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的品格(15)

作者:深巷有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天仙……

他又给自己倒了杯酒,天仙至少还能说出口,就算见不到人也还能画在纸上,他却……无人可诉,无处可言……

“你是说薛谏议有位情根深种的青梅?”

寒碧点头,“不知道伤了这满京城多少少女的心呢。”

她神色不动,朱笔未停,“该嫁还是嫁,父母之命,这可不是能摆上桌的筹码。”

寒碧皱了皱鼻子,“这是不算,可内眷里都隐隐在传,说薛大人……”

她眼皮都没抬,“说他什么?”

“说薛大人因为青梅别嫁伤心过度,亏了那里……”

“亏了什么?”握在手中的书一搁,她蹙眉,“这是哪里起来的谣言?”

寒碧摇头,“已经让人去查了。”

她回过头,指尖轻轻点在书页上。

“我记得……他下午要过来。”

“是。”

“你让宫娥给他换成参茶吧。”

“……是。”

寒碧应声退下,她重新翻开书……

事实上,距离那一夜已经过去了十天……

而这十天,她拔掉了何太妃的全部眼线,扶兰太妃与何太妃同掌后宫。

有一瞬间她觉得也许是自己寂寞太久了,她只是需要……但下一秒她便推翻了这个想法,美丽的肉/体也不过是饮鸩止渴。

在一切纸醉金迷之后都是无尽的空虚,而那空虚会将她拖入地狱……

她已经不是十五岁的小姑娘了。

圈养替身?强行移情?她不会这样践踏自己的心,她的年纪已足够让她看清自己。但如果她还是十五岁,或许她会想方设法的占有他也不一定……

然而如今的她什么也做不了。

她清楚的感觉到内心感情的变化,但她只能看着他一点一点累积,她将这一切小心包好扔在角落,而他就在角落悄悄生长。

或许若干年后,如果上苍眷顾,她会把这些心情玩笑似的说给他听,然后大家笑一笑,一切都已经结束许久了……

薛行简建议每月月初召所有为皇帝讲学的官员到宣室,统一协调,避免讲学内容重复。

她将折本搁在桌上,“薛谏议跟各位大人商量过了?”

“原是陛下无心一句,说臣讲的选段与前几日蔡大人一样。臣私下问过几位大人,确实是有这样的情况。”

“你们都是大周的栋梁,个个明经达意,通礼自矜,若召你们一起协商,只怕还要有个总领之人。”

他没有接话,只是端起一边的茶杯,颔首饮了一口。

他的表情有短暂的扭曲,几乎微不可察,却全落入一直注意着他一举一动的明玉眼中。

“郑尚书年高德劭,又领礼部一职,可堪此任。”他低声道,“若有不能决绝的时候,便让二人同时为陛下讲解,也可使陛下的思辨思维得到拓展。”

“也好,薛谏议有心了。”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他面不改色的接下她的话,“若殿下没有别的吩咐,臣便先告退了。”

她有些意外,仿佛十天前那一夜只是她一个人的梦境——

她点点头,他起身离去,桌上的参茶还微微冒着热气。

文人一向自矜,才名越高,心里骄矜的墙便越高,那晚已经说了那样的话,他也一定是要让这一切过去了。

萧明玉,你真是矫情……

然而不过几个时辰,她便在兴庆宫的侧殿又见到了他。

“阿姐,高丽新贡的冬虫夏草,刚好老师也在,我就留老师一起用膳了。”

她扫了他一眼,他仍是一派镇定从容——

“长公主万安,微臣叨扰了。”

“谏议客气。今岁贡的不少,若有需要,谏议也不妨带些回去。”

薛行简抿了抿唇角,“那臣就却之不恭了。”

仿佛从那一天开始,她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刻见到他。

朝会后的议事,休沐时的马场,宫内偶尔的留膳……

他很少在议事中发言,但凡开口必要一针见血,事后也很快与同僚一起告退,从无耽搁;

马场中遥遥相对,她上马时不经意的回眸却正对上他的眼睛,他没有闪躲,面上是没有半分慌张的镇定与认真;

萧启很信任他,父皇去得早,他从小到大得到的男性长辈的关怀和教育都来自于礼部安排来讲学的官员,想想之前被他气走的老师们,现在的局面其实是她所期盼的……

所以,他到底想做什么……

时间很快到六月底,她要求所有给皇帝讲学的官员都要轮流给她讲经,一月两次,今天轮值的便是他。

他的声音比往常要更显低沉,她在他喝了第三杯茶后,终于忍不住开口:“谏议最近伤风吗?”

他咳了一声,“只是喉咙有点干渴。”

她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意外的沉默突然降临。

他开口,若无其事的继续刚才的内容。

她心底绷起的弦一松——

他有深入浅出的本事,不会刻意的引经据典来宣扬自己的才华,又能与百姓的生活结合,从理论中提炼出有实践意义的经验。

薛行简颔首,中间宫娥来给他换了祛火的清茶,他又饮了一口,结束了今天的内容。

正要起身告退,寒碧却递给他几包药包,明玉解释:“夏天炎热,容易上火,这是太医开的药,本宫殿里也一直常备着。”

他没有立刻接话,明玉垂着眼看案上的奏折,似乎只等他一声告退便微笑着准他离开。

薛行简:“殿下觉得臣人品如何?”

她一怔,本能的给出官方回答:“谏议人品贵重,本宫与陛下都深为倚重。”

“臣有个朋友,自恃有几分才能,托臣向殿下举荐——”

他将一个木匣推到她面前,“这是信物——是他母亲留下的遗物。”

她抬眼看向他,他的眼睛沉静而坚定。

“臣与他约定,会在初三。若臣有幸,当为殿下引荐。”

她低下头,拿起木匣,匣中是一支粉色玉簪,簪尾雕着梅花,沉静婉然。

她没有说话,他告退离去。

七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前一刻还是艳阳满天,下一刻便是大雨倾盆。

磅礴的雨声打在屋檐的青瓦上,窗外的芭蕉也被打的几乎扑在地上。

窗内明玉提笔临帖,写的是屈平的九章。

寒碧在小厅烹茶,廊外的风裹挟着潮润的气息飞扑进来,她皱了皱眉,这雨是越下越大了。

她惦记着内室的窗户还没关,怕明玉吹了风受凉,便打了帘进来关窗。

她拿起窗下的支板,明玉的声音却忽然在身后响起——

“留一扇吧,这里原本也不担心潲雨。”

“是。”她颔首应下,也不多言,只又去外间取了件外袍来给她披上。

而她提笔落墨——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已经一天了,从天明到天黑,这雨却还没有停的意思。

薛行简独坐在桌边,望着窗外的光渐渐暗下去。

潮湿的寒意攀上他的后背,渗入他的骨髓,他却始终一动不动,仿若一樽千年前便是如此,千年后也不会改变的石塑。

天地已经全然坠入黑夜,室外的雨声清晰的砸在心上,室内的静谧突然便刺耳起来。

壶内的茶早已凉透,苦意在舌尖炸开,他握着茶杯望着窗外,脸上没有一丝情绪。

他想起第一次见她时的场景,她站在杏花树下,笑容清浅,却如春风化雪般触动了她的心——

“如果我不来,你要怎么做?”

低婉的女声骤然在室内响起——

烟花在星夜绽放,露水滴落柔软的花瓣。

他的唇角弯了弯——

“那是天亮以后的事,今日今夜我只等你。”

约定

明玉站在他身后,他没有回头。

一时间,他们谁也没有说话,心底的喧嚣却渐渐退去,雨夜的宁静如同七弦琴的尾音,舒缓而悠长。

身后响起瓷器清脆的声音,薛行简蓦地回身,明玉抬头,他的手按在茶壶上,“已经冷了。”

他起身,将茶炉的火重新点燃。

他的手法是一贯的娴熟——

明玉坐在桌边静静看着他,他的脸在昏暗的烛火下温柔而沉稳。

“夫人觉得我的表现怎样?”他打破沉默。

“表现?”她挑眉。

“是,”他盯着茶炉下跳跃的火苗,“我心里对夫人……十分倾慕……”他顿了一下,“没有人会知道,以前,现在,将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