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临+番外(132)

作者:格陵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大姐儿秀外慧中,又经历了许多,是个能干大事的女子。

果然,后来不久,大姐儿在东山围场也出了好大的一场风头。

她还以为这样的人必定对琐碎的内务不怎么感兴趣,也不太愿意应付她这样没有什么本事的婶娘呢!

如锦笑嘻嘻地说道,“二婶愣着做什么?咱们快走吧!”

她回头望向蜀素,“你也来学着,以后帮我当好家。”

秋霞居在西南侧,其实离雪柳阁不算远。

当初周氏因为嫌恶如锦,所以故意将离宁香堂最远的西北角落上的雪柳阁给了她,没想到却是方便了如锦与父亲和二房的联系。

慕淑荇正在屋子里对着厚厚一沓账册发呆,一抬头见到母亲领着如锦进来,高兴地站起来,“大姐!”

她望着如锦的目光晶晶亮亮的,有着崇拜的光芒。

如锦笑着道,“好久没见四妹了,四妹像是长高了!”

慕淑荇小声道,“你胡说!前几日不还碰到了吗?”

那会儿她与大姐一块儿躲在了宁香堂的围墙下,贴着耳朵听良叔与大伯母的机锋,真是又忐忑又快乐!

如锦悄然对着她“嘘”了一下。

这傻丫头,听长房伯母的壁角就该低调,若是叫她母亲知道了,定时要一顿责罚的!

果然,毛氏拧起了眉头,“你不是说最近整日都在家中绣报春图吗?什么时候竟见着了你大姐了?”

慕淑荇连忙缩了回来,“我是说,我做梦的时候梦见我大姐了!”

如锦笑着帮忙打哈哈,“二婶不是说有事要做?时辰不早了,不如咱们便开始吧?”

她故意挽起个袖子,“二婶要安排什么活给我?”

毛氏假装没看出她们小姐妹的相互遮掩,笑着道,“到了年节要给各家亲戚送礼,以往这事儿我从未经过手,不知道该是个什么度。你帮我查查往年都是什么例吧?”

送年礼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很有些讲究。

送少了不好,送多了也不行。

她初初经手,不知道以往惯例,只能按着过去的例子来,可是周氏这笔帐记得糊涂,东一笔西一笔,竟然没将这些年节礼都单独成册,还得从过往的账册里翻。

如锦笑着道,“叫我说,二婶这账册也不必翻,周氏送礼,自然有自己的喜好,多半会偏着自己的娘家人。”

她顿了顿,“二婶看看今年可有人家已经先行送了年礼过来的?”

毛氏连忙点头,“有!安庆伯府的年礼已经送了过来。”

她想了想,“安庆伯府与咱们家没有姻亲,也称不上世交,算是一般的年礼来往。只不过他们家的惯例,总是要比别家早一些。”

如锦便笑了起来,“那就比着安庆伯府的年礼来。若是姻亲或者世交,再格外加一些便是了。”

所谓礼尚往来,都是有来有往,有进有出的。

安庆伯府与临安侯府的关系普通,这便是最好的参照物了。

他们家送过来的礼,便该当等同于慕家送出去的。

毛氏想了想,顿时笑了起来,“是了!既然找不着咱们府上的出账,那便不找了。就比着安庆伯府的来!”

她看了如锦一眼,“大小姐的字好,要不然就劳烦你帮我誊一下单子,重新记录个册子?”

“那有何难的?二婶别同我客气,有事只管吩咐便成!”

如锦坐下来,一份份地誊着单子,写到下一张时,却猛然皱了皱眉。

她抬起头,问道,“二婶,我们家还与苏太傅家有来往?”

第167章 最后一根稻草

毛氏只比苏梓萍晚一年嫁进慕家。

苏梓萍出事的时候,她已经是临安侯府的二夫人了,十八年前那些往事,她算是亲历者。

她望向如锦的目光里带着几分怜惜,“这是太夫人在时安排下来的。”

顿了顿,她又说道,“太夫人说,侯爷和你母亲虽然已经和离,但你总是慕苏两家共同的血脉,这份亲缘不能断。所以,每到年节,侯府都会给苏家也准备一份年礼。”

如锦皱了皱眉,“周氏倒也肯乖乖地送过去?”

她现在已经懒得喊周氏一声夫人了。

二婶也不是别人,对她与周氏的恩怨一清二楚,更没有必要遮掩什么。

毛氏自动地将如锦对周氏的叫法忽略过去,“这件事是太夫人交代的,嘱咐良叔亲自操办,大嫂根本插不上手。”

或许,这也是太夫人表达对周氏不满的一种方式吧。

如锦抬头问道,“那苏家呢?苏家有回礼吗?”

毛氏笑笑,“苏太傅夫人早就去世了,府中一直都是长房的大夫人当家。苏大夫人出身书香门第,最是看重这些来往礼节,我们家既然有送年礼,她又岂会不回礼呢?”

她想了想,又小声补充了一句,“听说,苏大夫人进门早,当时婆母已经没了,是她一手将你母亲拉扯大的,你母亲于她,既是小姑子,又有女儿般的情分。”

如锦想到了那日虎威将军府上苏大夫人见到她后就晕了过去。

若像二婶说的那样,苏大夫人对苏梓萍的感情很深,乍然见到与去世的小姑子一模一样的脸,太过激动倒也情有可原。

她低声道,“这样看来,慕家和苏家的关系,倒也没有传言中那样坏了……”

至少还有年节上的来往,并不算彻底弄僵。

毛氏笑了笑,“坊间传闻本来就作不得数的。”

如锦轻轻放下手中的笔,“可我在宿州一十七年,苏家对我,却也不闻不问。”

母亲早逝的慕大小姐,当真算是凄楚可怜。

祖母在时倒还好些,但慕太夫人去世之后,父亲也好,外家也好,都放任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宿州老家,受尽恶奴的欺凌,最后死在了回京都城的马车上。

临安侯因与苏梓萍的误会而不敢面对女儿,又被周氏所骗,以为长女在宿州生活得很好,这理由虽然也很不负责任,但至少也还算是个理由。

但苏家对慕大小姐,却当真半点都没有过问……

毛氏连忙说道,“大姐儿可不要这样说!苏家确实没有将你接回家,但若说不闻不问,那也是没有的事!”

她想了想,“这些事本不该由我对你说,但我估摸着,除了我,恐怕也无人肯告诉你。我与你母亲当过两年妯娌,她对我这个弟媳多般眷顾,让我至今都很感念。我不想让大姐儿与苏家离了心,背离了你母亲的心意。”

如锦目光中带着疑惑,“二婶……”

毛氏看了一眼表面在看账册其实将耳朵竖起来的女儿。

这孩子……

分明也是自小按照侯府千金的教养来养大的孩子,也不知道随了谁,居然这么爱听闲话。

小时候偷摸跑出去到茶房听坊间的各种传言也就罢了,长大了也还没个淑女的模样,满京都城的贵女中就没有谁比她更消息灵通的了!

现在可好,连自家的八卦也不放过了……

她无奈地咳了一声,“荇儿,你先出去一下,我与你大姐有话要说。”

慕淑荇顿时急了,“母亲,我账册看得正忙呢!”

毛氏厉声呵斥,“好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旁的事也就罢了,但这事却不是你该知道的。出去逛逛去,立刻!”

慕淑荇被母亲如此严厉地喝了一声,连忙将账册拿着,小声咕囔着,“好了好了,别那么凶嘛!我出去看去总行了吧?”

她脚步刚慢悠悠迈出两步,忽听如锦柔声说道,“四妹想听,就留下来吧!”

慕淑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姐说什么?”

如锦冲她笑笑,“你是自家姐妹,没什么不能听的。”

毛氏眉头紧皱起来,“这……”

如锦柔声说道,“我和四妹的年龄都大了,周围若都是些美好快乐的事物,在家时自然没什么,可若是将来嫁了人,难免就会过于天真了。”

她顿了顿,“这些往事,叫四妹听听也好。”

毛氏的眉头顿时松了下来,“那好吧,你回来坐着。但只许听,莫要多言。”

大姐儿说得没错,当初苏梓萍的悲剧,莫过于她心思纯粹,为人单纯,又太过认死理。

若是一早就对这个复杂的人世有所了解,又何至于栽在了周氏这样的人身上?不仅舍弃了好好的姻缘,还早早地将性命也丢掉。

上一篇:夫人竟是白月光下一篇:冥雨无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