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都听的一愣一愣的,说的很有道理啊。
赵水生和王青梅互看了一眼,想起了早些年去世的二老。二老不就是因为年轻时干活太猛,风吹日晒雨淋的,后来身体亏空一病不起,最后相继去世了。二老辛苦了一辈子,这家里的情况是有点起色,可在他们病倒之后,家里却变得比从前还要艰难。
赵水生不由深深看了赵年年一眼,他以前想不到这一层,可这一刻,被赵年年的一席话点醒了。儿媳妇说得对,想要这个家越来越好,就要讲究那劳什么结合。
“以后大家下地干活,累了就到田埂上坐着休息,休息好了再下地,不要为了多干点儿活就强撑着,把身体拖垮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赵水生发话了。
所有人都点点头,这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干活都积极,不会有人因此找机会偷懒。
赵年年看赵水生接受度很高,继续道:“爸,书上还说了,正午不宜干工,暴晒中暑就不说了,那是要缓很久才能缓过来的。就算身体扛得住不中暑,长此以往对身体的损害也很大。所以我建议,咱们以后就不要带饭来田里吃了,中午咱回家吃饭,然后好好睡上一觉,下午再来田里。休息好了,干活的速度会比现在快,耽误不了多少活的。”
“就算干得慢一些,咱们也就是晚两天把田种完,晚两天去外面找工干,损失不了几块钱,反而是这身体,一旦亏损之后是很难补回来的。爸、妈,我觉得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才最重要,这地里的活慢慢干,钱慢慢挣,只要咱们不犯懒,这家就能过得下去。”
放心,有她在,这家不仅能过得下去,还会越来越好。
虽然还没想好要做什么,但她一个穿越女,必须得有自信!
十里乡没有哪户人家农忙时中午回家休息的,大家都是一天到晚在地里干,可赵年年这一番话,确实说得有理,也确实戳中了两个大家长的内心。
是啊,家里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重要,再有一个孩子因为身体撑不住而倒下,那这个家就更加艰难了。
而中午回去休息,所有的损失,赵年年都罗列得很清楚了。两相比较,当然是回家休息为上。
赵水生当机立断:“好,我们现在就都回去休息,休息好了再下地。”
于是,赵家一家子人纷纷戴上草帽,提上铁皮餐盒,往村子的方面走去。
村里的一些妇人平时吃完饭都会聚在一起唠几句,看到这一幕,有的聊了。
方才坐在赵家附近,隐隐约约听见一家人谈话的人道:“好像是赵家老大的媳妇说要回家休息,一家子人就纵着她,回家休息去了。”
“这赵家老大媳妇不是听说很能干嘛?”
“能干什么呀,我昨天从赵家经过,看到赵家老幺坐屋前剁猪草,这新媳妇就干坐在旁边,也不说要帮忙。也不知道王青梅是怎么打听的,本来家里就穷,还让儿子娶这么一个懒婆娘回来,作孽啊。”张家大娘道。
“还有昨晚也是,王青梅带着大女儿来还碗,儿媳妇连个影儿都没见着。”
“今天在田里更是搞笑哦,这赵家媳妇居然怕那水里的东西,哭着喊着上了岸,那娇滴滴的样子,搞得自己是什么大户人家有丫鬟婆子伺候的小姐,啧啧。”李家大娘道。
“还有这事,那王青梅让儿子娶这么一个懒婆娘回来,图什么呀?”
“赵家老大闹着要娶的吧,毕竟这懒婆娘长得挺美的,而且听说彩礼也要得低,他们家能拿得出。王青梅八成是怕她儿子娶不到媳妇,才不仔细打听就下聘,属实要把这家拖垮。”孙家大娘道。
“赵家老大长得多俊啊,而且也能干,怎么会娶不到老婆,要娶这样一个懒的。”
“赵家老大是不错,可这家里穷困啊,好的人家不愿意将姑娘许配给他,不好的人家的姑娘又入不了王青梅的眼。倒是有那愿意找赘婿的,可赵家肯定是不肯的。”
一群人聊得不亦乐乎,同情有之,看笑话的有之。
赵家一行人回到家中,因为身上一身的汗,也没人要往床上躺。
王青梅找出几床家里不用的旧凉席,给每个屋里分一床。那旧凉席有磨破的地方,就用穿不了的旧衣服垫着。
因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赵艺伟躺在草席上半天都睡不着,倒是赵年年,沉沉地睡了一觉。
醒来后她问赵艺伟感觉如何,赵艺伟说虽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了一会儿,确实觉得精神头好很多。
等赵年年洗了脸,一家人就又往田里赶。
王青梅已经做好今天会误工的准备,等收工时,却发现今日插秧的亩数和以往也差不多,顿时乐了。
不过看着田里比别人家稀出许多的秧苗,她不免有些担心,真的如儿媳妇说的那样,收成会比以前好吗?
不过事已至此,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王青梅心宽,可她那好姐妹刘红却是替她急坏了:“你说你这不是胡闹嘛,哪有人这么种地的,我看你那儿媳妇就是懒,才想出了这么个主意。”
刘婶是越来越看不上赵家的新媳妇了,种地出馊主意,中午居然还怂恿赵家人回家躺尸。
王青梅闻言脸色沉了沉:“就算你是我好姐妹,你这么说我儿媳我也不爱听。”
“我这不是替你们急嘛,你不知道,你们赵家这一中午都成了全村的笑柄了。”
“笑就笑吧,别人的嘴我可管不着。我们秀秀就是看到个新方法想试一试,又不是要害我们,就算方法不对,顶多也就损失一点儿粮食。可这地要是种好了,我们家就能有更好的收成。我们家太穷了,我儿媳妇也是希望家里能越过越好。”王青梅越说越伤感。
刘红也知道自己这老姐妹不容易,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赵年年不知道自己被人在背后各种嚼舌根,干了一天活,身上都是泥啊汗的,她只想快些回去好好洗个澡。
农忙之后,发家致富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她也得好好再想想。
那个健忘的小先知,她还是不要寄托太大的希望。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回到家,照例是先洗手上桌吃饭。
末末这个小姑娘年纪小小的还挺能干,不仅要剁猪草,照顾家里的那头宝贝猪,还要给家里下地干活的大人准备晚饭。
太乖了这孩子,真招人疼!
赵艺伟摆好桌子,几个人帮忙将饭菜端上桌,一家人围坐一桌享用晚餐,其乐融融的。
赵年年表面笑嘻嘻,心里苦哈哈。野菜粥她还能咽的下去,可那盘放了两天的鸡鸭肉,她实在难以下咽。
再吃一顿她就要疯了!
好在就剩桌上这些,从明天开始就可以吃新鲜的菜式了欧耶。
也就这么安慰安慰自己,自己娘家的条件相对好些,还不是隔几天桌上才见荤腥。以夫家的条件,八成是一周才能见一次荤腥了。
赵年年不知道自己对这个年代的认知有没有偏差,她逛怀古论坛时,在同一世纪其他年代的对比下,没觉得九零年代有这么穷困,这真的是她身处的那个时空吗?
不过转念一想,这十里乡的位置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犄角旮旯之地,出村连一条好路都没有。如此偏远的地方,生活水平比同时代的其他地方要贫穷落后也不足为奇。
在哪个世纪都一样,繁华之外,总有一些身处繁华的人无法想象的生活。
赵年年吃了个七分饱,吃完饭休息片刻,就让赵艺伟给她提水到澡房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一桶水自然是不够的,她洗一次澡统共让赵艺伟帮她打了三次水。
知道这样很折腾他,可是没有办法啊,家里其他人都习惯在井边的高台上浇个通透,然后再到这澡房里洗,可她不习惯。
现在就先辛苦辛苦他吧,以后她会让他过上好日子的!
洗完澡,赵年年回屋,从皮包里翻出结婚时娘家随的礼金。
结婚时赵家这边给的彩礼是500元。十里村的人家结婚时给女方的礼金在600到1000元之间,可赵家太穷,500块的存款几乎要把整个赵家掏空,秀秀家要是再坚持,恐怕这婚就结不成了。
秀秀出嫁时,家里人给她打了这梳妆桌和两把椅子,几床铺盖陪嫁,还有200元的压箱底钱,出嫁那天,七大姑八大姨的又往她手里塞了一块两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