这么想着,老太傅神情肉眼可见地落寞了。
作为明君,昌平帝自然也猜出了太傅想法,让其他人都退下,单独留下太傅。
老太傅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乃国家的功臣,有些事没必要瞒着他老人家。
“小成子,给太傅赐坐。”
待老太傅坐下,昌平帝才缓缓开口,“老师可知晓为何朕执着于武力镇压?”
老太傅略微思虑,恭敬回道:“老臣不知。”
昌平帝叹了一口气,用分外尊敬的口吻,对老太傅解释。
道:“太傅可记得当年之事?”
“朕之所以主战,是因为这次民间起义,乃是我那好皇弟,康王的手笔。”
“世人都道皇家无情,但这些年来,朕自认为对那些兄弟不薄,也包括康王那厮。”
“如今,朕的年纪日益见长,孩子们也大了,老一辈的积怨就从朕这里结束吧!”
“老师当年曾教导朕,内要兄友弟恭,爱国爱民;外要坚守原则,绝不屈服,朕铭记于心,付诸行动,也同样如此教育孩子们。”
“今后要如何,都是年轻人的事,是争是和,由他们年轻人自己做主吧!”
昌平帝说得情真意切,太傅心中无比动容。
虽然有君臣之别,但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陛下已经做得极好了,老臣惭愧。”明白了昌平帝的苦心,老太傅热泪盈眶,心中那点反对与不解,都放下了。
随后君臣二人又闲聊了许多往事,昌平帝留老太傅用了午膳,这才命人护送老太傅回府。
那天之后,老太傅就慢慢退出朝堂,扶植新人接手,开始每天养养花,喂喂鱼的悠闲老年生活。
年轻人的世界,就让年轻人去打拼吧!
……
武力镇压的旨意颁布,秦大将军就领着军队赶往曲州,而楚君瑞则负责京中防守。
作为宿国公的好女婿,楚君瑞进步非常大,跟着宿国公学了不少用兵之道,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的防守布局都是秘密进行的,明面上还是庞德坚负责京中防卫。
大理寺则是他每天都要报到的地方,没办法,这次活动,他归陆洵管。
“阿洵,你说这康王叔怎么还没有动静?”
做好了万全之策,但是对方一直没有动静,这让楚君瑞很受挫,毕竟是自己头一回独立干大事,虽然每日都会跟陆洵商议,但执行只有他自己啊!
“急什么?”陆洵淡定自若,抿了一口茶,“康王这些年暗中发展势力,并潜在京中都没有被人发现,可见他是个沉得住气的。”
楚君瑞听着,捏起一块点心,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继续吐槽。
“他倒是沉得住气,我可没那么多耐心。”
“我……”楚君瑞咽下口中食物,刚想继续吐槽,发泄自己的不满,就见一名便衣冲进来,跪在地上。
“报……报……津州反贼打到城门口了。”
津州位于京城旁边,乃是反贼北上的屏障,驻扎着应急救援军队。
“什么?”楚君瑞三步并两步,走到那便衣面前,揪着他的衣领,继续问道:“你是说如今攻打城门口的反贼是从津州来的?”
“是……是。”
楚君瑞急忙回头看了一眼陆洵,把便衣推开,“快去,继续探。”
便衣刚走,楚君瑞就匆匆来到陆洵身边,“阿洵,接下来如何做?”
“没想到康王叔居然把手伸到了津州。秦将军领兵抄他老巢,他倒好,直接来个釜底抽薪。”
楚君瑞气急,一拳打在茶桌上。
茶杯受力弹起,咕噜咕噜滚落,摔到地上,碎成几瓣。
陆洵冷哼一声,又回到座位坐下,不慌不忙。
“阿洵,你倒是说话啊,都火烧眉毛了,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呵,反应?你想让我什么反应?”陆洵不以为意,“连庞德坚都是他的人,津州他能安插人手,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感觉不意外是一回事儿,但不代表袖手旁观,不作为。
“君瑞,让人收网吧!庞德坚是时候为他的选择付出代价了。”
给康王挖坑可以,但也要适可而止,原则上,绝对不能让反贼进城。
“哎,老子这就去。”楚君瑞一激动就会忍不住说些不文明用语,然后头也不回,匆匆忙忙离开大理寺。
“陆七、陆八。”
“属下在。”两人同时出列,等待陆洵的安排指令。
“陆七,你去盯紧康王府异动,随时来报。”康王才是重点,他一直没有动作,定然是私底下做了什么安排。
“是,属下遵命。”
“陆八,你带人到沈府去,事情没有结束,都不用回来。”沈家人都不会武,一旦发生什么,肯定招架不住。
若是沈家出了事,初儿定然会伤心不已。
想到沈初,陆洵眉眼不自觉柔和下来。他一向理智,杀伐果断,但自从遇到沈初,他发现自己并不是无坚不摧的。
“是,属下领命。”
房中只剩下陆洵与陆九,瞬间安静下来。
陆洵眸光沉静,望着门口,时不时皱下眉头,似乎在纠结,也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
陆九好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忍住,问出声来:“主子,要不要多派些人手回府?”
府中都是女眷,虽然长公主有自己的府兵,但是府兵缺乏训练,若真有事,估计也敌不过那些军中士兵。
陆洵本打算自己回府坐镇,但是考虑到不好安排公事,就没有回去。
“那是自然,本王脱不开身,陆九你回去守着公主府,若是两位主子出了事,本王拿你是问。”
陆洵也想自己回府守卫,府中有两个他最在乎的人,但是他有他的使命,他不能因私废公。
“是,属下遵命,誓死守卫。”陆九自幼跟在陆洵身边,他懂得陆洵的挣扎与在意,也更能明白自己责任之重大。
外面都在紧张备战,而长公主府中却是一如既往的安闲。
沈初正在做小衣裳,时不时摸摸自己的肚子,然后甜甜一笑,想象着孩子穿上自己亲手所制衣裳的可爱模样。
“王妃,您歇会儿吧!”三喜不想沈初过于劳累,忍不住劝到,“这种活计,留给奴婢们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