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榻上坐下来,对他们道:“二卿且坐下。”
虞嫣站着不动。
王熙又在她脚跟上踢一脚,她瞥王熙一眼,勉强地坐到下首。
“前几日,朕与女史谈过到这边来之事。”皇帝道,“女史当时说,此事牵扯甚大,须得与家人商议。不过隔日之后聚宴,女史叔父就表明了希望女史留在那边之意。想来女史就算想过来,他们也不会愿意,是么?”
虞嫣没有否认,点点头:“正是。”
“女史和子昭日后打算如何相处,女史可想清楚了?”皇帝神色严肃,“子昭说不愿打扰女史生活,故而教女史不必过来;女史家人亦不愿女史来这世外之地,期望女史留下。而子昭乃这天下的储君,只要他在帝位一日,便一日不可随心所欲,在这世间失踪。当下,朕想听听女史自己的意思。”
明早仍然请假~
第310章 坦承(下)
虞嫣仍然感到荒谬:“陛下特地将我带到这边来,再问我的意思?”
“在何处问皆是一样。”皇帝神色不改,“女主在何处回答,亦应该是一样。”
虞嫣不明白皇帝的用意,但见他双目炯炯地看着自己,也不避讳。
“只要我们的感情没有变,我并不在乎在哪里。”虞嫣道,“这件事,我和子昭虽然没有商量出结果,但总会找到办法。”
皇帝微微笑了笑。
“女史不是问,朕为何定要将女史带过来么。”他缓缓道,“子昭将来既然要继位,女君便是皇后。凡当此大位者,其资历,无非家世和人望。女史的家世奇异,自不可示于世人,唯有人望可积累。当下,正乃子昭建功立业之时,女君追随在子昭身边,一同平定天下,世人的赞誉,便自有女史的一份。这等时机,稍纵即逝,乃不可多得。”
说罢,他注视着虞嫣,神色严肃:“朕的意思,女史明白么?”
虞嫣听着,有些怔忡,心隐隐撞将起来。
这话,确实十分有道理。
虽然她一直觉得自己和萧寰离结婚那一步还远得很,但她也知道,皇帝之所以不反对萧寰娶她,正是因为她身后那一片空白的背景。
从皇帝、先帝乃至往前的历代,朝廷里的复杂争斗,无不跟各派门阀势力通过婚姻控制宫闱有关。皇帝一生都在想方设法肃清这样的弊端,无奈力量衰微,只能疲于应对,以至于酿成今天的袁氏之乱。
所以,如今萧寰已经有能力将局势重新复盘,皇帝无论如何不希望他再陷入这种局面里面。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联姻的对象。
而像虞嫣这样几乎所有亲友都在另一个世界的人,简直再理想也没有了。
“女史必是疑惑,朕为何不与女史说清,却使出这等手段。”皇帝道,“朕与虞先生交谈多次,知晓虞氏一家对女史甚为疼爱,亦知晓女史乃情深义重之人。纵然女史心中甚为想念子昭,亦不肯违背家中之意,擅自出走。”
他的神色平静:“朕思虑数日,以为此事要解开,唯有让朕来做这恶人。由朕强行将女史带离,这责怪便不会落在女史的身上。至于陈夫人他们的身体,女史可放心,蔡太医药技精湛,不会伤了她们。日后,朕再与他们相见,也自会亲自告罪。”
这话说得算是磊落,道理说得通,态度也甚是和气。
但虞嫣仍觉得难以接受。
皇帝是一个让人看不透的人。
哪怕是虞嫣一个月来对他悉心照顾,聊过许多的东西,自以为对他有几分了解。甚至虞祥一家在他面前,也已然能够随和地说话,谈笑风生。
但转眼之间,皇帝仍然能够理直气壮地直接使出手段,不由分说地将虞嫣带过来。
想到虞祥他们,虞嫣有些惭愧的感觉。
他们现在,说不定已经得知了消息,正处于震惊之中。而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势必会为虞嫣在这边的安危而担心。
而自己这个罪魁祸首,也只能在这边再待一个月,才能回去让他们安心。
“陛下何必要这样。”片刻,虞嫣开口道,“我和子昭早有约定在先,等他将一切事情处置妥当了再见面。陛下如此行事,子昭恐怕也并不愿意。”
皇帝道:“子昭虽不愿意,却并非不会赞成。”
虞嫣露出讶色。
“子昭虽功勋卓著,却一向无心争斗,反而只想着闲云野鹤。”皇帝说着,似自嘲地一笑,“宫中之人,多多少少都会如此。无论贪恋权势与否,都会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解脱。可既然生长于宫闱之中,享尽天下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荣华,便要承担那荣华背后的职责。”
虞嫣道:“子昭从来没有逃避过这些职责。”
“正是。”皇帝道,“故而朕要他当储君,他并未推却。而女君要与子昭在一起,便也要要与子昭一般做好准备。帝后之事,非关乎帝后二人,乃关系天下大计,故而事事皆须着眼长远,岂容私心。朕所作所为,正是为长远所虑,子昭会明白朕的用心。”
这些话振振有词,虞嫣想反驳,心里却明白,他说的是对的。
萧寰是一个足够理性的人,她对此毫不怀疑。事实上,她怀疑皇帝甚至不用像现在一样对他解释,他也会立刻明白皇帝的理由。
如皇帝所言,就算萧寰情绪上不接受,理智上也会接受。
“萧先生曾对朕说,他为了女史,什么都会做。”皇帝道,“天下父母,皆同一心。为了子昭,朕亦可无所不为,还请女史谅解。”
这话颇为语重心长。
虞嫣却勾起新的疑惑,皱皱眉,道:“我叔父?他与陛下谈了什么?”
“不过是些长辈之言罢了。朕将女史带到这边来,除了先前所言的道理,也期望女史想清一事。”皇帝的目光矍铄而锐利,“子昭登基之后,便会立后。女史可做好了主持中宫,母仪天下的准备?”
虞嫣望着他,张张口,却哑然无言。
室中一下陷入沉默。
“陛下一番苦心,实教人动容!”这时,王熙忽而道,“女史,还不快快向陛下谢恩!”
说着,他又暗自在底下踢了踢虞嫣的脚后跟。
虞嫣无奈,想回头朝这马屁精剜个白眼,但终究忍住了。
“多谢陛下。”虞嫣向皇帝下拜行礼。
皇帝颔首,将虞嫣虚扶一把,对王熙吩咐道:“当下已过夜半,众卿早早歇息,明日还须上路。”
王熙忙道:“臣等无妨,时辰不早,陛下须得速速就寝才是。”说罢,他扶着皇帝起身,一边说着话,一边朝屋外走去。
“你当真是纠结。”没多久,王熙走回来,看着犹自怔怔坐在榻上的虞嫣,不耐烦道,“你不想见子昭么?如今能见到他,你莫非不开心?”
虞嫣没回答,却忽而抬头盯着他。
“这件事,你当真不知道?”她说。
“自是不知道。”王熙啼笑皆非,“否则我为何要饮下那下了迷药的酒?”
虞嫣颔首:“当初蕙蕙执意要回这边,是你拱的火吧?现在她大概在怀疑一切都是你的阴谋。你想好了以后见了她,要怎么跟她解释了么?”
王熙愣了愣,面色忽而僵住。
回来晚了,明早继续请假……体谅我的宝宝都会发财哒~
第311章 遁走(上)
因为局势的变化,京畿之中的气氛也在变化。
虞嫣以为天亮之后皇帝就会启程,可卫琅告诉她,白日不能出门,必须等到夜里才行。
“这个月以来,小弟一直留守在这老宅之中,所见所谓可谓跌宕而有趣。”卫琅道,“圣上和姊姊离开之时,京畿之中的袁氏党人乃最为嚣张。他们以为殿下果真薨了,竟有兵马到这宅中来开门劫掠。还有些外来兵马的头目将这宅子据为己有,说这是叛党私产,他们乃王师,自有征用之权。那时,连这院子里也进了人,小弟只好借着滕女君那密道里遁出,到蒯兄弟他们那边去暂避。”
虞嫣讶然。
“但这里并不见什么外人。”她说,“东西也都放得好好的。”
“这便是有趣之处。”卫琅笑道,“未出五日,风声就变了。大约是殿下劫走了袁襄的事传了出来,这些人都知道殿下好好的,闻风而变。三日之内,这宅中被搜走的物什都通通还了回来,原样放好,连弄坏的门窗屋舍也修葺一新;占着宅子的兵马,一夜之间撤得无影无踪,小弟再回来时,除了门上的封条,一切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