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海棠无香(245)

作者:狸花猫小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意心中一抖,自己无意间提起的东西,他都能记着,自己随口开的玩笑,也都能刺痛他的心,是他太过小心翼翼了,还是自己真的太苛求他了呢?

不觉默默淌下了两行眼泪,又用手悄悄抹去,却止不住哇得一声哭了出来,扑到了他的怀里,颤声叫了一句:“元齐哥哥……”仿佛今日受到的所有委屈都在这一刻爆发了。

元齐紧缩了眉头,胸口起伏,身子僵硬,眼神茫然地望向车窗之外,不敢去看伏在他身上低泣的如意,就这么一动不动,过了很久,才喘了一口气,收回了涣散的目光,努力地开口道:“还是叫朕,陛下罢。”

回到了福宁宫中,元齐将委屈涕零的如意好生安抚了一番,然后叫来了梨花、小菊等人,叮嘱她们小心服侍,便送她回了自己的房内,早些休息下了。

随后连夜紧急宣召了连同冯易在内的皇城司三名勾当,并王浩一起,将今晚的事地细细述了一回,最后拿出那具空刀鞘和夜明珠,以及当晚的赴宴名单一同交给了冯易,着皇城司立即部下察子,去暗访线索。

人君这边,自是深忌此事,心里也早已有了一连串的盘算,余下的日子,只先耐心地等着皇城司查访的结果,而如意见恶徒人已死了,则觉得已然算是了结,也就不多做关心,只等元齐有了什么消息后再告诉自己。

宫门之外,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上元之夜,天子并朝中重臣尚在宣德楼与民同乐,就有二名手持利刃的亡命之徒,敢在州桥闹市当街行凶杀人,这样的惊天奇闻,自然是如插了翅膀一般,转天便在京城中人尽皆知了。

一来二去,更是传得沸沸扬扬,好市井消遣的,只说是为了争抢酒肆的空座、斗殴行凶;好风流韵事的,则说是为个娇俏小倌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更有好阴谋密事的,竟邪乎地说是外来的凶徒,欲向朝廷高官寻仇,便拿衙内下手。

除此之外,最神乎其神的,莫过于那枚硕大的夜明宝珠了,经当日上下左右围观诸人的一番夸张描述,竟把那珠子说成了天上有、地下无的神物,只叫听者目瞪口呆,再凭着想象添油加醋一番,讹传于其他人。

本就是消闲的节庆时节,这下好了,街头巷尾议得津津有味,人人都对死了的苦主,即那珠子的主人究竟是谁大感兴趣,说什么的都有,其热闹程度,倒颇有当初帽妖一事的遗风。

这样的大事要案,京兆府自然不怠慢,京兆尹亲自督办,连夜提问了当日众多的目击证人,包括王楼的掌柜、酒保,围观的路人等等,虽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合到一处总算是大致将凶案的经过,理清了个大概。

可线索越多,此案背后的疑云却越重,首先便是如何缉凶?二名眼看拿到手的凶犯,能在官差眼皮子底下溜之大吉,彼时城门己锁,竟也百搜不得,已是匪夷所思之事。

更不想当日半夜,现场验完尸,取完物证之后,在押解一干人证回京兆府的途中,突然间出杀出了一伙暴徒,捅死了那小倌,并将前去京兆府作证的领头家丁和苦主尸首尽数劫走,同样一去便察无音信。

己过去了二日了,外头越传越凶,朝野上下也都在暗中议论,可涉案双方却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竟好似此事从未发生,京畿一向治安严谨,此等性质恶劣的凶案,实在是有悖常理。

到了夜间,京兆府仍是灯火通明,看着案上细细整理好的卷宗,府尹提着笔陷入了沉思,这桩案子绝不简单,苦主和凶手只怕都不是一般人,明日就是紫宸殿大朝,若有好事者提起,自己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第二日一大早,元齐方梳洗毕尚在更衣束带之际,冯易便紧急求见,宣召入殿之后,也不多言,只将一个木匣子奉到了人主面前,说了一句:“陛下吩咐小人办的事,暂已查实的,皆在这匣中了!”便退了出去。

什么东西这么神秘?一边正喝着香苏汤的如意抬眼看着元齐亲手打开了匣盖,嗯?那里头不是自己的刀么?赶紧凑了过去:“陛下,这是替妾寻回来了么?”兴奋地拿了起来,一褪裹皮,却还是只有刀鞘。

“哪有这么快,还在查呢,这里头都是证物罢了。”元齐看了一眼略有失望的如意,将压在底下的一折纸抽了出来,避开眼前人,翻开看了一眼,脸色瞬时一变,双眉不自觉地抖了一下,然后迅速叠起,插入了自己两襟之间。

如意看得真切,双眼来回转了两转,大体猜到了那纸上是什么东西,便也不客气,笑着直问道:“查得了?倒是谁?”

“不过一点线索罢了,尚没有头绪。”元齐却不打算告诉她,倒也不是防着她什么,那纸上除了自己熟知的案情,真正有用的线索便只有一个人名,并没有任何意义,在他想要的真相,还没有完完全全浮出水面之前,并不愿意太多人知道。

“哦。”如意看了一眼他阴沉着的脸,看来果真是一位重臣了?她也不多问,只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提醒了一句:“陛下的事,妾不便过问;只是毕竟人是妾杀的,若需要妾出堂作证,绝不敢推辞。”

“放心,不用。”元齐回答得十分干脆,轻拍了下她的肩头示意安心,然后端起她喝了一半的晨汤,仰首一饮而尽,便领了人出殿上了辇,急冲冲往紫宸殿而去。

今日早朝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年节之际,臣子们自然懂得要讨个吉利,上奏的多是些好事,元齐耐着性子议完了这些无关紧要的琐碎,待到朝会接近尾声时,照例发话:“众卿还有什么其他需要奏报的么?”

这便是准备散朝了,朝堂上立时一片安静,每到了这个时刻,众臣总是精神最足,最为肃穆,只等着人主一走,大伙也便可以各回各处,各行各事,顺便还能把饥肠辘辘、未进早餐的肚子先填饱。

“既然都没事了......”元齐扫了一眼下面恭谨站立的文武百官,却没有说出他们翘首企盼的“散朝”二字,而是微微一笑,从怀内拿出一张纸来,打开看了一下:“那朕,倒还有桩事!”

众臣一听皇帝还有事,只得暂放下散朝出宫的心思,继续这殿堂上的朝议,有些人见一时走不得了,便垮了下来暗中松松腿转转脖子,另一些人则全身更紧绷了起来,心知人主最后发话,必是有要事。

“十五之夜,朕身子有些许不适,未能与诸卿在宣德楼上与民同乐,霎是遗憾呐!”元齐克制了一下心中的不悦,尽量以平缓语气发难:“只没想到就错过了楼下的一出好戏,闹市之中,当街杀人!尔等在楼上可都瞧得真切?”

众臣闻听,原来是这桩事,隔空使眼色的有之,遥相对口型的有之,离得近的直接交头接耳的更有之,唯独没有人站出来,去应对人主的责问。

其中,最忐忑难安的莫过于京兆尹了,他虽昨夜早有准备,但未料今日是人主直接亲自问起,还是一时有些不敢迈出步子,正踟蹰间,宰执替他先回了话。

“陛下,臣也听闻当夜确有此事,但据传,案发之地是在州桥,宣德楼离得远,倒是看不见发生了什么事。”苏确迈步出班,躬身举笏,据实向上回禀:“想必京兆府已在查办,不日即可破案!”

“相国也是听传闻的么?”元齐举起手上拿的纸,晃了一晃:“皇城司日前把京城里百姓的议论报给了朕,原来外头这么热闹的事情,朕竟不知?”元齐面上勉强带着的笑意彻底消失了,直接将那畏手畏脚之人点了出来:“京兆尹!果有此事?为何不奏?”

“陛下息怒!”京兆尹赶紧出班伏地,战战兢兢先向上叩首请罪:“相国所言皆为实情,确有此事,年节之际,天子脚下,京畿竟有如此凶案,实是臣的失责,是臣的无能,臣有死而已!”

☆、京兆府畏手畏脚 御史台为所欲为

元齐见京兆尹只是顿首号呼自己有罪,而只字不提凶案之事,便知他多半是无从查案、难以应对,不觉皱了眉头斥道:“朕问你的是案情!不是你!你要伏罪,也先把案子给朕说清楚了!”

“是、是!陛下容禀!”京兆尹这才将当晚发生的事情细细述来,除了凶案的经过,还将那凶徒是怎样逃脱的、而苦主和尸体又是怎样被人劫走的,都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遍。

上一篇:双玉下一篇:吾妻甚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