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曹爽正大光明的携带王浑回到了洛阳城,为了尽可能将这件事扩大化,他还在邓飏的建议之下到处散播王浑是如何如何有才,而自己又是如何如何慧眼识珠,这无异于是在向司马懿宣布,王昶已经完全倒向了曹爽……
为了在司马懿面前耀武扬威,曹爽在散朝之后还煞有介事的将王浑带到司马懿和司马师跟前,对他们说:
“太尉大人、中护军大人,本侯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本侯从濮阳带回来的青年才俊,他叫王浑,是兖州刺史王昶的长子,现在是本侯的掾属。”
司马懿很清楚曹爽是故意要气自己,不过他对此表现的很沉着、很冷静,依旧面色如常的拱手对曹爽这个晚辈说:
“那真是恭喜大将军又为朝廷多纳了一位贤才了……”
这时王浑拱手对司马懿行礼道:
“家父因身体抱恙不能亲自来向太尉大人请安,不过他老人家特地托晚辈来给太尉大人致谢,并让晚辈转达他的一句话:一直以来承蒙您的照顾和提携了……”
也许是出于王昶受到行刺的影响,王浑在看到司马懿后虽然按照礼仪向他与司马师行礼,不过却再也没有多说一句话,态度也显得非常冷淡,而这些都被曹爽看在眼里。
闲聊之余司马懿将目光移到了这个头次见面的王浑身上,问及他父亲王昶的事情:
“听闻令尊最近遭遇行刺,不知最近身体恢复的如何?”
对此王浑用略有埋怨甚至是憎恨的语气回答司马懿道:
“前些日子颍阴候已经特意去府中探望了,恐怕家父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太尉大人应当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又何必再多此一举问晚辈呢?”
眼看王浑已经将对司马懿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心中因离间得逞而偷着乐的曹爽假意面色不悦的斥责王浑说道:
“玄冲,怎么和太尉大人说话的?一点礼数也没有……”
王浑见曹爽出言呵斥自己,立刻对自己的态度加以收敛:
“是,属下失言了……”
司马懿和司马师也自然能够清清楚楚感受到王浑对他们的敌意,而他们也无意在已经和王昶父子产生误会和隔阂的前提之下,再度加深不必要的裂痕甚至是仇恨,所以无论是司马懿或是司马师都采取了隐忍克制的处理方式,默默的选择离开了。
(二)
等司马懿父子离开后,一直站在暗处观察他们一言一行的邓飏和桓范从角落走了出来。
邓飏一边目送已经远去的司马懿父子的背影,一边笑着对桓范说:
“有的时候我还真是不得不佩服你,居然会想出这样的损招来离间王昶和司马懿,其实现在恐怕无论是王凌或是王昶,都不会站在司马懿那一边,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投靠曹爽,对我们来说也无关紧要了……”
同样双眼凝视着司马懿背影的桓范,表情却并不像邓飏那般喜形于色:
“好处可不止是这样,王凌是司马懿的故交,而王昶又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这两个人已经投靠了曹爽,对朝中那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们必定会有所触动,接下来只要等到最关键的一个点被突破的话,那么离司马懿彻底失势之期可就为时不远了……”
王浑作为曹爽的掾属入住邵陵候府,得到了曹爽超高规格的待遇,而无论是曹爽、何晏,或者是丁谥和邓飏,他们都对计划能够如期实现而弹冠相庆。
反观另一侧的舞阳候府却是鸦雀无声,大家沉默了许久之后,诸葛诞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大声斥责王昶父子:
“他们果然还是背弃了太尉投奔了曹爽,真如我先前所言,王昶的确是个忘恩负义、见风使舵的小人!如今王昶的态度发生转变,势必会和寿春的王凌相互交映,更加会坚定王凌弃明投暗的决心!”
对此先前力主王昶不会背叛的傅嘏却认为将现在的局面全都归咎于王昶的品性问题,实在是有失偏颇,他开解诸葛诞说:
“令狐愚和王昶的会面打从一开始或许就是一个阴谋,曹爽故意让我们发现这件事,从而引发我们对王昶的猜忌,随后再算准陈泰去濮阳探听虚实的时间,派人伪装成太尉的手下前去刺杀王昶未遂,如此一来就算是王昶怀疑到太尉的头上也是人之常情。”
司马师也当着众人的面为自己曾怀疑过王昶,并且建议派陈泰去试探王昶,导致发生了这种不可挽回之局面的误判向司马懿道歉:
“父亲,都是孩儿判断失误,否则恐怕……”
始终紧闭双眼的司马懿摇了摇头:
“派陈泰去试探王昶是为父做的决定,对此所造成的后果自然也应该由为父自行承担……”
在司马懿看来,曹爽肯定还会有后招,而说不定这个后招才是对自己最致命、最关键的……
坐视邓飏连续献出计谋帮助曹爽招揽王凌、王昶的何晏,心中那是很不服气的,他认为自己比邓飏先投效曹爽,况且他自认为自己立下的功劳也不比邓飏逊色,而如今曹爽明显开始重用邓飏和丁谥,渐渐冷落了自己,这让他逐渐感觉到了危机感,何晏心想再这样下去的话,就算是曹爽最终成功铲除了司马懿独揽朝政大权,那么等到论功行赏之时,他一定会排在丁谥和邓飏之后,这是心高气傲的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为了再度引起曹爽的重视,何晏心想一定要做点什么来引起曹爽的注意力,仔细分析之后他觉得拉拢一个人可以帮助自己达到这一目的,而且何晏认为拉拢这个人投向曹爽这一边是完全没有任何难度的,因为这个人本就是曹氏宗族的一员,况且在朝中又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要他站在曹爽这一边,那作用是与成功拉拢王凌、王昶完全相同的……
打定主意之后,何晏便向曹爽建议说:
“大将军虽然近日拉拢了王凌、王昶这样的外臣,可是就在下来看若想要在朝政中枢站稳脚跟的话,有一个人是您一定要招揽的。”
许久没有听到何晏有什么积极进言的曹爽,乍一听他的话觉得很新鲜,于是便问道:
“哦?不知驸马所指的是何人呢?”
何晏露出了神秘的笑容对曹爽说:
“这个人就是昌陵乡候夏侯玄……”
对于曹爽来说夏侯玄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是有些老生常谈,因为打从自己刚刚继承曹真爵位开始,他便为了分裂司马家和夏侯家的联姻而绞尽脑汁,甚至是不惜害死自己的表妹夏侯徽,以及利用羊徽瑜造成夏侯玄和司马师之间关系的破裂,从而让以夏侯玄为首的夏侯家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对付司马懿。
可是自从夏侯徽去世、羊徽瑜下嫁司马师之后,夏侯玄就好像是人间蒸发的一般,整日窝在家中闭门著书,曹爽曾经几次亲自登门拜访都被其拒之门外,连夏侯玄面儿都没有见着的曹爽,更不要提让他为自己效力了。
不过好在自那之后夏侯玄也基本断绝了和司马家的任何往来,这无形之中也算是帮助曹爽达成了自己初衷,故而时间一长他也就对拉拢夏侯玄之事渐渐淡忘了……
如今何晏再度将拉拢夏侯玄成为自己助力的想法提出来之后,曹爽的反应并不如何晏事先期待的那么大,相反的曹爽对这件事的把握性表示怀疑:
“我那个表弟是个只知道死读书、脑子不开窍且没有任何野心的书呆子,就连他的妹妹不明不白的死了、妻子被人抢走了都能够这么平静,我亲自去登门拜访都吃了他的闭门羹,难道驸马你有这个把握说服他改变初衷吗?”
事实上何晏自然心中并无任何有把握的依据,不过既然自己将这个计划提了出来,他认为再怎么样也应该试一下,如若不然他就没有和邓飏、丁谥争功的方法了:
“或可一试,只要能帮助大将军您积蓄实力,哪怕是只有一丝希望我也会尽力而为的。”
曹爽听着何晏的话都快要打呵欠了,在何晏说完之后他无精打采的对何晏说:
“难得驸马为了本侯如此尽心竭力,既然如此就有劳驸马走一趟了……”
正在府中的庭院内手捧书卷阅读的夏侯玄,听到了家老前来禀报的声音:
“启禀侯爷,金乡驸马在门外求见。”
一听到何晏前来拜访自己,夏侯玄放下了手中的竹简微微扬起眉毛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