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传+番外(178)

江怀璧回去时一路都觉得有些心惊。

大皇子秦纾,他三年前见过一面,那时候只觉天赋异禀,聪颖活泼,这几年虽见他次数少,但传闻也都是景明帝偶尔会亲自教习功课,无论是学问还是品性都无可挑剔。

身在皇家,又那般优秀,日后前程自是不必说。今日景明帝问她立储一事,若非顾及太多,她大半是要推举秦纾的。

可如今,看着才十岁多的孩子,怎么就这般攻于心计?自看到沈迟带着他出现,便觉得有些奇怪,为何现今两个毫无相关的人会碰到一起。

之后字字句句都在试图挑拨她与姚长训之间的关系,看似是小儿无心之言,然而正是这无心之言才更显逼真。而三年前秦纾便曾以《弟子规》中的言语试图向外传达出一种救母的信息,当时只觉得是背后有人教。而如今秦纾已经十岁,不似当年分不得是非,仍旧句句出言试探,无论背后有没有人,他自身已经有很大问题了。

日后议储必定要牵扯到他。这样的孩子若是日后登基,只会比景明帝更多疑,君臣和睦是很难了。

她未曾乘轿,身后跟着木槿,边走边思索,竟未曾发现身旁已多了一个人。

“明日休沐,也未见琢玉展颜一笑。”方文知不知何时已经跟了上来,语气淡淡。

江怀璧转身刚要行礼却已被他打断,“已出了宫,便只当是兄弟。”

她与方文知有些方面还是有些相似的,若说她清冷的话,方文知其实更甚,且看得出来寒气外还多了戾气,尤其是对着江怀璧的时候。

两人皆是为了两方母亲的事情。江怀璧虽然不敢说自己无辜,但就杨氏之死这件事上,她的确未曾动手。但她想着方文知即便查明了方恭有着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也断不会放过与此相关的其他人。

离他最近的自然是江怀璧,且方文晓如今还哑着呢。

而对于江怀璧来说,母亲即便自己也有责任,但提供药的田尧生与平郡王以及杨氏有着极大的关系。

且两人都是锱铢必较的人,方文知又因为此届科考一事耿耿于怀,两人自然是针锋相对。

若无事江怀璧很少直接开口,沉默总是最利于观察时局的,也给自己留有足够的警惕空间。

方文知先开了口,也懒得跟她废话,出言便是:“江怀璧,你究竟有多大的能耐,让陛下都对你青眼有加!”

语气很冲,连江怀璧都怔了怔。

第150章 退路

她甚至有些疑惑, 是什么事能将方文知逼到这个程度?三年前茴香楼一事暗中查到全是方文知在背后搞鬼, 结果他自己倒是没有多少事, 杨澄与周炜却是倒了大霉。

方文知面色有些冷, 似乎是在咬牙切齿:“此次殿试也就罢了, 三年前茴香楼一事, 以及这几年中, 陛下凭什么要护着你,护着江家!”

江怀璧想起来了, 那件事父亲与自己说过,的确是景明帝暗中在护着。查烟景楼那一晚锦衣卫的人是景明帝亲自派来的, 便是为了防止三人闹事。

而方文知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后来查了许多, 四处寻找周炜乳母的消息,总算找到了查下去, 竟发现背后是景明帝!他拐那么多弯,只为将三家拉下马,由此看来,他究竟是有多偏颇。

而此次殿试三甲排名,他自己也能想明白, 这状元的位子或许是景明帝对父亲多年兢兢业业的奖赏,而背后还是偏袒江家!凭什么!

这问题江怀璧可不好答。很明显景明帝现在是非常看重父亲的, 至于她,也有多次看的出来景明帝的意思。

杨氏死的时候觉得方文知很能忍,如今看来只是不能算计到方恭头上, 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江怀璧头上而已。

方文知临走之前丢了一句“时日还长,且看鹿死谁手”,江怀璧依旧保持沉默,心道这算是撕开了,以后便也无需互相套话恭维,倒也方便得多。

.

没想到翌日最早来找她的人居然是沈迟。因着休沐,她本也没什么事,刚至前堂还未见到父亲,便看到沈迟已在侯着。

仗着江耀庭还没出来,沈迟显得有些随意。待看到来的人是江怀璧以后,更无所顾忌了,翘起二郎腿便捧起一盏茶。

所幸堂中没有其他人,否则沈迟怕是要被江耀庭直接呵斥出去,或者下次找个什么活为难为难他。

他咂了咂嘴,脸上挂着笑意:“当初选礼部算是选对了,见你真是方便。”

江怀璧默然坐下,问了一句:“那你今日是为公事来?”他可不记得沈迟有这么主动勤奋。

沈迟懒懒答了一句:“算是吧。”

眼皮子刚一抬便看到江耀庭已从门外走进来,瞬间屁.股如同被针扎了一样,火急火燎起了身。江怀璧只听他暗暗嘀咕一句:“我还以为你来了你父亲就不来了呢……”

她不由得暗自轻笑一声,也起了身。

“大人。”

“父亲。”

江耀庭颔首,转头问沈迟:“世子可是有事?”

身份向来他都分得清,若在礼部自然是按主事来称呼,现在便是世子。

沈迟道:“与往常一样,沈迟与怀璧那幅丹青还未完成,趁着今日得闲,便来与怀璧探讨一番。”

江怀璧眸色微闪。那幅画完成少说也有半年了,沈迟每次来都这么说,然后对着各处细节指指点点,未见有什么增益,纯粹是过来消遣的。

如此,江耀庭不放行还说不过去,只看了看江怀璧,应了一声便不再管他。说实在的,沈迟在礼部还真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但就是看着总是不大顺眼。尤其是看到他总是缠着江怀璧的时候。

江怀璧往外走的时候,总感觉身后父亲的目光有些灼热,眼皮一跳,袖中的手都不由得轻颤一下。

回到墨竹轩,她一边去取画一边问:“三年之期在即,什么时候呈上去?”

沈迟接过木樨呈上来的茶,细细呷一口抬头道:“不急,万寿节再呈上去,岂不是更好?再说了,这其中不是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么?”

江怀璧默了片刻,将画卷展开,垂眸又问:“你还想以这个借口来几次?”

沈迟闻言搁下茶盏,看屋中已无人,便走过去,行至桌案前,与她一同看着那画,轻声道:“能拖一次是一次。我烦你父亲这么多回了,他不是也都同意了嘛……”

江怀璧挑眉:“父亲的耐心是有限的,若是……”

“若是什么?”他抬手取了一支笔,沾了墨,细细描着河畔的杨柳枝,随后又搁下笔,朝着她笑了笑,“我哪一次没有干正事,嗯?这不都画了么?”

江怀璧无言,眼眸又淡淡扫视一遍,虽比不得张择端的画作,却也是十分壮阔了。

而沈迟的提议更是妙,并非如宋人那般将汴京城全物尽收卷中,而是采取了时间线。自画卷右侧开始,从京郊开始,逐步向城中走近,而其中景色并非是四时之景,而是选取了自开国以来的关键性时间,由时间线逐步推进。从高祖开国那一场战役打响开始,经文景盛世,元贞改革,建平大赦,懿兴宏词,至如今京都盛景,一一再现。

一路的辉煌,一路的灿烂,大至百官朝拜,大殿恢宏;小至市井和乐,十里街巷。从右往左,缓缓展开的是,从京郊一砖一瓦皆是废墟的乱世,到皇宫金碧辉煌、民间富裕和美的盛世,平地一间间楼阁拔地而起,由饿殍满地到歌舞升平。

所有的时间静止在卷末,然而又算不得末尾。卷末留了白,所有的颜色淡了下去,似乎意犹未尽,只待后人往后延续。

即便知晓有些地方还算是一个未达到的梦,但已有了希望。这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大齐,也是父亲日日望着、盼着的大齐。

然而沈迟忽然指了一处,江怀璧顺着他的手看过去。

只见代表如今景明帝的这块区域里,远处是隐隐约约一座山,山的颜色浅浅淡淡,虽然只做了陪衬,却少不了。若是少了那几笔,空白便大了,若是颜色稍微深一些,便要盖过近处的楼阁,喧宾夺主了。

江怀璧微微蹙眉,“可是有哪里不妥?”

沈迟也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离她又近了几分,拉着她的手,温热的气息在她脸侧氤氲开来,声音却是柔和的。

“这远处是座山,山上有条蜿蜒的小路,山下有个花轿,轿中有个要出嫁的姑娘,等着她的夫婿来背她。背着她踏上那条蜿蜒小道,一步步向前走,走到满月落下去,初阳升上来,然后身上、心里溢满铺天盖地的光。嫁衣便也能烫出灼灼天涯。”

上一篇:夫人,嫁我!下一篇:农家小娇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