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不服气的话,就放他回去好了。”
“小孩子家家的,胡说什么?”
一听司马昭的话,陈式等蜀汉将领纷纷露出了不悦之色,但诸葛亮却一挥手:
“放他走吧……”
既然诸葛亮已经发话,那么就算是将领们有再大的意见也只好执行。
惊讶的可不只是蜀军将领,就连孟获本人也没有想到诸葛亮居然会真的放自己走。
等到孟获被自己的族兵借走之后,诸葛亮低头询问司马昭说:
“你猜猜看,我要放他几次才能够让他真心归顺?”
遥望着骑着骏马飞似逃走的孟获,司马昭仰起头身处了自己的两只手掌,露出了除去左手大小拇指以及无名指之外的所有指头:
“七次!”
“哦?”
诸葛亮扬起眉毛笑道:“你怎么会这么肯定呢?”
司马昭回答说:“要不要打赌?”
后来孟获先后六次与诸葛亮展开决战,都被诸葛亮所击败,每次生擒孟获之后,诸葛亮见他仍旧没有臣服的意思,都采取宽和的政策将他释放,直到第七次……
见诸葛亮依旧不打算诛杀自己,反而善待所有的俘虏和百姓,孟获终于被感动了。
而诸葛亮以及他身旁的司马昭都在观察着孟获的一举一动:
这次孟获没有再离去的意思,而是跪在了地上向诸葛亮拜服道:
“丞相真乃天人,孟获服了!南人永远不会背叛您!”
南中平定之战历时半年,从三月出兵至九月孟获携众首领渠帅归顺,诸葛亮彻底消除了南方的隐患。九月中旬诸葛亮在孟获的陪同之下来到滇池,接受了所有部族的投降,出于对诸葛亮杰出人品的敬佩,当地的百姓将金、银、丹、漆、耕牛以及战马等优良物资都上交给诸葛亮用以国家取度。
诸葛亮巧妙利用曹魏与孙吴之间爆发第三场战争的宝贵战机,迅速平定了历时长达两年的南中四郡叛乱,彻底消除了南方的隐患,为他之后五次北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经过此次战争,司马昭也发现了诸葛亮身上独有的魅力,和自己的父亲司马懿一样闪耀夺目,但似乎却根本不相同……
战后班师的途中,诸葛亮看着司马昭望着窗外发呆,便放下了手中的公文竹简问道:
“怎么?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被从发呆状态之中拉出来的司马昭回答他说:
“你和他都说对方都是平生罕见的对手,我只是在想你和他到底有什么不同……”
虽然司马昭并没有在言辞之中提及这个“他”到底是谁,但诸葛亮很明白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司马懿。而更令诸葛亮在意的是,司马昭居然认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好好去理解,现在恐怕连我和你父亲都无法给你答案。”
帝座:忠臣失信,伐吴险象环生
同样是从三月起出兵的曹丕,却面临着和诸葛亮完全相反的处境……
公元225年(魏黄初六年)三月,曹丕不顾蒋济和辛毗的反对,以水师为主力第三次南下伐吴,于同年五年到达谯县,八月率领水军进入淮水。
这时诸葛亮率军南下永昌平乱并且连战连捷的消息也陆陆续续传到了洛阳,蒋济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信号,在他看来诸葛亮不久就会彻底平定南方的叛乱,而那个时候曹丕或许才刚刚抵达和东吴的战场,若是腾出手来的诸葛亮配合东吴出兵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于是蒋济便以水道难通,不利于水军展开为由再度劝说曹丕趁早退军,可惜的是他的这个建议仍旧没有说动一心想要灭吴的曹丕。
同年十月,曹丕率军第二次临幸了广陵,而诸葛亮也班师抵达了成都,受到了蜀帝刘禅的亲自迎接。这个消息传到了许昌后,此时司马懿也已经渐渐意识到,徐晃当初截获的那封诸葛亮亲笔密信一定不单纯,或许自己和曹丕都被诸葛亮给利用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自嘲的笑道:
“居然连我都被他的诡计蒙在鼓里了,这个诸葛亮可真是不简单,居然利用主动泄露与东吴的联盟密报。来给自己赢得喘息之机,现在南中的叛乱已经被他给平息了,恐怕他接下来的目光应该放在北上雍凉吧,或许再过不久我们就会再见面了……”
牛金认为曹丕这个时候曹丕已经到达的广陵,曹魏朝野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那里,诸葛亮这个时候北伐应当是最好的时机,可司马懿却不这么看:
“北伐虽一直是诸葛亮的目的,但这个时候他刚刚平定南方的叛乱,就算是他有这个心思,却不得不面对三军十分疲惫,需要一定的时间修整的现状,况且大争之世哪有什么真正的联盟,我估计他也想要坐视孙吴和曹魏大打出手,然后再坐收渔翁之利吧。”
这时牛金想起了已经到达广陵准备再度向东吴开战的曹丕,又想起了司马懿的计划,不禁为他如此冒险的行径感到担心:
“你果真有把握吗?那可是勾结敌国、弑杀国君的大罪,万一到时候曹丕怀疑到你的身上,无论哪一条都会让你万劫不复的。”
司马懿遥望着广陵的方向,意味深长的说:
“我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走到现在,早已经没有可以选择手段方式的余地了……”
见司马懿的眼神如此坚定,牛金也不再劝他,于是便拱起双手对司马懿说:
“既然如此,那我即刻就去安排。”
等牛金走了之后,司马懿将双手背在身后自言自语道:
“你可不要怪我啊……曹丕……”
由于曹丕南征的动静很大,以至于他率军刚刚抵达谯县之时,东吴方面就有所准备。
同年六月,孙权刻意排挤主张和曹魏罢兵言和的保守派领袖张昭,力排众议提拔顾雍为丞相,配合陆逊一起做着举国备战的战略准备。
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受曹丕之命陆陆续续到达的兵马已经多达十万之众,兵力足以和当年曹操第一次攻打江东时比肩,曹丕望着江边如山海般的戎卒,飘扬的旌旗沿岸望去绵延数百里,可谓是声势滔天。此时的曹丕心中踌躇满志,立誓一定要打过长江彻底平定吴越。
可是挡在曹丕面前的阻碍依旧存在,此时已经深秋已经向隆冬过渡,今年的气候相较往常而言也十分反常,提前来到的寒气将江面冻结成冰,而此次曹丕南征基本以水军战船为主,在这样的条件影响之下战船是根本无法离开港口的,更不要说大举进攻了。
不利的因素还不止这一个,陆逊亲自来到江乘坐镇指挥,江水南岸的吴军也早就做好的战斗准备,严阵以待,曹丕此时已然失去了所有的战略优势。
尽管如此曹丕还是不甘心就这么退兵,这时奉命驻扎新息的豫州刺史贾逵也看出了局势对曹魏已经不利,于是便上书陈明利害,请求曹丕退军。
恰好此时司马懿从许昌发来了益州的紧急情报,曹丕得知诸葛亮已经趁着自己南征之际平定了越嶲、永昌之乱,也不得不开始冷静思考情势。当初他和司马懿商定暂搁巴蜀、先伐东吴的前提条件,就是诸葛亮顾忌到南蛮的叛乱不敢在背后生事,可现在这种前提条件已经消失了,而短时间之内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打败陆逊亲自指挥的东吴军队,这样耗下去万一诸葛亮趁机袭取雍凉,进逼长安的话,自己的大本营洛阳可就有被人一锅端的危险了……
想到这里曹丕只好怀着无比的遗憾和不甘,下令还师洛阳。
就在陆逊发现曹丕大军开始有所异动之时,突然从帐外飞进来一支羽箭,牢牢的钉在了他身旁不远处的木桩之上。
被陆逊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丁奉见状立刻吩咐士卒搜寻周边可疑人物,然后他很快就发现了箭身之上捆绑着一封信,将其拔下来之后丁奉将书信交给了陆逊。
陆逊看了看上面所写的内容,顿时面露惊色,因为上面所写的,正是曹丕已经下令退军的密报,不仅如此,就连曹丕车驾的行进路线也描述的很详细。
丁奉从陆逊的手中接过密信后也很吃惊,可是生性谨慎的他马上就怀疑这封信的真伪:
“将军,这会不会是曹丕故意引诱我们去追击的诈术?”
冷静分析之后,陆逊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