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邯郸+番外(11)

作者:景相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天黑了,他会从藏身处里轻巧地脱身。女工下班了,他还是蹑手蹑脚走过无人的大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沈宁那时还很小,他考虑不到这样的问题。他只是在游戏,跟他自己,玩属于他一个人的游戏。

那时候沈家老爷子还健在,沈宁他们这些小辈会到老宅里住。宋之奇和宋之袖已经十多岁了,不愿意参加小孩子的游戏。之奇还好,会带着组织组织,之袖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沈宁跟李家和程家的小孩子一起玩,他们不玩捉迷藏,在之奇的主意下玩买进卖出的游戏。几个小孩子把自己有的东西拿出来,用扑克牌做纸笔,相互买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程雪云是唯一的女孩子,她对男孩儿们的玩具全都不感兴趣,自己坐在娃娃堆里过家家。李家的小孩叫李无波,跟沈宁大一个月,出生在春天的尾巴。李无波常常向程雪云借牌,软泡硬磨赖皮得很,程雪云不吃她这一套,通常只丢几张黑桃红心方块1,她那时还理解不了“A”比三大的概念。买来的玩具程雪云不喜欢,最终还是落进李无波自己的口袋。沈宁对这些游戏不是很感兴趣,比他父亲年轻十几岁的沈恕叔叔教他玩过一次二十四点,沈宁就把手里的牌铺开,选四张然后玩下去。到最后大家还是各玩各的。长大了再见面,谁也不记得小时候有过一起游戏的时间。

沈宁六岁的时候沈常给他请了老师。一开始是个戴眼镜的女教师,年轻时得过很有名的奖。她戴一副度数很高的眼睛,嘴角耷拉,眼睛掩在反光的镜片后看不清楚。沈宁对她的印象只有她鼻梁上架着的锅底厚的眼睛。每次沈宁弹琴前她会带他一起洗手,用后来小学里编成儿歌的标准方法,搓洗、冲洗,不厌其烦。她认为这可以保持钢琴的洁净,尤其是沈宁那架价值不菲的三角钢琴。

从那时起沈宁不再热衷于玩捉迷藏,他找到了隐藏自己的全新地带——音乐。

女教师兢兢业业教他五年,沈宁在儿童比赛中渐露头角。女教师的年纪越来越大,眼镜也越来越厚,一种前所未有的憔悴攀上她无辜的眼角。她的琴声变得激烈且易怒,在高音处刺耳,在低音处浑浊。有一天,沈宁坐在椅子上听她弹奏新的协奏曲,而女教师的琴声就像暴风骤雨一样混乱狂放,她无所依凭的心绪尽数倾泻在琴音里。到最后仅仅是愤怒的拍击。

她哭了。伏在琴键上,肩膀一抖一抖,泪浸湿了她黯淡的灰色衣袖。

没有人爱我。她这么说。

即使沈宁做了她整整五年的学生,跟她还是不亲近。他甚至有些怕女教师,因为她很少笑,也不会像其他到家里来的人一样给他带些昂贵的玩具。在她身边,沈宁的生活就只是练琴。黑白键交错的世界单调无味,他在音阶上来回逡巡,却怎么也走不出乐谱的迷宫。他弹《野蜂飞舞》,手指在琴键上快要飞起来,在这么高速的敲击下,或许指纹也能够磨平。等他弹完了,女教师说弹得很好。这是她第一次夸奖沈宁。

第二天沈宁老早就坐在阁楼里,桌上摆着切好的水果。他把手放在钢琴上,偶尔弹响几个音符。他侧着耳朵听人上楼的声音,怀着点不明显的雀跃等女教师来上课。

但是她没有。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女人,年轻美丽。在几年后她带着自己的儿子搬进了沈家。她递给沈宁一盒巧克力,白皙的手指将颈边碎发撩到耳后去。沈宁抓着那盒巧克力,心中升起奇怪的预感。他想他知道这个女人出现的原因,也知道他父亲带她来见他的原因。其实沈宁一点儿也不在意。他只想知道昨天才夸过他的女教师去了哪里,为什么上课的时间到了她还没有来。女教师一直是最守时的。

沈常说老师辞职了。如果你喜欢钢琴,爸爸可以给你找更好的老师。

沈宁低头看着黑白键。他知道,该从藏身处爬出来了。

后来沈宁才知道了一点女教师的事。她一直过着很苦,老家的双亲吸她的血生活。好不容易在乐坛小有名气,却无力支付高额的深造费用,她只能止步。这就是望洋兴叹吧。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隔鸿沟,她跨不过。选一个优渥的家庭,赚一笔丰厚的酬金,是她所能获得的最优解。每当沈宁小小的身躯坐在琴凳上,不熟练地弹奏那架昂贵的钢琴。她的心就泣出红色的血。

她本可以。

辞职的那年女教师三十五岁,还没结婚的她在老家那里已经成了笑柄。她曾经仰慕过一个人,他们一起上过课,但那终究只是梦幻的憧憬。沈常带沈宁去听过一次音乐会,她也跟着去,穿最体面的裙子坐在台下,去之前用熨斗熨了又熨。她看见他,黑色燕尾服的绅士,钢琴烤漆的流光在华灯映射下灿然似火。钢琴的独奏。她哭了,用眼镜遮着抹掉泪水。没人想象得到她多难过。

没人爱她。

甚至没人爱过她。

她三十五岁了,还没有人爱过她。

沈宁弹《野蜂飞舞》。她在边上看,看到年幼的自己也在练琴。不知道经了几手的旧钢琴,音都不准,她拿纸片贴在桌子上模仿琴键,假装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琴。她近视了,家里没人发现,她用蒸米饭的热气熏眼睛。热气扑上来的时候眼睛酸酸的,确实有一刻的清晰。但水汽散去后,留给她的依然是模糊不清的视野。光阴荏苒,她终于走到光下,以为这是新开始。但光亮了一霎就熄灭,她还不肯谢幕,仍在原地固执地等。她还在存钱,还在写谱,在教导沈宁的间隙编织自己的乐曲。她还想着要买新的琴,不用沈宁这架这么好。她有看中的,琴行里的二手货,敦实稳重的棕色,音色清脆,只几个键要调一调。钱快攒够了。

可是没人爱她。

没人知道她依旧有弹琴的梦,没人知道她相中了自己的琴,没人知道她离买下它只一步之遥。她倦倦地撑着头,疲惫感在胃里翻江倒海。她不软弱、不低头、不依附,她追寻自己的梦。但是,忽然之间,她什么都不想要了。

沈宁弹完一曲,修长的指放在琴上。对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他的手指过分的纤长。沈宁是个沉默的孩子,对教学的课程他只是从善如流。一开始他们还有过短暂的交流,后来两方对课程都过于熟,在缄默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琴音填满阁楼的空气。好像只是更寂寞。

女教师说弹得很好。沈宁一直弹得很好,他有天赋,又具有这个年龄段小孩通常所不具备的沉静,简单来说,就是坐得住。他可以花两个小时练习枯燥的指法,而不是哭闹着要出去玩。或许双亲在生活中的缺席造就了这一点。沈宁如尘埃一般安静。

沈宁迟疑着点点头。他看向女教师,眼里有属于一个孩童的困惑。女教师突然觉得非常难过。你看,像沈宁这样的家庭,他从出生就拥有数倍于自己的财富,可以学任何他想学的东西。但他依然是缺乏陪伴的小孩。他不快乐。

女教师离开后沈常请了更好的老师,那时候沈宁已经上了初中,要学的东西更多。老师只在周末来,结束了就匆匆去。他本来就是因为沈家的面子才答应的。生活没什么不寻常,沈宁自觉自动地练琴。十指甚至有自己的知觉,越过头脑游移弹奏。之前他一直没有喜欢上钢琴,没有老师了他反而喜欢上了,可能他只是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琴声彰显着他的存在,但又因为他在练琴而不会有人打扰。对内向者来说,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存在又不存在的生活方式吗?

☆、一滴泪

赵邯郸跟张妈要了一本食谱,整个下午都在琢磨着如何做菜。沈宁不缺钱,用的锅都不冒油烟。赵邯郸甚是惊喜,一连打了两个鸡蛋,试图煎出两面不焦的完美蛋饼。沈宁坐在客厅里,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个魔方,随意拧转着。他看不见,只是把原来六面拼色完整的魔方拧成一个万花筒。纤细的指盈着磊落的光线,连带着手中魔方都身价倍增。若是那天沈宁破产,去做手模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在客厅里就闻到香气。沈宁停下手中动作,问道:“我以为现在已经过了饭点?”

赵邯郸一边搅蛋液一边看食谱,难以一心二用,漫不经心说:“学做菜呢。你不就喜欢那种吃法?”

上一篇:沉沦or救赎下一篇:北风向南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