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邯郸+番外(61)

作者:景相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寒假时候大家都要过春节,一般是不留校的。郑鸿收拾东西回家,挑了个好天。那天阳光暖暖,晒在红通通长冻疮的手上有点发痒。他背着书包,装着不怎么重的寒假作业和学校发的读本,一路吸溜着冻出的鼻涕。

学校离家其实不算很远,但姨妈家依然没有时间接送他。低矮的居民楼前立着几根竹竿子,上面缠着铁丝,一排尿布挂得迎风招展,空气里还有股奶腥味。姨妈和姨父出来晒太阳,见了他脸色便僵住。郑鸿眯着眼睛,看清他们怀里抱着个襁褓,珊瑚绒的毯子围得严严实实,一点儿风不透。

你回了啊。姨妈说。这么快。

郑鸿闷闷应了一声,走到大人身边。他们并没有介绍新成员给郑鸿的意思,也没有对郑鸿嘘寒问暖的欲望。郑鸿背着包跑上去,楼梯道回荡他故意踏响的脚步。依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那个寒假的冬天,姨妈总是穿着厚睡衣坐在椅子上,怀里抱着孩子,透发出一股顽固的奶腥味。她的小腹孤单地瘪下去,苍白的脸上是枯萎的情态。她不是不孕不育。她终于可以在婆家面前抬起头。但这个孩子把她彻底掏空了。

家里新添了一口人,处处手忙脚乱,郑鸿终于知道自己不算他们家的人,只能加倍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一听说要开学便急不可待去报道。这回姨妈没有给他那五块钱。

小孩一天天长大,郑鸿每半年回一次家,他都变一个样。姨妈迅速地苍老,再也没穿过裙子。在家的日子郑鸿还是睡在客厅,半夜里隔着薄薄的墙板,他听见姨妈辗转反侧,在男人震天的鼾声中,她痛苦的□□是那样微不可闻。

姨妈家既然有了自己的孩子,郑鸿便不被承认,对外说在南都念书的外甥。姨妈没办收养手续,郑鸿连户口都没处落,也不知什么时候会被送回乡下去。学校有老师好心,替他申请了助学金,靠着免费的义务教育有惊无险地升学。

他升高中那年考得很好,可以上南都最好的学校。

但是那要钱。

学费、生活费、伙食费、书本费,那都要钱。

姨妈的儿子要上小学了,挤不进名小学的名额。他们准备搬去外地做一门生意,寻个新地方落脚。

“听说录取名额可以谈,让给别人的话……”

郑鸿偷听见他们在餐桌上的谈话,声音没收敛,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说给他听。

填志愿时很多学校都来宣讲,郑鸿是老师们眼里的香饽饽。有所私立高中朝他伸出橄榄枝,包食宿、免学费,还有奖学金、助学金。如果郑鸿愿意来上学,每月还有补贴。对方老师承诺说会让他在最好的校区。郑鸿有口无心地听着,点头答应了。

当时的班主任气得骂他,声音锁上门都隔不住。郑鸿低着头,心里很平静。老师是为他好,但老师对他的好也只能到这里了。到九月,新一届的学生又会进来,老师会迅速忘掉他此刻的痛心疾首。

老师应该知道。

他没得选。

出门时老师喊住他,说郑鸿你要想清楚,你不知道你放弃的是什么。

郑鸿想他没放弃什么。本来就还没有拥有,谈不上。

高中开学前姨妈就要搬走,没说回不回来。他们走的那天,郑鸿帮姨妈搬了十几个箱子下楼。老小区没电梯,周围全是菜场和技校,人来人往的喧嚣。38℃的夏天攀向40℃,郑鸿汗出如浆,背心浸得湿透。姨妈指挥着工人把行李搬上车,司机一踩油门,引擎声轰轰,车身轻轻颤抖,行程蓄势待发。

郑鸿心里慌慌,想问姨妈还回不回来,是不是以后再不管他,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汗水流进眼睛,他着急忙慌地抹脸,酸涩粗砾的疼痛刮擦他的眼球,让他有想哭的冲动。

姨妈到最后也没抱他一下,临了心里有愧,把一串钥匙塞到他手里,嘱咐他好好看家。又说,没地方去可以先住这里。

没说的是房子已经卖出去,水电只交到8月底。

郑鸿吸了吸鼻子,不再言语。

没几天有人来看房,说是中介收了老房子准备装修转卖。价格压得很低,但地方实在不行,门口全是下岗人员摆的小摊。不知道姨妈舌灿莲花跟中介说了些什么,让他掏了这笔冤枉钱。中介进屋左右扫扫,阴着脸给姨妈打电话,电话拨了几次才通,那边有小孩子着急喊妈妈。中介开口就是一通国骂,姨妈急急挂了,留下一串“嘟嘟”的忙音。

郑鸿低下头,唇边露出一缕微笑,他轻轻合拢手掌,把钥匙紧紧握在手心里。

“要不你卖给我吧。”他说。

中介看了他一眼,报了个数字,至少翻了五成的利。这是在试他。郑鸿摇摇头,表示自己没这么多钱。

然后他开始上学,继续寄宿,在宿舍里遇见李无波。

那屋空了半年,周边新修起垃圾场,房价一降再降。眼看要烂在手里,中介又来找他。郑鸿说行啊,等我成年了卖给我吧。

郑鸿开始攒钱。

对他这样的高中生来说,赚钱的路径并不多。勤工俭学、课外补习和竞赛是主要的几个来源。他没把这件事跟李无波他们说过,说了大概他们也不能理解。买那个房子做什么呢。地段也不好,生活也不方便,五六点钟街上就吵吵嚷嚷,十点十一点小吃街刚刚收摊。干嘛把钱花在这种地方。

但郑鸿就是铁了心要住那里去,以主人的姿态住到客居的屋子里。他没辙,寄人篱下的日子过久了,他只想在这里把屋子住到熟,熟到像在自己家里。

时间久了,其他人也看出些端倪,以为他是给未来攒学费,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一些帮助。参赛的奖金总多一笔学校的奖励,图书馆和医务室的值勤经常被赵邯郸顶替。李无波更不必说,他本就资助着郑鸿的生活。他们的存在让郑鸿感到了幸福,虽然除了李无波,剩下的他们跟郑鸿都不算有多么相熟,但是差不多了,已经足够幸运了。足够郑鸿在兴起那点恨意时熄火。大家对他是真的还不错。

不过,真正帮他解决问题的人,是程雪云。

☆、缺席

“你可以停止对自己喋喋不休了吗?”

程雪云放下杯盏,青瓷敲在桌上,是不轻不重的一声响,像是说书人的醒木。郑鸿被这动静震回现实。他回过神,看见程雪云背后镂空了的花格。她纤细的手指如同盆景精巧弯折的枝干,掩映一处出其不意的禅语。

喝茶的地方郑鸿没有听过,为了到这地方,在导航的指引下他坐了一小时的公交车,在环陵线下车,又小步快走了二十多分钟,才从茂密竹林间瞧见一角屋檐,门前立着个一人高的灯笼,里面隐约亮着,不知是蜡烛还是灯泡,照亮石碑上一行楷书——“一盏茶时”。他没等很久,约摸两分钟,程雪云穿着很厚的驼色大衣出现在台阶上。她挥退了身穿改良汉服的工作人员,面容在竹林间是清澈的苍白,仿佛是在水里浆洗成型的宣纸。

近几年来南都越发有一种风气,地方越是冷僻越是受人欢迎。本来无人问津的山脚打出避世的旗号,立刻便炙手可热预约到下个月。程家的旅游产业在外绕道一圈,还是落入南都。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竹”字间,透过编织的竹篾可以看见天井中种植的修竹。庭院里有细沙和白石,苔痕被铲除得很干净,院中空空,却说不清风格是中式还是日式。郑鸿看了半天,还是得承认他观不出玄妙的意味。

“这地方景色还不错。”

郑鸿对帘外虚虚一指,转角处一株绿萼横枝穿于檐下,许是隔壁“梅”间露出来的。边上乱石立一木牌,写有“梅乎梅乎本清绝,花如白玉枝如铁”。程雪云瞥一眼,说:“江浙那里挖来的,说是名品,可惜我看不太出来。”

郑鸿随声附和,话锋一转。

“房子的事情,谢谢你。”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郑鸿早就道过谢。如今他突然提起,程雪云不免讶异。

“钱不是还完了吗?还提什么?”

郑鸿牵起个笑容,流露出些许惭愧。

“道谢太不值钱,想不出有什么能回馈你,只好多谢几遍。”

“对我来说那不算什么。”

程雪云把手撑在颌下,指甲与唇色都微微泛紫,眉毛颜色也浅淡,衬得脸色更晦暗些。郑鸿忽然记不起她曾经健康的模样,自她从重症肺炎的ICU里捡回一条命,便像是被抽去了一层生气,连她的呼吸都有些堵塞不通畅。

上一篇:沉沦or救赎下一篇:北风向南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