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司马懿已经对王昶生疑,并且派出陈泰前去试探的消息后,曹爽乐得是合不拢嘴,他连声称赞邓飏的神机妙算:
“先生真是把司马懿的心思给猜透了,如今王昶还没有就投靠于谁表明态度,只是因为王凌的立场动摇而犹豫,此时正需要司马懿他自己来帮我们一把!”
邓飏笑道:
“的确,若是司马懿不派人去监视试探的话,我还没有这个把握能够让王昶投靠我们,如今司马懿果真中计,那我们便可趁势将王昶和王凌一并收入囊中了……”
不久,从濮阳军营回住处的王昶,在半途遭到了一群黑衣人的刺杀,所幸的是王昶武艺高强,且护卫及时赶到,最终虽然身负重伤但却没有伤及性命。
而在那之后没两天,陈泰便赶到了王昶的住处,得知了王昶遇袭府上的他当即前往病榻前探望,不过却遭到了王昶的冷脸:
“怎么?太尉大人派将军您来,是看看我王昶有没有死于非命的吗?”
一脸茫然的陈泰起初并没有听懂王昶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舒何出此言?我听闻你遇袭所以特来探望的……”
捂着胸口伤患的王昶脸色苍白,他咳嗽了两声之后对陈泰冷笑道:
“那还真是巧啊,我刚刚遇到袭击你就赶到了,是不是想要看我死没死,如果没死的话你再补一刀呢?”
说罢王昶面露哀伤的叹了口气:
“我早就知道令狐愚是曹爽派来游说我的,我从没有想过要背叛太尉大人,哪怕就算是彦云兄长投靠了曹爽,我也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可是没想到就算我再忠心也始终没有办法赢得太尉大人的绝对信任,甚至还险些招致杀身之祸……”
陈泰认为王昶的话完全是不可理喻:
“你是不是昏头了?太尉大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杀你,你遭遇行刺一事当中必然另有隐情,怎么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之下,就将罪名推到太尉大人的头上呢!”
可王昶此时心中似乎已经完全笃定了司马懿是幕后主使这一事实了,他也无意再和陈泰争论这件事,而是撇过脸去抬起手挥了挥:
“好了好了,我现在重伤在身需要修养,你也看到我这幅样子了,该怎么回去向太尉大人复命是你的自由,另外请替我转告他,我王昶之所以能够今日全都仰赖于太尉大人的提携之恩,就算是他想要取我的性命,我也毫无怨言……”
这个时候,一个端着汤药的少年来到了王昶的病榻前,他先是对陈泰行礼,然后又将托盘中汤药端到了王昶的面前,非常有耐心的对王昶说:
“父亲,该喝药了……”
在陈泰眼中看来,站在面前的这个少年一脸的英气,于是便问少年说:
“你是文舒的儿子吗?”
少年答道:
“在下正是父亲的长子王浑,见过大人……”
而王昶似乎也对陈泰继续留在这里感到不耐烦,他挥了挥手将床榻边的侍女招到了自己的面前,头也不抬的对陈泰说:
“请恕我现在有伤在身,此刻又要吃药,就不远送颍阴候您了……”
很快,陈泰和王昶的对话就被潜伏在王昶身边的细作给汇报到了令狐愚处,他也一字不差的用书信的方式分别传达到了邓飏和桓范的身边。
看到了令狐愚的亲笔信信封上印有特殊的暗号,邓飏便在曹爽、何晏以及丁谥的面前拆开了信封,在观看了之后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即对曹爽说道:
“一切正如在下所预料的那样,派去行刺王昶的计划故意失败,随后知道令狐愚是我们这边的人的王昶,自然会将怀疑对象首先锁定在司马懿的身上,而陈泰的到达也完全符合我们先前测算的时间,这样一来就算是司马懿跳进黄河也无法洗清嫌疑了……”
得知这样的结果后曹爽非常满意,他一边在内心盘算一边说道:
“之后我们再把王昶遭到司马懿行刺一事捅到王凌耳中,先前因襄平屠城一事对司马懿心有怨怼的他,在得知自己的同姓兄弟居然仅仅因为与我的心腹见面,就遭到了司马懿的无情杀戮,一定会对司马懿彻底心灰意冷的,到时候可就真如邓飏先生先前所预料的那样了,王昶和王凌可就全都被我们不费吹飞之力的收入囊中了……”
在被曹爽大加赞赏的同时,邓飏心里却在和另外一个人处于神交之中:
与其说一切都在我的测算之中,不如说我只是按照你所设计的去做。
你说是不是?元则先生……
中:曹爽探病招纳王浑,驸马争功自讨无趣
王昶遭遇行刺进而险些丧命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寿春。
一直以来都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的王凌,并没有因为曹爽源源不断给自己送来的厚礼而感到动心,也没有自己被擢升而感到喜悦。相反的他每日都沉浸在纠结和痛苦之中,看着司马懿给自己所写的最后一封来信,他没有再给司马懿写过任何一封信。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人,是不是信错了人……
这种感觉在他听到了王昶受到行刺的消息后变得更加强烈,事情的前因后果很快被他调查清楚:
自己的外甥令狐愚受自己所托在前往洛阳的途中,特意去濮阳拜访王昶,令狐愚是曹爽心腹并不是什么秘密,而联想到此时曹爽和司马懿基本是处于对峙状态的王凌,自然而然也会将王昶遇刺一事和司马懿牵扯在一起。
手握着司马懿写给自己最后一封信的王凌,忍不住在心中遥问司马懿:
仲达,难道你现在为了权势和一己私利,已经可以冷血无情到这种地步了吗?
按照邓飏提前所布设好的套路,觉察到时机成熟的曹爽亲自动身前往濮阳探望王昶。
当时的王昶依旧伤重躺在床榻之上不能起身,当他听闻曹爽亲自来探望自己之后,立刻想要勉强自己坐起身向曹爽行礼,可是却被曹爽轻轻按了下去:
“王大人有伤在身,这种俗套之礼能免则免,本候是听闻王大人你近日不幸遭遇歹人行刺,心中倍感牵挂所以才专程前来探望的。”
对于曹爽如此重视自己,王昶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
“哎……下官能够有今日之祸,完全都是自讨苦吃而已……”
曹爽听后知道他是在说自己行刺一事恐怕是司马懿幕后主使,可曹爽不能轻易将这层纸捅破,于是便假装真诚的安慰他说:
“将军身兼一州刺史之重担,可千万要保重身体,我大魏的江山社稷可离不开你啊……”
王昶听后倍感动容的说道:“先前只听闻大将军贪功冒进、心胸狭隘,今日一见完全是有心之人为了诋毁您而歪曲事实……”
说着王昶的长子王浑像往常一样端着汤药前来为父亲喂食,他见大将军曹爽在场,便先行向曹爽行礼:
“见过大将军……”
曹爽见眼前的这个少年生得一表人才,便问王昶说:
“王大人,这位是……”
王昶介绍道:
“回禀大将军,此乃是犬子王浑,今年方至十七岁……”
“哦……”
在听王昶介绍王浑的同时,曹爽也在心中酝酿着给王昶一个人情的方法,于是他又问道:
“不知令郎现在任何职位?”
“回禀大将军,犬子目前乃是布衣,还未入仕……”
曹爽听后当即露出满意的笑容对王昶父子说: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王大人您有如此大才想必令郎也差不到哪儿去,甚至是青出于蓝,我麾下正好缺像他这样的青年才俊,如果王大人您放心的话,就让他跟着我身边做掾属吧,我必然会重用他的……”
见曹爽有意要提携王浑,王昶当即感激涕零的对曹爽说:
“承蒙大将军不弃,我儿若是能够有幸跟随您的身边,哪怕是牵马执蹬也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分。”
说着他还赶紧示意王浑向曹爽谢恩道:
“玄冲,还不快快向大将军磕头谢恩……”
王浑听后马上跪在地上向曹爽行礼:
“多谢大将军提携之恩,玄冲日后必定会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看到年纪轻轻的王浑竟然如此识时务,曹爽对自己此行的目的还是非常满意的,在他看来他之所以将年纪轻轻的王浑留在自己身边任用,不仅仅是因为想要卖王昶一个人情,更重要的是必要之时可以将王浑作为人质要挟王昶,从而确保王昶对自己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