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相府姨娘之后+番外(52)

“如果每个地方都像西北那样修有大路,兵器就可以做到随时发放和收回。”

容宽:“这个想法不错。在各州府修路,既利朝廷,也利百姓;既利兵事,也利民事。”

“高淳,传离王、张尚书、韩尚书。”

又对林斐笑道:“此次召你,却是让你来看振荣军堂的章程的。”

林斐笑道:“皇上只看这一份?”

容宽笑道:“其余的朕都看了几眼,表面看头头是道,实际上内容空洞,不及这一份多矣。”

林斐笑道:“这可是景王和景王妃的那一份?”

容宽:“正是。”

林斐:“景王和景王妃怕是对堂正之位无意啊!”

容宽笑道:“你看看便知。”

林斐展开一看,不由也笑了。

人家开张明义第一句便是,人家夫妻俩就是出出主意、提提想法的,皇上喜欢看看就看看,不喜欢看就扔一边;堂正什么的,人小两口无心亦无力,只一门心思关门造娃,为皇室添枝散叶。

林斐脸上带笑,心里不禁酸涩了一下子。

至于章程的具体内容,从军堂建筑设计,各处用途,到各科目安排,招师标准,到学生课程编排,学年规划,结业考核,等等,都巨细无遗地描述了一番。

同样的章程,也适用于女学生,只将住宿的堂舍从军堂里单独划出了一小块,与男子隔离。

军堂的规矩,也同样适用于女子。除了女子生产可休一年,一年后不归,可再请休一年,如此总共三年,三年内不归,即被视为自动放弃军堂学籍。

唐果儿如此说的时候,容璟在一旁道,“还是苛刻了一些。”

唐果儿则道:“不跟男子一样的规矩,没有跟男子一样的能耐,会被他们打压瞧不起,以后女子入学就更难了,遑论入仕?”

“这个头要开好,哪怕能学出来的女子只有一两个呢。”

英雄所见略同。林斐此时就对皇上发表了跟唐果儿相同的看法。

“景王和景王妃想得周到。看起来对女子苛刻了些,但若女子无法展示出跟男子一般、甚至比男子更强的水准,大家更有理由将女子困在家中相夫教子了。”

容宽笑道:“往下看,下面还有更有意思的呢。”

林斐依言,然后就看到了一堆新名词。

除了要上的各种专业课程外,还有一门政治思想课。这门课程比较特殊,每届学生只有一堂课,由皇上亲自授课,主题是爱国为民教育。

皇上怎么讲,由皇上自由发挥;什么时候去讲,也由皇上自己定。

简而言之,就是给皇上一个拉拢人心的机会。

此外,军堂开学有开学典礼,结业有结业典礼;典礼需庄严肃穆,典礼上,必升大荣朝国旗和军旗,奏大荣朝国歌和军歌。

除此之外,学习期间,每十日举行一次升旗奏歌的仪式。

容璟写到这:“国旗有,军旗有各军队军旗,军歌没有,国歌也没有。”

唐果儿:“没有,那就让它有。”

林斐从纸卷上抬头,笑道:“皇上,这想法不错。不知皇上可有此意?”

容宽笑道:“朕正有此意。”

林斐道:“那皇上不妨让礼部拟出国歌和军歌。除此之外,再统一设计一幅大荣朝军旗;各地驻军仍可保留他们各自的番号旗,但从此以后,军旗也要挂。”

容宽点头:“有理。高淳,传苗尚书觐见。”

林斐又道:“此升旗奏歌之仪式,可以推广到各地驻军;也可推广到国子监,只免了军旗军歌就是了。”

容宽点头:“好,就是这样。待会儿让苗谷安排。”又笑道:“没想到朕有生之年还会做一回学堂的师傅,给学子授课。”

林斐笑道:“皇上日理万机,若是不得空,让太傅去也可;只不过效果没皇上亲自驾临好。”

容宽:“这个振荣军堂到底办得如何,朕到时倒想趁机去看看。”

林斐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又道,“皇上,景王和景王妃的章程虽好,可到底没有堂正的人选啊。”

容宽:“哦,在这里,”说着,又递给他一张纸条,“景王和景王妃提议,让张长弓督造军堂,你负责招教学师傅,招生有姚太傅和潘相。”

“待开学一切步入正轨之后,由潘相任堂正。朕觉得这主意不错,潘相这些年也太闲了。”

潘相年高,两个儿子一个才学平庸,一个患有腿疾;两个孙子大的五岁,在太学里给皇孙做伴读,小的三岁,还在家里启蒙。

潘跃没有别的想法,只想太太平平致仕,也算一辈子荣光;将来无论哪个皇子继位,看在他身为两朝宰相、曾为两代皇帝兢兢业业的份上,也都能保全了右相府。

他来做振荣军堂的堂正,容宽放心,端王和景王也放心。

此时连林斐也不禁笑道:“皇上,这个人选选得好。”

“前期工作也分配得好。臣与张尚书等人分批做了,潘相接手的时候也不至于太过劳累。”

容宽也笑了,片刻感叹道:“景王一颗玲珑剔透心,端王就有些不及了。”

“当朕不知道,这几个写了章程上了折子的,都是他的人。”

林斐默然不语。

容宽这话,林斐不好接。只心想道,这有着玲珑剔透心的,怕不是景王,而是景王妃吧?

“景王妃”三个字,不由微微刺痛了他的心。

已经没有人提及“唐果儿”这个名字了。如今世人只知景王妃,不知唐果儿,更不知林相府的唐姨娘。

第40章

唐果儿对容宽如此信任和恩宠林斐有些好奇,问容璟道:“父皇不知你俩的关系?”

知道怕就不会这么信任林斐了。

容璟白她一眼,这话听着不是味儿。啥关系?

“阿斐小时是我的伴读,也是大哥的伴读。阿斐比我大四岁,天资又好,当我的伴读当了两年,因为进度太快,就去当大哥的伴读了。”

“说起来,阿斐做大哥的伴读做了三年,比跟我的时间还长。可他跟大哥并没有多亲近,跟我却是很投缘。”

“后来大哥出宫立府,阿斐十四岁,我央求父皇让他接着做我的伴读,父皇嫌我拖阿斐的后腿,打发阿斐去春闱了,然后阿斐就入仕了。”

“若说私下里,我跟阿斐见面的次数也不多。父皇不知道我们关系好也不奇怪。”

唐果儿瞄了他一眼,深觉两人有奸情,心里狂笑半天。

第二日,早朝上。

皇上命胡云农、韩墨羽与各地驻军共同负责各州府修路架桥事宜。

修路款项由户部协同各地州府向当地官员和大户募捐,不得对百姓增收赋税;修路的士兵由各地驻军派遣,确保饷银发足,膳食达标。一众事宜,由容宽派遣的钦差在各地巡查监督。

几日后,全国各州府升国旗,年底礼部谱写好国歌后,各地乐坊又开始奏国歌,宣传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又城墙各处张贴告示,宣传修路的目的和好处,号召大家为国为民踊跃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至于那些不舍得拔毛的官员和大户们,被强摁着刮下一层皮来。

至此,大荣朝各地,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修路架桥的热潮。

容宽又命自己的亲信云战,创建虎贲军,成为第一批专用新兵器的军队。

张长弓领旨在京城郊外建立振荣军堂,与唐果儿的无忧山庄遥遥相望。

东西南北四军区,将军被调防,东西区将军对调,南北区将军对调。调防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修路,第二个任务就是在驻地周边垦荒种田。

这可让这帮兵痞们傻了眼了。干啥?又修路又种田的,他们不是当兵打仗、有仗就打、没仗打就歇着的主儿吗?怎么做起这种苦力来了?

当兵的还能发发牢骚,当将的有牢骚也不能发。到新地方了,底下人都不熟,跟谁发牢骚?别让人揪了小辫子了。

好在宣传到位了,饷银和补助也很快到位了,士兵们修路架桥的热情顿时高涨了起来。

西北。

“阿瑶,军令下来了,咱们军队可以垦荒了!”裴策兴冲冲地回府,跟自己的妻子容瑶喊道。

容瑶闻言走过来笑道:“是吗?这可真是好事。上次母后来信还没提这事呢。军令这么快,看来父皇是很希望尽快做成此事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