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局考虑,司马懿拒绝了他的这个条件:
“正所谓生死有命,既然他命中该有此劫我也没有办法,如果他真的是我司马懿的儿子,就应该明白我的用心,身为司马家的人更应该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
说罢司马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而桓范在目送他远去之后,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了笑容。
他转过身走到了正厅的后方,看着坐在塌上全程听清楚他们对话内容的司马昭,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不知是因为过度失望和悲伤,他的身体看上去异常僵硬。
“没想到你的父亲居然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放弃了救你的唯一希望,不过也难怪,毕竟他为了今天筹谋了这么多年,任谁也无法轻易抛弃的……”
为了进一步刺激司马昭,桓范刻意说出这些伤司马昭心的话,同时也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那么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呢?”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今天已经死了……”
沉默了许久之后,司马昭用那低沉的声音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桓范听到这样的答案感到十分满意:
“难道你不会有心生不甘吗?如果是我的话,既然他重视自己的权力地位超过自己的儿子,那么我就会彻底将他的权利和地位统统击碎,让他尝到应有的报应……”
脸色苍白的司马昭冷笑道:
“你对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我都是一个快要死的人了……”
桓范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不用担心,或许之前你是生是死全都掌握司马懿的手中,而现在,你的生死大权可就掌握在我手中了。本来我只是想要用你来胁迫司马懿交权退政,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了他,杀你对我也已经没有任何的价值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司马昭侧脸直视着桓范的脸,觉得他的话中似乎另有玄机,而桓范则依旧微笑着回答说:
“我的意思是,我希望现在的你能够存活下去,至于活下去要做什么,由你自己来决定。”
从桓范的语气当中,司马昭自然听得出来的意图,故而冷笑一声:
“恐怕你不会这么好心,而放我一条生路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我来对付司马懿吧?”
对于司马昭能够在遭受亲生父亲抛弃之后,居然依旧能够保持这么清醒的神智,桓范还是颇感惊讶的,然而令他惊讶的还不止于此,司马昭在说完之后便站起身走到了桓范的面前,与他在咫尺的距离四目相对,眼神之中也充满着仇恨与怨气:
“不过现在司马懿会变成什么样我已经不在乎了,你说的对,在他的心目之中根本没有把我当成是他的儿子,只不过是巩固他权势地位的工具罢了,现在既然他为了自保而放弃了我,那我就要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下子司马昭的反应正中了桓范的下怀,他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眼神不错……”
中:欲擒故纵网开一面,感情升温却遭抛弃(一)
从东中郎将府回到舞阳候府后,面对所有人焦急的等待,面色凝重的司马懿什么也没有说,虽然如此但大家还是从他的表情当中看出了不利的苗头。
因日夜牵挂着司马昭的安危,尽管知道司马懿口中会说出的可能是不好的消息,但王元姬还是没有放弃希望,她扶着面色惨白的张春华走到司马懿的面前,用试探性的口吻询问:
“既然桓范他在这个时候要和您见面,显然是为了拿司马昭的性命和您做交易,怎么样?他们要如何才肯放过司马昭?”
司马懿没想到王元姬居然料中了桓范的动机,然而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无法开口将真相说出来,所以只能继续保持沉默。
见他迟迟不开口,张春华上前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司马懿的双臂:
“夫君!你说话呀!”
过了好久之后,司马懿这才艰难的开口:
“我没办法救他出来,该做的我都已经做了,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就看他自己了……”
这个答案无论对于张春华或是王元姬来说,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在场所有人心中唯一希望破灭了,大家都低头保持沉默。
张春华更是悲伤欲绝,以至于无法承受这个巨大的噩耗而昏倒在司马师的怀中。
而王元姬的伤心的同时也感觉到一丝不对劲,在与司马师一起陪同张春华回房休息时,她特地在门口停下了脚步,转过头询问司马懿:
“他们开出的条件是什么?”
这句话直接问到了司马懿的心坎要害之处,他没想到王元姬会冷不丁问他这个,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而王元姬在看到他的反应之后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她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哀伤,没有继续等待司马懿的回答而是选择了漠然离去……
在司马昭被困廷尉的这段期间,一些暗地里同情和支持司马懿的人纷纷有意帮助他,其中就包括了陈群、蒋济、羊耽、高柔等身居朝廷要职的人。
这些人同时都对曹爽只顾排除异己、独揽大权的行径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和担忧。
陈群见没有办法将司马昭救出来,于是暗地里和他们签署了联名上奏曹睿的公文,请求曹睿看在司马懿为大魏披肝沥胆、屡建奇功的份上,至少能放过司马昭一条性命。
正当他们全部签署好名字,准备请高柔也在上面签字的时候,高柔却喜出望外的拿着一副画像摊在了众人的面前:
“不用了,司马昭这下子有救了!”
当蒋济和陈群等人看到高柔手中的画像,以及他背后所签署的那两百四十三个姓名之时,他们顿时喜出望外,陈群对高柔说:
“事不宜迟,有劳文惠兄马上将这个重要证物呈给陛下,要不然的话恐怕司马昭就真的性命不保了……”
于是高柔一方面立刻着手调查当初拿着这幅画像前去战俘营的官员,企图以此为突破口来查询真相,然而桓范早就让令狐愚将此人杀害于家中,并且伪造遗书称是他自己的的渎职,佯装畏罪自杀的样子。
虽然嗅觉灵敏的高柔并不认为事情这么单纯,但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救出司马昭,于是他没有想太多,而是拿着这封认罪状和画像进攻觐见魏帝曹睿。
当时曹睿正在殿中询问曹爽审讯司马昭的进展,见内侍禀报说高柔有十万火急之要是觐见,于是他便召高柔进来,等到高柔进殿后,曹睿便问道:
“爱卿有何要事,居然如此紧急的要见朕?”
高柔见曹爽也在一旁,心中虽然有所顾忌但一想到人命关天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捧起了手中的证物对曹睿说:
“启禀陛下,微臣今日查获了对司马昭叛国一案至关重要的证据,足以证明所谓的司马昭叛魏从蜀,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的蓄意陷害!”
“哦?竟有此事?”
曹睿命内侍将证物呈到了自己面前,而眼见马上就可以置司马昭于死地的曹爽,看到这个关键时候高柔居然来搅局,心中那是很不痛快的,为此他阴阳怪气的说道:
“陛下已经将此事权权交由我来审理,廷尉大人却还要硬插一杠子,是不是太不把陛下和我放在眼里了?”
对此高柔十分从容的向曹爽拱手道:
“邵陵候请息怒,陛下将此案交由您审理也是想要早日查出真相,本官绝无越俎代庖之意,只是想帮助侯爷您查明真相,共同为陛下分忧罢了……”
“你……”
就在曹爽被高柔气得横眉瞪目,准备与他进一步理论的时候,曹睿已经看完了两件证物:
“好了,两位卿家不要再争论了……”
见曹睿出面干预,曹爽心中就算是有再大的不满和怨愤也只能忍着,与高柔一同转身向曹睿拱手赔罪:
“微臣失态,还请陛下恕罪。”
“依照这两个证据看来,司马昭叛国一事确实疑点甚多,如此就定他的死罪未免有些太过牵强,而他也毕竟是大将军的儿子,朕更加不想妄杀无辜,以免伤了君臣之谊。”
曹睿拿着手中的画像和认罪状,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原委和真相,他扭过脸对曹爽说:
“邵陵候,依朕看司马昭在廷尉里被关的也够久了,也是时候把放他回家了……”
“可是陛下……”
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处死司马昭机会,继而将司马家连根拔起的曹爽,仍旧试图尽力劝说曹睿收回成命,可高柔却抓住了这个突破口抢先一步盛赞曹睿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