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九零之年年有余(7)

赵年年:“……”

赵艺伟睡觉时是光着膀子的,此时他已经穿好衣服,走到床边问她:“头还晕吗?”

看到她眼睛里泛起了泪珠,不由慌了:“是不是哪里难受?”

赵年年摇摇头,看着他笑了笑:“没有,我刚刚打哈欠了。我已经好了,今天可以和你们一起下地。”

家里其他人已经开始忙碌,赵年年也赶忙刷牙洗脸,简单地吃过早饭之后,跟随家里人去田里干活。

从赵家到田里要从村尾走到村中,再从村中那条土路走出来,就能看到一片一片大大小小的农田。

一路上赵年年都在仔细观察各家的情况。都说赵家是这十里村里最穷的,这一路走过来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最穷。

这村里别人家的房子,很多都是黄土墙油布顶的屋子,还有几户已经住上了砖瓦房。这一路过来赵年年只看到一户茅草房,可这茅草房也比赵家的大上许多,房子也高,门庭也好看。

赵年年对赵家的穷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带领这一家子发家致富的愿望更迫切。

到了田间,赵年年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这田间的空气可真是好,带着淡淡的泥土腥气,陌生却又好闻。

在二十三世纪,因为土地稀缺,很多农作物都是水生培育的,几乎看不到种在土里的农作物,更闻不到这样的空气。

赵年年她爸是农学教授,是资深的土植爱好者,隔一段时间就去深山里带几盆土回来,鼓捣着种瓜种草,还给她讲华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赵年年耳濡目染之下,对这种原始的种植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

只是,也仅限于粗浅的了解,所以赵年年才如此头疼,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她到底要怎么发家致富。

走上大约一刻钟,来到一处田地。这里是十里村的秧苗田,村里人的秧苗田都连成一片,绿油油水汪汪的,十分好看,要是有手机,赵年年肯定掏出来拍上几张照片。

赵家的秧苗田在最边上,两列秧苗,长势非常好,都拔了三分之一,两列秧苗中间以及边上的凹沟里都堆着一捆捆的秧苗。

赵水生和赵敏敏负责在秧苗田里拔秧苗,赵艺伟去跟村里的大户租牛耕地去了,王青梅往两个箩筐里堆满成捆的秧苗,带着赵慧慧和赵年年去田里插秧。

王青梅挑着扁担一晃一晃地走在前头,赵年年和赵慧慧跟在后面,每个人一边手里都抓着五捆秧苗。

走了十分钟才到水田边,赵慧慧将秧苗先放田埂上,然后抓起两捆秧苗往水田里抛,秧苗稳稳落地。

另一边王青梅已经挑着两筐秧苗进入田间,隔一米多两米远就放下一两捆秧苗。

赵年年也学着赵慧慧的样子往田里抛秧,手一扬一甩,啪嗒,捆秧苗的绳断了,秧苗散了一地。

赵年年直接傻掉,旁边赵慧慧笑道:“没事没事,捆秧的绳没绑紧。”

赵慧慧将手中的秧苗三两下抛完,将裤腿挽得更高些,然后下了地,去捡没捆紧散落一地的秧苗。赵年年将自己拿来的秧苗东倒西歪地抛进田里,挽起裤腿和袖口也下了地。

赵秀秀是种过田的,赵年年学着记忆中的样子,两腿分开站在赵慧慧旁边。

还没等她抽出一把秧苗,就见水中游过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附着在她腿上,赵年年只觉得腿上一痛,忙抬腿查看。

这一看,脸都白了,脑海里闪过赵秀秀种田时被水蛭咬过并从容对付的画面。

可她终究不是以前的赵秀秀,就算她渐渐有了自己是赵秀秀的意识,可赵年年的性格喜好更为突出一些。来自二十三世纪的赵年年,这辈子见过的最恶心的生物也不过是她爸种的菜叶上的毛毛虫。

“哇啊啊啊啊~”赵年年惨叫着往田埂上跑去,到了田埂上,她捂着眼睛从指缝里去看那黑乎乎的一团,拼命地跺脚。

一旁种田的农妇都看呆了。不是说这赵家的新媳妇是个能干的吗,遇到水蛭吓成这样,还怎么插秧?

赵年年最后是在王青梅的帮助下,将那恶心的东西从她腿上弄下来的。她看着自己腿上被咬过的痕迹和还没有止住的血,仍是惊魂未定,脸上还挂着泪珠,实属可怜。

王青梅疑惑地看着她,赵秀秀是六里村公认的勤快姑娘,帮她打听的那个婶子说了,光看赵秀秀插秧的速度,就知道这姑娘干活有多爽利。

这十里乡的田地里都是有这丑东西的,没道理怕水蛭怕到哭鼻子的赵秀秀能把秧插好。

儿媳妇这样子怕是下不了田了,王青梅便道:“你去秧苗地让敏敏把水放少一点,然后和他们一起拔秧苗吧。”

秧苗地那两列秧苗都是堆高的,把水放少一点,拔秧苗的人脚下没水了,就不会被那丑东西咬,而两边的浅沟里又确保有水洗秧苗根上的土。

赵年年抹着眼泪走了,她觉得自己应该是穿越女里面最怂的了。

而这边,王青梅和赵慧继续插秧,插着插着,王青梅嘀咕了一句:“你说你嫂嫂是不是脑袋撞坏了?”

“……怎么这么说?”

“你嫂嫂以前可不是这样,从昨天你哥说你嫂嫂撞到头开始,我就觉得她奇奇怪怪的,好像干什么都不利索似的。”

“……嫂嫂干活确实是不太利索。”

王青梅叹了口气:“哎,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艺伟那孩子怎么就那么不注意,可把你嫂子给害惨了!”

“这和哥有什么关系?”

王青梅没跟女儿细说,只是道:“你只要记住是你哥的错就好,以后可不要因为你嫂子干不好活就轻视她,要对她好一点儿。”

赵慧慧:“我怎么会轻视嫂子,只要嫂子对家里人好,我就对嫂子好。”

赵年年走在田埂上,说不出哪里怪怪的。她下意识地往旁边的田里看去,这才发现怪在哪里。

田里插的秧苗密密实实,空隙太小,以她对水稻种植的粗浅了解,都知道农作物生长需要足够的间距,以这样的方式种植的水稻,怎么可能会有好收成。

婆婆和小姑子该不会也是这么插秧的吧?

赵年年赶紧往回跑,跑到自家田地这边,往田里一看,如她所料。不过好在没插上多少,她赶紧喊停。

“妈,这样插秧太密了,空隙大一点儿,这样收成才好。”赵年年手指在空中比划了两下。

王青梅和赵慧慧都有点懵,这村里人都这么插秧啊。

“妈,你信我的,插宽一点儿,只要没有天灾,一定会有好收成的。”赵年年再次道。

王青梅看着媳妇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由的心动了。

家里六亩地,一年种两季,折腾下来一年所收获的粮食,除去家里人自己吃的,收成好的时候也就能卖个两百多块,收成不好的时候也就百来块,就算儿媳妇说的不灵,也损失不了多少钱,不如试一试?

王青梅插了一处,第二处的时候和赵年年确认了间距,然后照着赵年年觉得适合的间距继续往下插。赵慧慧也学着她妈的样子,将插秧的间距扩大。

赵年年转身离开,嘴角的笑容扬起。

看来,她还是有点用处的嘛。

第7章 作息 这懒婆娘长得挺美的……

回到秧苗地,赵年年同赵敏敏说了放水的事情,等田里的水浅了些,露出秧苗床,赵年年这才坐到赵敏敏旁边拔秧苗。

一开始动作还很生疏,干着干着就顺手了。

邻近中午,王青梅、赵慧慧、赵艺伟都回到秧苗地这边,一家人坐在秧苗地前头的树下吃饭。村里其他人家也是一样,就近找棵树或者在秧苗地前搭起棚来吃饭。

赵年年看着头顶毒辣的日头,想起记忆中赵秀秀在六里村家里时,午间也是这样坐在田间吃饭,吃完饭没多久就下地了。

十里乡十个村庄的风俗差不太多,十里村的田间作息,想来也是如此。

赵年年不赞同这样的工作方式,尽管大家累了也会休息,但这样长时间消耗在田里,午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要经受大中午烈日的暴晒,工作效率低不说,身体也被过度消耗。

这可不行,长此以往,身体肯定会被拖垮。

吃完饭,赵年年试探着道:“爸、妈,我之前看过一本书,上面说干活要讲究劳逸结合。劳逸结合的意思就是干活累了要好好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把活干好。不讲究劳逸结合的猛干,现在年轻力壮可能感觉不出毛病,可等年纪大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就都出来了,前头拼命干活攒下的钱,都不够后面治病的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