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贾充和钟会陪同着司马昭一同来到了城墙之下。
刚刚来到城楼之下的司马昭,便突然间冲着城楼上方大声呼喊着:
“我是魏国大将军司马昭!今天特地来看看城楼上的兄弟们!”
他的这个举动让贾充和钟会瞬间吓到冷汗直流,贾充急忙冲着身后喊盾牌手来护卫司马昭的安全:
“盾牌手!”
城楼上的守军们听到司马昭亲自来到了城楼之下,纷纷探出头来向下观望,而司马昭挥手退去了所有的盾牌手,再度冲着城楼上喊道:
“你们奋战至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勇敢和意志,我司马昭非常钦佩你们,但是你们差不多该放下武器了,想必你们应该很饿很累了吧?让我们结束这场战事吧,我为你们准备了热乎乎的烤饼和肉汤,就等着你们来吃呐!”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诸葛诞的耳中,诸葛诞一听到司马昭亲自来了,第一反应是不信,他也快步来到了城楼之上俯视着城楼下方的司马昭,一看果然是他,顿感吃惊万分。
而司马昭也看到了诸葛诞,他冲着诸葛诞说道:
“公休兄!别来无恙啊!我们上次见面的时候还是在东兴吧?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做弟弟的我也是时刻惦记着你呐!”
没想到司马昭会用这种老友叙旧的方式来和自己说话,诸葛诞感到极其的不适应,他从以前开始就真心拜服于司马懿和司马师的成熟稳重,可是他在司马昭的身上却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他和司马昭之计始终心存嫌隙。以前因为他们之间极少见面,而且那时的诸葛诞尚无反抗之意,所以即使对内心对司马昭不服不满,诸葛诞仍旧保持着表面上的尊重。
如今两人早已公开撕破脸,诸葛诞哪里还会给司马昭颜面:
“司马昭!你无须如此惺惺作态,如今我们已经处于你死我活的对立状态,你用如此卑鄙的离间计招降纳叛,分化我的实力,如今还想来动摇我的军心,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说罢,他对着身旁的弓箭手高声下令:
“给我把他乱箭射死!”
然而诸葛诞下达了这个命令之后,所有的弓箭手却是面面相觑,显得十分犹豫,没有一个人拿起手中的弓箭瞄准城下近在咫尺的司马昭。
弓箭手们的反应让诸葛诞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惊恐,他拔出了剑指着他们骂道:
“我说的话你们没有听到吗?你们好大的胆子!居然敢不执行我的将令!”
看到士兵们这样的反应,司马昭又再度说道:
“公休!现在你应该可以看清楚局势了吧?我在这里向你承诺,只要你打开城门放弃抵抗,我不会杀你城中的一兵一卒。”
司马昭虽然承诺会善待城中的降卒和百姓,但是诸葛诞却从他的话语之中捕捉到了另一丝含义,那就是司马昭所做出的承诺之中,并不包含自己的安全。
想到这里,诸葛诞恼怒之余一把抢过了身旁弓箭手的弓箭,以极快的速度瞄准城门楼下的司马昭,羽箭以极快的速度飞向了司马昭的胸前,结果司马昭当即中箭倒地。
射中了司马昭的诸葛诞自己也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不过看着贾充和钟会如此神色慌张的架起司马昭就往回跑的样子,他相信司马昭应该是伤的不轻。
这对于诸葛诞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只要司马昭重伤或者死亡,那么对整个魏军的士气必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而诸葛诞也可以趁此机会得以喘息,以至于组织兵力突围。
被抬到中军幕府之后,钟会和贾充都神情紧张的询问想要察看司马昭的伤势,同时也紧急呼唤军医前来。
可这时司马昭却突然出声叫住了他们:
“不必了……”
只见司马昭伸手握住了羽箭的箭柄,然后用力将其拔出。
他的这个举动让钟会和贾充更加惊愕,不过更令他们难以置信的是,司马昭所拔出的箭头之上,居然没有半点血迹。
随后司马昭也看了看羽箭的箭头,冷笑了一声:
“射得还真准,他真是想要取我的性命啊……”
还未等贾充和钟会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司马昭就将这支羽箭丢在了地上,随后又将手伸进了衣襟之内,从左胸部分掏出了一块铜镜,结果铜镜上被羽箭遭进了一个凹槽,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昭中箭却毫发无损的原因所在了。
而此时贾充已经明白了司马昭的意图:
“大将军故意刺激诸葛诞向您放冷箭,目的是为了让他以为您身受重伤,好令他放松警惕,认为我们短时间内不会攻城。”
司马昭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但他大错特错了,明日就是他诸葛诞的死期……”
(九):料后事
翌日凌晨,司马昭正式对围困所有魏军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一时间原本寂静的寿春城忽然像是火山爆发一样的沸腾了,四面八方突然亮出来的云梯、霹雳车以及箭楼,包括那喊声震天动地的士卒,气势汹汹的朝着寿春城如潮水般涌了过来。
而相比之下,这段时间内饱受精神和饥渴摧残的城内守军,因为司马昭昨天的中箭自然而然的放松了警惕。司马昭也十分精准的挑选了他们尚未醒来的时机发起进攻。
一看到魏军开始大面积攻城了,而穿着一身显眼甲胄的司马昭竟然好生生的站在城楼之下,西北角的守军士气瞬间瓦解,还未等大军全面开始登上云梯攻城,他们便拿出了早就偷偷制好的白旗高高的举了起来,随后打开城门向魏军投降。
西北角的投降造成了连锁的蝴蝶效应,很多士卒包括唐咨等吴将所守卫的南门也缴械投降,一时之间诸葛诞手中的兵马由原来的十万瞬间遁减成了两万。
没想到司马昭会用这种方式来欺骗自己,诸葛诞自恼怒司马昭狡诈之时也对自己的愚蠢感到愤恨,可事已至此他继续留在寿春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为了避免被司马昭生擒,他率领着剩余的兵马朝着魏军还没有完全控制的东门逃离。
但因为遭到陈骞和文俶的联合追击,使得诸葛诞的兵马在城中的巷战损失巨大,最终只有不到一万人冲出重围逃出了寿春东门。
不久魏军攻入了诸葛诞的中军幕府,宣告寿春被全面占领。
待到城中的零星抵抗被镇压之后,司马昭带着陈泰等人自寿春西门而入。
由于在攻城之前他曾经严令王基、陈骞等将领,所有士卒不得出现任何扰民的举动,再加上守军如潮水般相继投降,所以真正在寿春城内展开的战斗范围并不大。
当司马昭来到先前诸葛诞坐镇指挥的中军幕府之时,这里早已经是狼藉一片。
他坐在了先前诸葛诞所坐的位置之上,开始自言自语起来:
“真不知道他这段时间每天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难道就一定非要走上王凌和毌丘俭的老路吗?”
这时贾充上前拱手向司马昭道喜说:
“当年令尊以及令兄都曾经南下此城平定叛乱,而大将军也立下了和他们同等的功勋,可见您已经证明了自己不输父兄的实力。”
陈泰对于贾充这种溜须拍马的说辞颇为反感,而司马昭显然也没有将其听进去,而是叹了口气:
“吴蜀未灭而内乱不止,实非百姓苍生之福,我希望淮南的叛乱自我而止,以后再也不要有了……”
同时,司马昭也对诸葛诞的去向很在意:
“对了,我听说诸葛诞已经逃出城去了?”
对此陈泰答道:
“陈骞回报说他从东门逃出,现在正在派兵追赶,士季他也领了一支兵马去了。”
司马昭非常明白钟会的意图,他淡淡笑道:
“他是想要争夺生擒诸葛诞的头功,不过我想这个功劳他应该是拿不走的……”
率军极为狼狈的冲出了寿春重围之后,已经在魏国无立足之地的诸葛诞没有了选择的权力,他只能从西曲阳绕道南下投奔吴国,毕竟他的儿子诸葛靓也在那里。
可是当他刚刚到达西曲阳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胡奋亲自率领的兵马阻拦在那里,而后方陈骞和钟会的追兵也紧追不舍。
胡奋并没有首先拔剑,而是冲着诸葛诞喊话:
“公休!到此为止吧,放下你手中的兵器和我一起去见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