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传+番外(177)

刚轻松片刻,又看到一封,这一次他没有详略一扫,而是逐字逐句阅过。看罢面色已有些沉重。

江怀璧没抬头,但能感觉景明帝那里的声音有一瞬间静止了,便知晓定是又有什么事了。

原本应该是父亲站在这里的,如今却只剩了她。有些事情到底是离自己太远,她本就不如父亲经验丰富,有些地方是看不到全局的。

“礼部右侍郎提了立储一事,你先看看罢。”

第149章 议储

江怀璧眉头微动, 立储?周皇后被废也已经三年了, 三年中并未立新后, 而储君之位素来是由嫡长子继承, 自然也有立贤一说。

董应贤奏疏中只提到太子早立可稳固国本, 并未说立谁合适。

然而现在众人都已明确, 大皇子今年十岁, 天资聪颖,连景明帝也经常夸赞;二皇子不满八岁, 而因诞生便先天不足,后面虽然肯努力然而毕竟吃力;三皇子早夭, 后面这几年虽新增了四、五、六三位皇子,但其中一个正咿呀学语, 一个蹒跚学步,还有一个尚在襁褓。

看来是要试探景明帝究竟对原周皇后的态度了。不得不说, 董应贤的胆子还真是大,这个事连父亲都未敢提起过。

不过这件事终究还是要有人提出来的,不是他也会是别人。而由礼部侍郎提出来,与父亲也无异了。

半晌她才开口:“陛下,不知父亲对此可有看法?”

景明帝轻笑一声:“内阁未有票拟, 朕现在问你。”

全等着看她意见呢。

“内阁都不敢下定论的事情,微臣更不敢妄言了。”

她可没忘, 祖父便是因先帝立储一事现在退到沅州的。当年祖父的境况可没有她与父亲如今的难,父子俩要想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这风险可太大了。

“你现在顾虑可真大,当时在重华苑可没顾及这么多。”景明帝语气平淡, 听不出喜怒。

江怀璧无奈,自然不敢再接他的话,若要翻旧账,吃亏的还是她。

景明帝顿了顿又道:“朕喜欢你以前的胆量,以后也是。既然进了翰林院,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别让朕失望。”还是不逼她了,这事说出去他无所谓,只若传到别人口中,那说法可就多了。

“是。”

告退之前景明帝又宣了江耀庭,怕还是为了这件事。江怀璧心中沉沉,不免有些担忧。

还未出宫又见到沈迟。她也就奇了怪了,主事的工作不少,怎么看沈迟整日也总是清闲的样子,难不成父亲还暗中压制他了?

然而沈迟身边还站着十岁的皇长子秦纾,现在倒不似三年前活泼,俊朗清秀,满身的书卷气。只听闻他如今在宫中有自己的宫殿,并未寄养在其他嫔妃名下,身旁只有乳母陪伴,倒是能独立些。

“大皇子殿下。”因着父亲与自己分开不久,她也不过多关注沈迟,只先对秦纾见了礼。

秦纾很和气:“编修大人。”

看着江怀璧略为诧异的眼神,身后的沈迟笑道:“我与他说的。怀璧,你要出宫么?我与你同去。大皇子要去翰林院看看,正好一道顺路。”

江怀璧默然片刻问:“你整天都闲着?”

沈迟凑过来低声道:“你父亲是不是总看我不顺眼?同样是新人,对别人都温和,偏对我冷着个脸,就如同你以前对我那样。不过在事情上倒不含糊,分配也都妥当……你当我是谁?那些东西都小菜一碟,早完成自然早轻松。”

“父亲向来谨慎,你仔细些,必不会找你麻烦。”

沈迟撇撇嘴,“你父亲自然不会找我麻烦,整日找我麻烦的是礼部右侍郎,简直比你爹还凶。”

听闻他说董应贤,江怀璧目光不由得在秦纾身上停了片刻。这立储一事忽然被提出来,怕是短时间内不会被搁下。

“……哎,你说我差一点就进一甲了,表哥都不给我宽松一些,我也不至于与你现在离那么远。”

沈迟素来口无遮拦,至现在还是如此,江怀璧忍不住蹙了蹙眉,刚要开口又听他问:“你有没有发现昨日方修撰告假没来?”

江怀璧眼皮不由得跳了跳,有种不好的感觉。他这么说,自然是知道内情了。

“你……”罢了,还是不问了,问了他说出来更落人口实。

还未进院,又有人匆匆来寻沈迟,只道是礼部有些事情,他略感疑惑,蹙了蹙眉只能先转身离开。

秦纾便就交给了江怀璧。其实她也不大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便问秦纾:“殿下身边没带人来?”

看样子身边连个小太监都没有,即便他已经十岁,这若独自一人回宫,真的出了什么事,责任现在可就在她身上了。

秦纾眼眸明亮,说话却是沉稳:“方才沈表叔说,劳烦江编修送我回宫。”

江怀璧不由得皱了皱眉,沈迟是故意的?他究竟要目的是什么?秦纾居处自然是在后宫,她入后宫却是不合适的。

她刚要开口,却见姚长训恰好从院中出来,看到她回来便喊道:“琢玉,方才钱学士找你呢,又听闻你被宣召,刚唤了方修撰去。”

江怀璧应了一声,观他看秦纾的目光有些疑惑,便介绍道:“谨时,这是大皇子殿下,说要来翰林院看看。”

姚长训这才明了,忙行了礼,又道:“左右我们现在也无事,便无需劳烦他人了,琢玉觉得如何?”

江怀璧颔首,便与他引着秦纾进去。翰林院中自是书卷多,一进去便能感觉到秦纾面上的喜意。

过了登瀛门内堂,一旁的姚长训出声介绍:“堂西为讲读厅,东为编检厅,左廊围门内便是状元厅,右……”

秦纾不爱听这些,皱了皱眉挥手不让他再说,转了头直接问江怀璧:“沈表叔曾与我说过,你以后是能来教我念书的,怎的如今也过了两三年,我的夫子还未换?”

姚长训面色僵了僵,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觉有些尴尬,也转头看向江怀璧。

江怀璧没答他的话,只道:“且等谨时的话讲完下官再说。”

秦纾愣了愣,听她已改了称呼,去看她的面色也看不出来,但能感觉到她似乎有些生气。细细思忖也只是自己不对,转身对姚长训道了歉。姚长训自然不敢受他的致歉,只觉有些无措,但心中还是有些感激江怀璧为他解了围。

他自然是没有打算往下说了,很明显大皇子不爱听,也就适时随意几句了事。

直至从后堂东西屋藏书库出来,江怀璧才道:“殿下方才问下官的问题,如今可以答了。”

秦纾顿时来了精神,期待地看着她。

“翰林院的确有皇子侍讲一职,然而下官现在还没有资格。无论谁教都是一样的,望殿下不负圣心,亦不负自己。”

未及秦纾泄气,又听江怀璧道:“下官会遣人送殿下回去。”

秦纾便急急道:“沈表叔让我告诉你,你要不要见淑妃娘娘。”

江怀璧微怔,眸中已闪过一丝不可捉摸的光。

一旁的姚长训低声道:“琢玉,这无旨入宫闱可是死罪。”

江怀璧轻一笑,当秦纾未曾说过那句话,只道:“我只送大皇子回宫,马上若方修撰找我有什么事,谨时可要替我告知一声。大皇子这边也走不开呢。”

姚长训还要再阻拦,却看到江怀璧已然与秦纾离开,便只轻叹一声,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有一股什么特别的感觉在堵着。

出了翰林院,江怀璧将秦纾送到宫门口却并未进去,看着他诧异的眼神心中便有些冷意。

“江……”

“大皇子殿下,无论您是处于什么目的要诱我入宫,下官都要告诉您一声。殿下前途不可限量,万不能毁在自己手里。若背后有人,也请殿下细细思量一番,那人究竟是要帮您,还是要害您?”

说罢躬身一礼便将他丢在那里,自行离去。

秦纾面色瞬间已非方才淳朴,满身的书卷气荡然无存,只余计策未能得逞的不甘和气愤。

江怀璧转身回了翰林院,一进门果然听方文知已在喊她,而一旁的姚长训温顺地立在一旁,俨然一副无辜模样。

她应了一声,看到两人面上皆是惊诧,心中不由得冷笑,果然姚长训是方文知的人。之前查的资料说姚郎中的嫡子姚长训为人实在,如今一看果然实在,实实在在贴上了方文知。

下午的事情并不多,而今日钱学士难得发了善心,提前让众人下值。因着明日休沐,今天众人心情都不错。

上一篇:夫人,嫁我!下一篇:农家小娇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