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三次劳师远征,这次因我们早有准备和江水结冰,令他难以实现胸中抱负,诱敌深再入围而歼之也的确可行。不过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平定了南中的叛乱,曹丕这样聪明的人应该知道继续和我们纠缠不是明智之举,应该立刻班师镇守洛阳才是。”
“将军,那这封密信……”
正当丁奉准备将密信烧掉之时,陆续突然间伸手拦住了他:
“或许也有这种可能性,曹魏的内部有人想让曹丕死,所以才会借我之手杀他。丁奉,你马上通知扬威将军孙韶,让他率领五百敢死士卒深入曹丕身后,如果真如密信所言,就把曹丕给我生擒回来,如果不是就按兵不动。切记,行动之前不能暴露任何行踪。”
奉命潜入的孙韶按照陆逊的指示,埋伏于曹丕回师洛阳必经之路的山路小道之中。
等到入夜之后,令他们惊讶的一幕出现了:有大队人马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而象征天子威仪的车羽盖显得格外晃眼,正在按照密报的路线朝着他们的面前行进。
时机已然成熟,孙韶亲自率领五百士卒从小道杀出,直奔曹丕的车驾而去。
没有想到会有吴军埋伏的曹丕,看到这种情形非常惊恐,由于事发突然,曹丕身边的人马又十分有限,前军和后军想要赶来救援根本就来不及。
慌忙之下曹丕跳下了自己的辔车跨上骏马扬鞭逃遁,他并没有注意到隐藏在树丛中的一支泛着寒光的锋利羽箭,已经对准了他的后背……
“嗖”的一声,羽箭以极快的速度飞了出去,直接射中了曹丕的左后背。
身中羽箭的曹丕忍痛拔出了后背上的箭,继续驾马向西逃去。
正当他只身逃出了包围向丛林深处驾马飞驰之时,忽然又看到了前方有马蹄的声音,而透着火把光芒能够清楚的看到“贾”字,曹丕心想自己终于得救了,于是对着人马高声疾呼:
“贾逵!是朕……”
可是没有等他说完,从正面人马的方向又飞来了一支羽箭,差点射中曹丕,这让曹丕始料未及,他开始疑惑这支人马到底是来救自己的,还是来杀自己的……
恰好此时曹丕的身后又有军马的声音传来,他心想自己这次肯定完蛋了。
这次曹丕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从他身后赶来的兵马并非是东吴的伏兵,而是曹休所率领的后军,他得知曹丕遇袭便赶紧杀退了孙韶的人马,之后便火速前来接应曹丕。
“末将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曹丕并没有责怪曹休,反而将他扶了起来:“敌军可击退否?”
曹休回答说:“贼兵已退,只是陛下的车羽盖被他们劫走,是末将的失职。”
“不过是副摆设而已,将军不必自责。”
正当曹丕询问曹休战事情况之时,贾逵率领的人马也赶到了。
看到曹丕没有生命危险之后,贾逵连忙下马向他行礼:
“微臣贾逵,拜见陛下!”
此时曹丕想到了方才的飞箭差点要了自己的命,又对贾逵率军出现在此感到疑惑,于是便问贾逵说:“贾逵,朕命你驻扎新息,你为何是出现在这里?”
贾逵回答说:“微臣收到密报,说东吴要趁我军班师之际袭击陛下,所以特地前来救驾。”
与曹操一样生性多疑的曹丕,表面上对贾逵千里赶来救驾的行为大肆赞赏,但实则却已经对他心生猜疑,而一旁的曹休也似乎对贾逵的突然到来另有想法。
虎口脱险的曹丕这时才感觉到自己后背箭创所传来的疼痛,曹休见状马上将曹丕扶上了车驾,贾逵想要护送曹丕回寿春暂时修养,但曹丕却拒绝了他的提议,以自己要去拜祭乔玄为由决定经由淮陵、谯县先去梁国,然后再回洛阳,命贾逵返回驻地。
在回程的路上,曹丕注意到曹休似乎有话想说,于是便问道:
“文烈,有话尽可直言。”
曹休从怀中抽出了一卷书简递给了辔车上的曹丕:
“陛下,这是末将击退伏兵时所缴获的,因上面的内容事关重大,所以……”
当曹丕看到书信上写的内容时,不禁面色大变,因为书信上写着的居然是贾逵和陆逊之间合谋杀死自己的事,贾逵与陆逊约定等到曹丕退军之后,便会将曹丕车驾的行进路线提前告知陆逊,然后由江东安排埋伏杀死曹丕,而贾逵则佯装救驾第一个来到曹丕的遗体身边,以自己握有曹丕临终口诏为由总摄国政,辅助馆陶王曹霖即位。
看完信后曹丕怒不可遏的将书信使劲扔到了自己的脚跟前:
“好一个贾逵,枉费朕如此信任你,原来你一个劲的让我把目光转移到司马懿的身上,目的是为了方便自己悄悄作图谋,真是狼子野心!”
可曹丕很快就觉察到这件事十分蹊跷,可能里面还会有文章,于是他将书信收了起来,暂时决定不处置贾逵和曹霖,吩咐曹休说:
“文烈,等你回到豫州之后,私底下好好调查贾逵,不过不要惊动他,以暗访为主。”
虽然曹丕并没有给与贾逵任何表面上的责罚,依旧让他担任豫州刺史的职务,可他们之间长达二十余年的君臣羁绊,顷刻间就荡然无存……
令曹丕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他认为无大碍的后背箭伤,将会成为他的催命之符。
宦者:伪病观局,智囊遥划朝局
曹丕的御驾来到梁国的同时,外出许昌数月的牛金也回到了司马懿的身边。
听牛金讲述的同时,司马懿右手五指有节奏的在席案上敲击着,然后站起身走到了牛金的面前:“这次有劳你远赴险地,先是藏匿于曹丕的护卫之中,探明撤退情报通知陆逊,又及时通知贾逵救驾,以及刻意留在伏兵身上的伪装书信,让曹丕对贾逵生疑,真是辛苦了……”
相比起自己的危险和功劳,牛金更加在意的是如此冒险的计划,到底能不能达到司马懿先前预料的效果:“如果说曹丕真的相信了密信之中所写的内容,勾结敌国、谋朝弑君如此大的罪名,为什么贾逵没有得到任何的处置呢?”
对此司马懿早有预料,他转过身走回到了席案前,伸手抚摸着席案上的书简:
“打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指望曹丕处死贾逵,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造成他们稳固信任的裂痕。不久曹丕身上的箭毒就会发作,如果放着贾逵不管的话,那么依照他们之前的关系曹丕肯定会让他担任辅政大臣,到那时我前进所面对的阻力就会更大。”
这下子牛金明白了司马懿的用心:
“这样做既可以除掉曹丕这样压在你头顶之上的大山,又能将一直对你戒备防范的贾逵排除于曹丕的信任之外,真可谓是一举两得,这下子应该就不会有人阻挡你了。”
“真的没有了吗?”
司马懿笑着摇了摇头:“恐怕未必吧,你忘记了曹操临死之前秘密召见的人可不止是贾逵一个人,还有另一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现在的大将军曹真……”
说到这里司马懿的眼神突然间变得极为锐利:
“还有一直暗中对我虎视眈眈的‘刘稷’和赵蕊……”
牛金从他的话语之中听出了深意:
“你的意思是赵蕊和‘刘稷’之间有勾结吗?”
“自从她再度出现在我的眼前,并且频频对我出手开始,我就隐约感觉到不对劲了,上次我和陈群对赵蕊和曹洪采取了毁灭性的打击,结果居然保住了性命,我想‘刘稷’在其中一定也扮演了某种角色……”
正如司马懿所说的那样:
贾逵是他明面上的敌人,况且他算是自己的政敌,所想的只是防范自己染指朝政权利,并没有置自己于死地的心思。但赵蕊和“刘稷”则与贾逵完全相反,他们有着各自的动机,但目的却完全一致,那就是欲除自己而后快。
他面前的道路,仍旧充满荆棘……
公元225年(魏黄初六年)十二月,曹丕率军抵达梁国之后突然间驻足不前,不久遭到孙韶伏击险些丧命之事也传到了洛阳,引起了朝野的震荡。
这时年方二十一岁的平原王曹睿身负监国之责,他在陈群和曹真的帮助之下迅速平稳了朝中的局势,司马懿暗中授意曹睿,这是个敏感时期,应当立刻上书曹丕,请求离开洛阳亲自赶到梁国探视,可是曹丕却下旨声称自己身受重伤不能理政,需要留在梁国修养一段时间,而这段期间继续由平原王曹睿监理国政,国中大小事务均可由曹睿自行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