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837)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既然他想要见我一面,那就让他来吧。”

事实上陈泰等人最为担心的并不是司马昭和文俶见面这件事,而是文俶所提出的要求,为此陈泰再度向司马昭确认:

“那他提出要求佩剑的事……”

司马昭的眼神显得格外深邃而又坚定:

“照准……”

不久,杜预便带着文俶离开了寿春外围的魏军大营,公开来到了司马昭所在的丘头幕府。

当然,在司马昭的授意之下,文俶也可以佩戴着自己的利剑进入司马昭的营帐。

一进入帐内,文俶便能够感受得到整个空间之内都对充斥着对他的敌视和排斥,站在两旁的贾充、钟会以及陈泰等人看他的目光都不那么友善。

其实细想之后也不难理解,因为在场的人除了贾充之外都和司马师生前关系密切,他们很难择去司马师的情感来面对他,说句难听的,就算是陈泰当场砍下文俶的头颅也再正常不过了,只不过陈泰是个明白事理和顾全大局的人,他对自己的情绪抱有着很好的控制。

走进帐内之后,钟会上前指着文俶怒斥道:

“大胆!见到大将军居然还不下跪?”

文俶连看都不看钟会一眼,目光直视着正前方的司马昭,似乎根本没有听到钟会的话一样,这让钟会更加恼羞成怒。

而这时司马昭却冲着钟会等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走出帐外,留文俶和司马昭单独相处。

本来让文俶佩剑进帐对于司马昭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了,如今他居然还摒退左右,只留自己一人,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陈泰上前劝司马昭再好好想一想:

“大将军……”

可是司马昭的态度很坚决,他缓缓抬起手示意陈泰不必多言,而陈泰心想司马昭既然做出这样的选择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他尽管还是不放心,但也只能尊重司马昭的想法,带头退出了帐外。

见身为司马昭长辈且备受尊敬的陈泰都不再说什么了,贾充和钟会自然不会不识趣到再说多余的废话,于是只好跟着陈泰的脚步走出了帐外。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了之后,司马昭才面露微笑的问文俶说道:

“现在,可以开始进行我们的对话了吗?”

文俶觉得眼前的这个人,眼神简直和当年的司马师一模一样,之所以要加上简直两个字,是因为文俶总感觉这两个人的眼神还是有些区别的,只是这种区别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而依靠文俶那天生无与伦比的警戒性,他也确实没有感觉到周边有埋伏的迹象,可见司马昭是真的单独一人和他相处,这更令文俶大惑不解:

“依我对你的了解,你根本就没有你兄长那般与我几乎不相伯仲的武艺,是我这些年孤陋寡闻了,还是说,你是真的认为我不敢杀你?”

司马昭淡然一笑:

“世人都知道我司马昭对武艺这玩意儿是一窍不通的,我也做不到我大哥那样的文武双全,之所以我选择与你单独见面,并不是因为我认定了你不敢杀我,而是认定了你不会杀我。”

从不敢到不会,这两者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其中所蕴藏的含义却是截然不同的。

看着眼前的司马昭,文俶实在是猜不透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为什么你这么有自信呢?别忘了当初亲手逼死你大哥的人可是我,你难道一点也不恨我吗?你应该恨不得将我挫骨扬灰才对吧?”

面对文俶一连串的疑问,司马昭显得很淡然:

“不错,按照常理来说我的确是应该恨你入骨,而我也不会否认这一点,直到见你之前,我都想要将你碎尸万段以祭我大哥在天之灵。”

文俶又问:

“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要选择接纳我这样一个十恶不赦之人?”

这个问题令司马昭低下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不过他很快就抬起头看向了文俶:

“因为我相信我大哥的眼光,也相信我自己的判断……”

司马昭的这短短一句话给了文俶极大的震撼,他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种令人无法不真心拜服的威严是他从桓范和神农他们那里所感觉不到的。

就连文俶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一步一步走向了司马昭的面前,缓缓抽出了腰间的佩剑,当他们两个人只有一张席案的距离之时,文俶将手中的佩剑一横,双手举向了司马昭:

“文俶……承蒙大将军不弃,愿意真心归降……”

俯视着文俶手中那柄泛着寒光的长剑一番之后,司马昭缓缓站起身,将文俶的手推了回去:

“收起你的剑吧,以后你本人连同这柄剑都将成为我司马昭开辟新世代的刀锋,我和你的恩怨从此一笔勾销。”

就这样,司马昭凭借着自己无与伦比的领袖魅力征服了文俶。

之后司马昭奏请身处项县行宫的曹髦,封文俶和文虎为先锋将军,赐关内侯爵。

看到司马昭的这封奏疏之后,曹髦在对司马昭的手腕感到惊诧之余,同时也预感到了这场战事最终的走向了:

“诸葛诞杀了文钦,必定会与城中的吴国援兵发生嫌隙,而文俶和文虎又投靠了司马昭,这会加剧城中士气的溃散,我想过不了多久诸葛诞就会彻底完蛋了……”

曹髦有气无力的坐在了塌上:

“连当初逼死他兄长的仇敌都敢接纳,司马昭,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呐……”

(八):赴城墙

公元258年(魏甘露三年)二月,文钦为诸葛诞所诛,其子文俶和文虎投降司马昭。

司马昭命令他们二人率领先锋人马在陈骞的指挥之下,与王基一同加紧对寿春的紧逼。

不仅如此,这一次司马昭已经下定了要和诸葛诞做最后一战的准备。

在文俶和文虎出发之前,司马昭对陈泰等人说道:

“是时候了,我也应该去寿春城下见诸葛诞最后一面了。”

对此陈泰等人都表示赞同,因为眼下的局势对于诸葛诞来说已经极为不利,外围的魏军也早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攻城准备,只待司马昭一声令下,而司马昭亲临前线也是对军心士气的极大鼓舞。

就这样,文俶和文虎率领这两千先锋军开道,司马昭率领五千人马紧随其后,中军幕府从丘头转移至寿春外围的西北角。

根据司马昭的指示,文俶、文虎自进抵西北,蒋班、焦彝进抵东南,全怿进抵同为吴将的唐咨所把守的正南,三方同时向城内喊话,对城内所有的守军进行劝降。

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和城墙非常近,所以站在城楼上的守军们一眼就认出了曾经的战友,他们看到投降了司马昭之后不仅没有受到任何的惩处,反而还个个加官进爵,就连司马昭的死敌文俶在投降之后,也被封了关内侯,他们的军心士气开始进一步溃散。

而诸葛诞得知之后愤怒异常,他命令城楼上的弓箭手对准了背叛他的降将们,如果能够射死他们固然最好,即使不能也能让他们后退,不再继续干扰城中守军的士气。

虽然诸葛诞这么做了,但是他心里很清楚城中的粮草供应已经到达接济不上的程度,而唯一能够夺得生路的两种方式:援兵和突围都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也很明白自己这么做能够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

见城楼上的守军对着文俶等人放箭,司马昭听后淡淡笑了笑:

“诸葛公休这是打算负隅顽抗到底了……”

说罢他站起身伸展双臂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这种当着众人之面所做出的随性动作,与司马昭大将军的身份颇有些格格不入,不过他却丝毫不在意,而是对着身旁的贾充和钟会说道:

“走吧,我们也去城下凑凑热闹。”

一听到司马昭要亲自去城楼下,贾充和钟会都有些惶恐,贾充急忙对司马昭说道:

“大将军,诸葛诞刚刚命令城楼上的弓箭手乱箭射退了文俶兄弟,您亲自去的话实在是太过危险了。”

对此钟会也持相同的意见:

“不错,万一您要是有个闪失的话……”

可司马昭却丝毫不在意这些:

“是吗?我倒认为那些弓箭手是不会对我司马昭放箭的,不信的话我们要不要打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