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有什么目的?”
为了弄明白他的意图,司马昭便丝毫不绕弯子,而是选择开门见山的直接询问桓范。
“你为了你父亲、为了整个司马家承受了这么大的伤害,甚至是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在内,这种精神着实令我感到钦佩。”
桓范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他说:
“不过你想过没有,你的父亲司马懿,会不会为了你也做出同样的牺牲,只要是能够让你活下去他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于同样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及放弃今时今日的地位呢?”
这个问题若是常人来回答必然毫无犹疑,毕竟父子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骨头血脉亲情。
但是当司马昭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却陷入了短暂的犹豫和怀疑之中,因为他心中当然希望父亲能够为了保护自己付出一切,不过当他一想到自己的父亲是司马懿时,他就不敢有此肯定之心了,自然也难以回答桓范的问题。
桓范见他低着头久久不回答自己,便笑着拍了拍司马昭的肩膀:
“这个答案我也感到很好奇,就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下吧……”
说罢桓范走到了见牢门口,扭过头对司马昭说:
“跟我走吧……”
自从前往廷尉探视完司马昭后,王元姬就陷入了魂不守舍之中,不过她并没有将自己见过司马昭这件事告诉张春华,以免本就忧心司马昭安慰的她,在得知了自己儿子的现状之后更添忧思,进而影响腹中胎儿,不仅如此她还要强打精神安慰张春华。
同时作为司马师之妻和曹氏宗亲的夏侯徽,为了阻止两方争斗愈演愈烈,最终闹得无法挽回的地步,她便亲自前往邵陵府求见大表哥曹爽,希望能够说服他看在自己的面儿上对司马昭网开一面,但曹爽的态度非常坚决,甚至用警告的口气让夏侯徽不要掺和这件事。
而与此同时,司马懿也在书房之中和众人商议下一步的对策,直到家老将一封密信递给司马懿,接过密信后的司马懿感到事有蹊跷,司马师也急忙询问家老这封信的来历。
家老回答说:
“是一名年轻人送到正门口的,小人本想询问他以及寄信人的身份,但他却送完信后便转身走了,所以小人并没有来得及去问。”
“好了,你下去了。”
司马懿认为这个时候有人送来密信,肯定与司马昭有关,于是他在驱走家老后拆开了密信观看,结果发现上面所写的只有两行字:
若想司马昭存活下去,请至东中郎将府一叙……
虽然没有写落款,但司马懿却从“东中郎将府”四个字当中,看出了这封信一定是桓范所写的,他将书信递给钟毓等人观看,钟毓看后对司马懿说:
“看样子他们总算是有所行动了,恐怕这次会直接针对你,你要去吗?”
“我还有选择吗?与其坐在这里手足无措,不如去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司马懿自然很清楚曹爽和桓范对自己绝对不怀好意,尤其是至今都难以琢磨透的桓范,是个危险程度远大于曹爽,不过现在司马昭在他们的手中,除了前去赴约之外别无他法。
程武和邓艾等人对司马懿此行前去的安危并不放心,纷纷表示陪同他前去,可都被司马懿拒绝了:“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可是父亲……”
司马师觉得他的这个做法太过冒险了,若是司马懿只身一人前往东中郎将府遭到不测的话,那么整个司马家就会陷入崩溃得劲境地。
可司马懿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桓范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我已经决定了……”
就这样,司马懿依照桓范信中所写的那样,只身来到东中郎将府赴约。
而桓范似乎也知道司马懿一定要来,提前吩咐家老看到司马懿后便直接将他引到正厅内。
这时的桓范正在一个人坐在塌上自顾自的对弈,见司马懿来了便起身拱手行礼道:
“没想到大将军肯大驾光临,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
司马懿并不和桓范绕圈子,他直接问桓范:
“桓先生,你利用犬子的安危,特地大费周章的将我找来,到底想要做什么?”
见司马懿对自己的态度如此冷淡,桓范也不恼怒,反而伸手指向了坐塌中央的棋局对司马懿笑道:
“也没什么,只是我一个人对弈下棋实在是太过无聊,听闻大将军棋艺高超,当初就连今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都无法胜您,不知今日可否赐教一二呢?”
略微瞄了一眼期盼的黑白子布局后,司马懿马上就说道:
“白子的要害已经被黑子封住了,还有继续下的必要吗?”
桓范听后拍了拍手称赞说:
“真厉害,光是看了一眼就知道如今的局势了,不过白子想要暂时获得喘息之机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它后退一步让出已经占有的大部分空间,那么黑子或许会有所顾忌,放弃围困这小小的天元,而去占领更大的空间呢?”
司马懿自然明白桓范是想通过棋局来暗示,自己必须要做出很大的牺牲才能挽救司马昭一条性命,所以他就开门见山的问:
“你有这个能力让昭儿平安无事吗?”
“这个局就是我精心布置的,既然我要和你做交易,当然会留有余地。”
说罢桓范从坐塌上取出一副画像递给司马懿,司马懿看到画像上的人虽然写着司马昭的名字,但是画着的人却和司马昭的长相大相径庭。
“当初我就是让部下拿着这张画像去战俘营的,并且对战俘们说只要他们肯在指证司马昭的文书和画像上签名,就可以保证放他们回蜀国家乡,虽然他们当中却是很很多人见过司马昭,也知道这幅画是假的,不过当他们一想到可以回家,自然也就什么也不顾不上了。后来我只是让曹爽将文书和没有签字的真实画像上奏给陛下,那个时候所有人关注的都会是签字的文书。而那个当初负责拿画像去查证的人,已经被我以畏罪自杀的形式处理掉了,就算是有人怀疑也根本不会对我和曹爽产生威胁,我们大可以将所有以玩忽职守的罪名全部推到他的身上。现在这幅背面签有两百四十三人名字的画像,到时候就会出现在廷尉高柔的案面上,有他这样秉公执法的人在,自然足以证明司马昭的清白。”
最后,桓范也对那唯一的人证做出了“妥善”的安排:
“当然,那两百四十三人我自然会以俘虏叛逃为由将他们全部杀掉灭口……”
全部讲述完后桓范从司马懿的手中取走了这幅画像,并问司马懿说:
“怎么样?这样一番说辞能不能够救令郎一条性命、还他清白呢?”
在司马懿看来,桓范的这个计划可谓是工于心计、步步精妙。见司马昭的性命握在桓范的手中,司马懿终于开始询问他们的条件了:
“你们想要我怎么做?才肯放他一马。”
“好,大将军果然是聪明人!”
桓范也不多兜圈子,直白的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很简单,只要你向陛下上书辞去所有的官职爵位,同时推荐曹爽担任大将军之位,而大司马一职由我来接任,并且在去职之后马上离开洛阳携你的一家老小回温县,发誓永远不再涉足朝政庙堂,等到这些都实现之后,我自然会将令郎放出来……”
这个要求令司马懿感到好笑:
“呵,要我去职卸爵、回乡养老?如此以来你们就会大权在握,进而把持整个曹魏庙堂,而我这么多年的辛苦筹谋就会付诸流水了。没想到你的野心这么大,居然还想染指大司马之职,看样子你帮助曹爽对付我,果然是有着自己的算计……”
面对司马懿的嘲笑,桓范显得很平静:
“当然,你也可以对令郎的死活不管不顾,这样一来最多对你来说也不过就是个教导不严之罪,但是想想你的亲生儿子为了你和司马家每日在牢中所受的痛苦和煎熬,甚至最终很有可能会被折磨致死,难道你就一点也不心疼吗?”
藏在袖中的拳头紧紧的攥着,司马懿心中很明白,一旦自己去职卸爵离开洛阳的话,那么曹爽和桓范为了斩草除根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和家人的,到时候自己手中没有任何权势,只能沦为他们砧板上的鱼肉,而那个时候恐怕桓范也不会履行诺言放了司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