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寒枝+番外(178)

作者:玄时蘩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菁一旁眼见世民如此,便说,“臣去传贤妃来”。恰好这时宫人来报贤妃求见。

世民有些责问之意,“朕回宫几日了,你才来见太极宫见朕。”

“臣妾日日思念陛下,只是听闻陛下回宫后,就立即忙于政务。臣妾不敢轻易打扰”。

盈盈眼中透出些幽怨的眼神,世民看了倒觉得好笑,“好了,朕若再追问,你便只跟朕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

“陛下……”盈盈笑道。

“过来罢”。盈盈依言来到桌案前面。世民又示意盈盈坐下,盈盈顺从的陪坐一旁。

“此去……”“陛下……”世民和盈盈同时开口,两人很温存的看着对方,又都停下来。

“陛下先说”

“你先说,朕想听听你有什么想要告诉朕。”

盈盈看着他那有点衰老,又有很真诚,甚至今日竟然散发出一点可爱的脸,说道,“陛下,臣妾想说,陛下在宫中的时候,臣妾只是普通嫔妃,和他人一样,又期待又寂寞。本以为陛下不在宫中,臣妾也可得闲休息。但臣妾却无一日心安,时时刻刻思念陛下,倒是比之前更加期待,也更加寂寞了。”

世民听到盈盈这番表白,心里很是满意。“朕回到庆善宫,也很想念你。庆善宫本是朕怀念故地故人的去处,满目新人倒违了朕巡幸庆善宫的初衷了”。

“新人们也要能体谅陛下的心思,能理解陛下一路走来的艰辛,才能更好的陪伴陛下呢。”

“不是如你一般,跟朕一起一路走来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臣妾有幸,能一直侍奉陛下身边,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此生再无遗憾了。”

“朕传旨吕才,用你当年的乐谱和舞图重新排演《九功舞》。”

“真的?”盈盈听到此处有些惊喜。

“是的,朕在庆善宫再看《九功舞》,方才知道你当日谱写的《念兹》一章,是《九功舞》的灵魂所在。令朕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令他人看到了年轻的朕。当然朕也看到了你心中的朕。”

“陛下……您真的这样觉得?”

“自然是,这便是这次巡幸,朕提早回宫的原因了”

盈盈听闻后,带着无限惊讶起身。“陛下竟是如此这般的知音,臣妾万万没有想到。听陛下如此说,臣妾好感动。”世民抱住她,那种彼此温存的拥抱很久没有过。

“朕还要看些奏折,你来伺候笔墨吧”

“是”。这种温存持续的并不长。世民很快回到御案之前,盈盈她站在一旁为世民磨墨,忍不住有些脸红,心跳也一直变快。原来那种打动心扉的感觉仍然如此美好。

她偷窥着这位陪伴二十多年的君王,笃定和坚毅,甚至有些不注意的衰老。再多嫌隙此时也烟消云散。这是她和世民最早同在一处的样子,如果这能永远定格的话,也是完美的。想到这里,盈盈痴醉了。

她正想入非非,世民突然对一则上书眉头紧锁。他似和盈盈交谈,又似自言自语道,“魏征竟然说朕如今治国大业,与贞观初年相比,不能善始善终的地方共有十条,能有这么多吗?那一日朕在殿前提到百姓若无事做则产生骄逸之心,役使他们不断劳作则容易管束。魏征就上书批评朕轻易动用民力。还说自古以来没有因百姓生活安逸而致国家败亡,却因民众劳苦而实现天下安定的。盈盈,你说,朕继位以来以为一直克勤克俭。难道要让朕不修筑一处宫宇,不使用一点民力,又不巡游天下任何一处吗?”。

盈盈看世民眼下有些不满,便柔婉地说道,“臣妾看来,陛下只是偶尔建筑宫宇楼台,从不奢华。这么多年下来一直休养生息,不劳民力,恐怕是最为勤俭、克制的帝王了。臣妾听闻陛下也很喜欢魏公一句话‘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魏公也只是希望陛下能再节约民力,才能持久的赢得人心,获得万世拥戴。”

世民频频点头,对魏征赞扬起来,“如今盛世,虽然朕屡次下旨,褒奖直谏,但许多官员还是对朕曲意逢迎,不能谏阻朕的过失。这样犀利的话也只有魏征会对朕说。来,你帮朕将此奏疏挂在屏风上,早晚观看,时刻提醒着朕。”

“是”,盈盈于是动手将奏疏展开。拿着一头,便问世民道,“陛下来帮一把?”

世民依言起身,拿着另一头,上下调整了半天,方才挂的均匀平整,两人相视一笑。这一幕,倒是如同寻常夫妻一般。

世民那一晚很是愉悦,一直到深夜。

“朕今日已经传了徐充容侍寝,你回去吧”。

“是,臣妾告退”。盈盈正欲告退后离开。

世民突然问起,“朕去庆善宫这些日子,有没有去东宫看过承乾”

“臣妾……”盈盈一下子不知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的确打破了两人这大半日里积累起来的温存和美好。

“臣妾在太子生辰那日,的确欲往东宫探视。但东宫人说太子正在接见朝臣,处理政事,无暇应付,于是……不过臣妾听说太子在留守长安期间,还是很尽心的。”

世民听她如此说,脸上突然明显掠过一丝不快,“罢了,虽然承乾已经长成,但毕竟还是朕的儿子,又有皇后的嘱托,你也该多多上心才是”

“是,臣妾谨记”

“下去罢”。盈盈没想到这天子说变就变的脸色,多日深刻的想念,一日相处的美好,竟然因这一问尴尬起来。

第184章 苦使妾坐自伤悲

世民这最后一问,自然事出有因,缘于这些日子看到了不少关于承乾与李泰的奏报。

一日朝议与群臣论及天下事,褚遂良等进言,“如今天下太平,又无战事,值得担忧的唯有国之储君。太子与亲王之间存有嫌隙,已经引来百官议论。陛下恩赏魏王,屡屡超过太子。若陛下无废立之意,那便不该过于宠爱他。昔日汉朝窦太后宠爱梁王,封了四十余城,宫苑修了三百多里,使得梁王骄纵,稍不得意便得病而死,反倒是误了他。相反,汉宣帝宠爱淮阳王,却是让懂分寸的臣下辅佐他,让他能知进退,从而免于祸事,方能得长久。太子与魏王之间,希望陛下早日有所决断,给朝野上下一个明确的信号。”

世民听了默然不语,虽然话不中听,但褚遂良是正直之臣,都是好意。他有时也不知道宠爱李泰的那股子劲头到底来自哪里。李泰聪敏不假,但承乾年少时也着实不差。而且要论及自小的宠爱,谁能比得过承乾呢?

但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承乾变成如今这副令他厌恶的样子。他甚至不知道他对李泰的那种宠爱,究竟是不是一种刻意的标榜与张扬,希望借此让承乾感到压力从而有所改变,或者是不是对自己那被承乾辜负的父子之爱一种补偿。

如今魏王水满则溢,受朝野非议,承乾误入歧途,不知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眼见两个儿子如此,他心中实在感到挫败。

他手中现下正捏着几封关于承乾的奏议,令他踌躇,便与近臣谈论说道,“朕听说承乾在朕巡幸庆善宫时调动了不少东宫的官署,还大兴赏罚。又招募百余突厥人入东宫,大演突厥乐舞,还扮成突厥可汗,效仿其丧仪,搞得乌烟瘴气,实在是荒谬之至。还说什么‘我若做了天子,就是要肆意的放纵,绝不收敛,如果有人胆敢劝谏我,我就要杀了他,看杀个五百人之后,何人还敢不服呢?’这岂是未来我大唐的君主所言?如此不讲道理,残暴不仁,连人之为人都不能,如何能继承天下大业。”

玄龄进言便道,“太子喜好突厥风俗,由来已久,想来也无恶意,倒是调动东宫官署之事,陛下可多多留意。”

世民显然没听得进去玄龄此言,只是扶着胸口,嘟囔一句,“承乾如此作为,即使寻常人家有如此顽劣之子都够令人头痛,偏偏还是太子”。

众人听闻,皆不知如何再劝。世民满脸疲惫,便道,“朕想休息下,改日再与爱卿论此事吧。”

众臣退下之后,世民心情郁结,他想反问自己,承乾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但每回忆起一点过去的父子相处,便让自己痛苦不已。

还有李泰,也并非真的令他满意。他也听到了许多传闻,尤其听闻他与平阳公主的儿子驸马柴令武、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等人联络紧密的时候,他便察觉出了不妥。这是什么样的征兆?泰儿是不是真的表里如一?难道玄武门之变又要有着重演的可能?

上一篇:娇宠下一篇:女魔头今天搞事业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