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他们的人数后司马懿突然冷笑起来,这令为首的人感到十分的不妙,还没有等他下命令闪避,司马懿已经快速将手中的无羽流星对准了他们依次按下了机关,结果他们纷纷在不同的位置上中了箭,但虽然受了伤却并不影响行动。
为首的讥笑司马懿:“就凭这个也想……”
还没有等他说完,他的笑容瞬间僵硬了起来,顿时感觉到整个人的力气都抽走了一般:
“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们所下的毒一样的感觉吧?仅仅是令人失去意识没有反抗能力。”
司马懿将藏在后背的左手拿了出来,手中捏着的正是之前粘上少女肩膀鲜血的羽箭。司马懿躲在草丛之中正好看到射在树干上的这根羽箭,情急之下他撕下了自己衣服的一角将羽箭上的血迹擦在自己的无羽流星上,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中箭后会出现和少女一样反应的原因了一步两步从容地走到为首的人面前,将五支无羽流星全部填充好后抵在了他的头顶,眼神异常冷峻:“现在,换我问你们了……”
本想从他们口中问出些什么的司马懿却惊奇的发现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咬破了藏在牙根处的毒囊,顿时口吐鲜血而死,令本该明朗的局势右边的扑朔迷离起来。
……
而此时就在离司马懿东边不足五里的地方,经由某人指引的周应正带着人气急败坏的追赶。不经意间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团篝火,而篝火的旁边坐着个人烤着火架上的兔肉,借着火光周应看清了这个人的脸:“孔明先生?”
周应以前穷困潦倒,到处乞食为生,时常为了食物和其他乞丐争斗,有一天他被其他的乞丐围殴,得到了正巧路过的胡昭救助,后来胡昭略微传授了他一点武艺以备防身,从那开始周应就再也没有见过胡昭。
令他惊愕的是胡昭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曾经施恩于自己的人居然在此时在这里出现,着实让他大吃一惊:“您怎么会在这里?”
“一路奔波累了吧?先坐下来吧。”
胡昭邀请周应坐下,问了周应此行的意图后劝阻他男子汉大丈夫不应为个人情感所束缚,纵使周应对司马懿有万般的怨恨,胡昭先前的救命之恩也不得不令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反而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做冲动且愚蠢的事情,于是带着自己所率领的几个温县同乡返回温县去了。临行之际胡昭叫住了周应:
“可以的话,能不能告诉我是谁一直在你的背后出谋划策?”
周应转过身如实说出了实情:“第一次去平顶山受伤后我在叶县养伤的时候遇到了他,是他教会了我破北斗步法的方法,这次也是他告诉了我司马懿逃跑的方向。”
通红的火光照亮了胡昭的脸庞,他继续问道:“他是谁?”
“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每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都带着很大的一顶斗笠,再加上每次都保持距离,我没有办法看清他的脸,但是从声音上听起来应该是个二十岁不到的男人。”
听到这个,胡昭的神色凝重了起来,直到周应一行人离去后他还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耳边一直回响着郭嘉先前讲给他的故事……
返回途中,有人问周应:“大哥,就这么算了?”
“胡先生与我有救命再造之恩,我不能不听他的话。”
重情重义的周应坦然笑了笑:
“算了,仔细想想我与司马懿之间并没有太大的仇恨,不过是因为一个女人罢了……”
就在他们向前走的途中,月光照射的树影下有个人慢慢朝他们走了过来。
他左手牵着匹黑马,头戴竹制斗笠,压低的斗笠遮住了上半张脸,只能模模糊糊看见那鼻梁的轮廓,以及扬起诡异弧线的嘴角上叼着一根长长的青草。
周应发现了他伸手止住了身后的人。他与周应就这样保持着距离,略显嘶哑低沉的声线让人不禁有些骨子里发寒的感觉:“看你这么高兴,应该是大仇得报了吧?”
“我放弃了。”周应笑道:“不过还是谢谢你这么长的时间内帮助我。”
斗笠男子低下了头:“是这样……”
刹那间,从树上跳下了一个手执长剑的黑影,只见剑影在树林之中闪烁着,周颖等人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来者的面目,便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他尽数斩杀。
每一刀都尽在要害之处,根本没有躲避和还手的余地。
看到眼前周应等人都死掉之后,斗笠男子转过身牵着马往回走,执剑男子望着他在树影下渐行渐远,低声问道:“他就在前方不远处,不用去杀了他吗?”
“没想到特地加了层保险他还可以脱困,真是个运气好的家伙……”斗笠男子竖起右手食指将斗笠帽檐向上抵了一下:“不过算了,现在他身边有胡昭相助,我们直接动手万一不能够成功就会暴露自己。盯上他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贸贸然卷进去的话可能会很麻烦,反正现在要杀他的人不止我一个,我们还不能暴露在众人面前,机会还有的是。”
执剑男子不再说什么,安安静静的跟随着斗笠男子离去了,留下了着横尸遍地的树林。
以及那树枝上栖息的乌鸦……
戊之章:金殿玉阶争先后,大江东去戊子回:山
投入曹操麾下后,在留意曹营之中的那个黑手之余,郭嘉与荀彧齐心协力帮助曹操贯彻先前戏志才和曹操接受毛玠计策而定下来的“进京勤王”方针,虽然并没有很积极的出谋划策,但曹操每逢大事都会找郭嘉商量,郭嘉也都事无巨细的给曹操很好的建议。
就好比曹操决定派遣曹洪为主将、于禁为副将领军现行西进守卫洛阳防务之时郭嘉就对曹操说:“曹洪勇而少谋,于禁在其中可能难以起到阻止曹洪冲动行事的作用,我看可派一名性稳沉着、有超人思维的人为监军随行。”
“依奉孝之言,何人适合呢?”曹操复问。
郭嘉笑了笑:“曹公心中已有合适人选,又何必作拙问我呢?”
这是曹操看着郭嘉手心里直冒冷汗,这个世上能够看穿他心事的人只有荀彧和杨修,没想到郭奉孝居然也能将自己的内心看得如此透彻。至此他对郭嘉更加倚重,觉得自己没信错人,立刻下令让毛玠随军前往洛阳。
后果真如郭嘉所言,曹洪三番两次想冲动行事,同为武将的于禁也随声附和,扬言击溃白波军杀入洛阳城,幸得毛玠及时阻拦才避免局势混乱。
曹军长达数天被晾在偃师,虽然并没有发生或大或小的军事冲突,然而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曹操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召见程昱、荀彧和郭嘉三人前来商议这件事应该怎么解决。
席间荀彧说道:“眼下洛阳周边真正的王师兵力较少,多数还是以白波军为主,目前来说董承和韩暹的态度虽然没有言明,不过也不难看出他们忌惮主公的意图。”
程昱抚须沉思了片刻后,抬起头看向同样在看着他并等待回答的曹操:
“如果此刻和白波军发生正面冲突的话,必定会波及兖州和主公刚刚平定的豫州和司州大部领土,纵使我们胜了也很有可能会背负叛贼的骂名,招致周边诸侯的虎视眈眈,从而给他们以口实讨伐我们,瓜分我们的领土,这样一来我们就极其被动了。”
曹操点了点头,认为他们两个的话都一针见血的分析了眼前的局势,随即看向了坐在荀彧身旁尚未发言的郭嘉:“奉孝你……”
他还没有说完便惊讶的发现郭嘉已经坐在那边低着头打起了瞌睡,这令场上的局面颇显尴尬,不过曹操并不恼怒,也不去叫醒他。荀彧见状赶紧摇了两下郭嘉的手臂:
“奉孝……奉孝……”
被摇醒的郭嘉睁开了自己惺忪的双眼,丝毫不忌讳坐在上座看着他的曹操,放肆地伸着懒腰,再次被荀彧提醒后这才看向了曹操:“诸公方才所言何事?”
“我们正在商议进京勤王的事宜,既然奉孝已睡醒,就请赐教一二吧。”
对于郭嘉那种无拘无束、凭性而为的行事风格曹操并没有放在心中,反而谦恭下问。
看了看荀彧和程昱后,郭嘉笑道:“这种麻烦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来费尽心思去想,自然会有人来替曹公您解决,不久必会有人主动请您率军进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