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你今日好一些了吗?”
萧皇后脸上不施粉黛,面色自然很是苍白,一副憔悴的模样。
“好一些了,太医刚来过,说我再养两日便能大好,能赶在过年之前好起来的。”
太子心下一松,又问道,“穆氏今日来过了吗?”
萧皇后笑了起来,“太子妃是个好孩子,每日晨昏定省,从不拉下。自从我病后,她待在我跟前的时辰更是多了,都是我赶她才肯走。”
她柔声道,“潇儿,我看你一身风尘仆仆,想是外头忙了刚回来。既如此,便不要在我这里了,快点回去东宫看看穆氏和元儿。”
元儿,便是才刚满两岁的太子长子。
提起妻儿,太子的目光顿时充满了不解,“母后既然觉得穆氏好,又为何非要作计将我与慕大小姐凑在一起?”
太子妃穆氏是他亲自选的妃,成婚以来夫妇二人琴瑟和谐,恩爱非常。她温柔美丽,善良大方,又很快诞下了长子,真正是无可挑剔。
不仅他喜欢得很,就连陛下也对这个儿媳妇十分满意。
假若昨日他真的与慕大小姐……
他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太子妃失望的眼神!
萧皇后并不否认,脸上也没有任何张皇失措,“我就知道这事儿瞒不过你。”
她微微笑着,“你将来是要为君的,自古到今,哪位帝王的后宫不是佳丽三千人,怎么可能叫你独宠一人?你对太子妃爱重我知道,我也没妨碍着你宠她。只是,这与你将要纳谁家的女儿当侧妃毫无关系!”
身为储君,迟早是要纳侧妃的,这算是一种与朝臣势力的联盟,用以巩固他的地位。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的,并没什么好奇怪。
太子也知道这一点。
可不是用这样的方式,与那样的人选!
他有些憋闷地说道,“母后可曾想过,慕大小姐是煦弟的未婚妻,您用这种手段叫我夺了表弟媳妇,传出去有损东宫的名誉也就罢了,没得叫我与表弟离了心!”
靖宁侯府可是他的母家,也是他最有力的依靠。
母后当真没有想过这么做的后果吗?
萧皇后却笑了起来,“傻孩子,要不是昨夜你不曾跟着那个丫头瞎起哄,有谁会知道此事是我所为?不过是两个酒醉了的孩子胡闹罢了,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但外人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损害东宫的名誉?”
就算知道了,东宫的事又岂是他们可以妄议的!
她顿了顿,“至于你表弟,他年轻懵懂,哪里知道情爱是什么滋味?不过是个见了没两面的未婚妻,再给他换一个更好的便是了。怎么会因此与你离心?”
靖宁侯府,就更不用担心了。
这是她的娘家,他们的荣辱早在三十年前就系在一身了,一荣俱荣,一损则损。
太子不敢苟同,“母后错了,表弟对慕大小姐可是十分满意的。若当真……他必定要恨死我。”
萧皇后的脸色顿时淡了下来,“潇儿,你知道母后一直都不满意你什么吗?”
这话声犀利冷肃,太子还是头一次见母后沉下脸来对他说话。
而且开口就是这么严肃的话题。
他顿时一愣,“什么?”
萧皇后厉声说道,“你哪里都好,就是优柔寡断又太心软了。但凡你有我一半的决绝,便也不至于让我为你走这一步棋!”
她目光中透出一丝狠意来,“你父皇对你一直都不太满意,虽早早将你立为太子,但重要的差事却从不交给你做。就连玄羽卫,也不曾叫你沾手半分!他根本就不信任你!也从未想过将来要将乾国的江山交给你!”
什么?
太子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母后,您在胡说什么?”
他连连摇头,“父皇怎么会不满意我?我是他唯一的嫡子,生下来他就立我为皇太子,断绝了其他兄弟的念想。不论朝中有什么大小事,他都带着我,人人都说我深得父皇的重用,他怎么会不信任我?”
萧皇后冷笑一声,“你出生就被立为太子,是因为他与我有约在先,这是兑现对我的承诺。可不是因为你出色,更不是因为宠爱你要绝了其他皇子的念想!”
这里头的事情太复杂,也不方便对太子细说。
可是,太子都这么大了,她必须要打破他对他的父皇不切实际的期盼和想象了!
要不然,真的是哪天死的都不知道是被谁所害的。
萧皇后嗤嗤地笑,“我听说玄羽卫早就已经易主,那可是陛下最信任的精锐了。可是潇儿,你却不是玄羽卫的新主呢!”
傻儿子未免也太天真了吧!
太子如被雷击,身子猛得摇晃了一下。
不错,早就听闻玄羽卫被父皇给了人,但那人身份神秘,隐藏于人后,也不知道是哪位皇兄。
反正不是他……
当时他还没觉得有什么,陛下父皇待他向来宽厚,给予了他一名太子所该拥有的一切,让他时常有一种备受宠爱的感觉。
原来,都是错觉吗?
母后与父皇的约定?
父皇只是在兑现承诺?
萧皇后见太子神情悲怆,似有所动摇,这才柔软了下来,“潇儿,你必须要娶一名侧妃了!”
第166章 年礼
陛下的大寿一过,腊月便只剩下一半了。
以往这个时候,临安侯府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各地庄子店铺上的收成都要交上来,该准备的年节礼品也俱都要准备起来,府里各房各处的年礼也要逐一下发。
周氏也是勋贵世家出身,自小受到熏陶和教养,对这些事处理得心应手,从未出过差错。
但今年,周氏自从慕大小姐回来之后,就一直宣称身子不爽利。
她闭门不出,这份差事便不得不落到了二夫人毛氏的头上。
毛氏的娘家门第不算太高,她父亲在任上时最高也就做到了四品。
当初是因为太夫人在一次花宴上偶然见到,喜欢她沉稳端庄处事有度,这才点了她当老二媳妇的,算是高嫁。
她嫁到临安侯府的这些年来,一直都仰仗着长房的鼻息生活,低调而内敛,也从未有机会插手过府中内务。
这一下子整个侯府的庶务都压到她身上,顿时便有些吃力。
夜里,二老爷看着夫人劳累了一天腰酸背痛的模样,心疼不已。
他便给她出主意,“不如你明日请大姐儿帮忙分担,再叫上咱们荇儿。大姐儿左右不过明年就要出嫁,荇儿年龄也不小了,过了年就该说亲,让她姐妹二人一块儿学学这些家事也好。”
二夫人笑了起来,“还是老爷想得周到!”
她不是没想到要让女儿来帮忙,顺便也算是学习。可这种事,若由她来提出,倒显得她私心十足了。
但二老爷要她请大姐儿一块,这事儿就不一样了。
她眸光温柔地望向了自己的男人,心中满是暖意。
二老爷为人老实木讷,也不怎么懂得变通,仕途虽然平稳,但难有大的进益,论能力比起侯爷来差矣。
但他有一点好处,就是很顾家,凡事总是很真情实意地为她和儿女们考虑,不纳妾,也不闹什么幺蛾子,就是踏踏实实地守着这个小家好好过日子。
真是又贴心又可靠!
第二日,二夫人早早地起来,去了一趟雪柳阁。
她将来意说明,十分真诚地相邀,“大小姐若是无事,便来秋霞居帮帮二婶的忙?”
如锦原本是要拒绝的。
随着知道的事情越多,她越觉得自己上辈子死得不明不白,仿佛置身于一个惊天的大阴谋之中,急着想要撩开真相外头的那层纱。
可是转念一想,正值年关,整个乾国都已经慢了下来,此时并不是查案最好的时机。
也罢,反正那些线索永远都在,与当年之事有牵涉的人也还没有死绝,等年后再处理也是一样的。
而眼前的事,却是一个极好的可以与二婶和四妹拉近距离的方式。
她便笑着答应下来,“今日我便没什么事,不如就跟着二婶一块过去秋霞居吧!”
毛氏显然有些惊讶,她没料到大姐儿居然那么爽快地就答应下来,而且立时就要跟着自己往回走。
早在大姐儿名动虎威将军府的那一天,她就知道,大姐儿与荇儿是不一样的,甚至与寻常的大家闺秀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