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软禁的曹节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她每日都会向前来送饭菜的人提出要面见曹丕的请求,都一律遭到了拒绝。为此曹节开始以绝食对抗,令曹丕非常头疼,因为此时的曹节已经对自己毫无威胁,他又是自己疼爱的妹妹,在这种情况之下实在是拿她没有任何办法。
司马孚担心她的身体会吃不消,于是便以劝说为由获得了曹丕的准许,亲自前往探视。
看着独自坐在孤冷的宫殿内曹节已经饿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才二十五岁的她已经鬓发微白,但是脸色仍旧没有任何屈服之意,这让司马孚非常心疼,可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以言辞劝说:“夫人,这样下去也于事无补,还是放弃吧……”
曹节冷笑道:“你不必说了,我已经准备好了要走两条路,一条就是跟随夫君共赴山阳,另一条就是追随父亲踏路黄泉!”
见曹节如此坚持,司马孚只好回去将原话告诉了曹丕,并竭力帮助她虽刘协一同离去。
此时的曹丕这才察觉到司马孚并非对曹节无情,于是便有了将曹节改嫁于他的念头,但却遭到了司马孚的拒绝:
“陛下应该很了解夫人心性,若过分逼迫的话,到头来您所做的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曹丕也认为这样下去把曹节逼死影响会很不好,于是便恩准了她和刘协一同离开:
“真是嫁出去的妹妹、泼出去的水啊……”
最终在曹节不惜以死相抗的坚持之下,她得以和刘协为伴共赴山阳。
之后没有了社稷、权势重压的刘协,在曹节的陪伴之下做起了正常人,他们脱去了身上的锦衣华服和百姓融为一体,整日耕种桑麻、取药行医。
曹丕密令司马懿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但司马懿却命令部下要在绝对不能打扰刘协夫妇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予以监视,所以尽管如此,但他们仍旧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从官:建号章武,君臣各怀心事
大汉天子刘协禅让皇位于曹丕之后,被曹丕尊奉为山阳公之事很快就传到了成都。
得知此事后刘备心中一阵狂喜,他立刻找来了坚定支持自己称帝的李严商量接下来的方略,同是也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忧虑:“眼下曹丕虽然已经篡汉,但毕竟天子尚存,寡人若是在此时称帝话,恐怕人心很难尽服,也会失去帝位的正统性。”
李严听后却不以为然:“王上多虑了,天子被封为奉为山阳公这件事即使是真的,但蜀中和许昌相隔千里,而我们和曹魏之间又没有任何邦交上的往来,所有传来的消息我们都可以视作为谣言,至于蜀中百姓会当真的,也只有您说出的话。”
刘备听出来李严的意思了,他试探着问道:“你的意思是……假装我们不知道天子还活着这件事,然后对外宣称天子已经遭到了曹丕的暗害,反正曹丕篡汉已成事实,百姓自然会相信寡人所说的话,这样一来寡人就可称帝行王霸之业了?”
看到李严那肯定的眼神之后,刘备非常高兴,即刻准备将这件事投入到实际行动上,然而刘备知道称帝之事非同小可,有一个人是他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那个人就是诸葛亮。
为此刘备特意在私底下将自己想做的事向诸葛亮吹吹风,从而观察诸葛亮的反应。
诸葛亮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刘备既然已经在暗示自己要称帝之事,那就算是自己想要阻止也是徒劳的,反而会因此被刘备彻底视为异己而遭到进一步的提防和冷落。
因而诸葛亮在听后之后马上就表示了赞同,这让刘备吃惊之余也渐渐对诸葛亮放下了戒心,他不知道对于诸葛亮来说,得知废帝刘协还健在的消息就已经足够了……
征得了诸葛亮的同意之后,刘备便在朝堂之上公开了刘协遭到曹丕暗害身亡的假消息,并下假装声泪俱下的哭道:
“当初寡人与董国舅在许都之时,共奉天子血昭以讨国贼,然而多年以来寡人虽然辗转各地,屡屡出兵伐逆却始终不能救天子于水火之中,今日天子蒙难寡人亦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逆贼曹丕僭越篡汉,身为人臣实在是万死之罪啊!”
就在此时李严站出来和刘备唱起了双簧:
“请王上节哀,此刻不是悲伤哭泣的时候,现在天子已死,但大汉的社稷却不能就此消亡,放眼当今之世只有王上有足够的人望和汉室的血统可以再度兴复汉室、扫除奸佞。为此,臣斗胆请奏王上即刻登基称帝,以兴汉室基业!”
此话一出,很多臣子面面相觑之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完全没想到李严会说出这种大逆不道之语的赵云非常愤怒,紧紧攥着笏板他刚想站出来指责他时,就看到了对面文臣之首的诸葛亮在暗中对自己使眼色,示意自己不要轻举妄动。
而刘备也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下列群臣的一举一动,自然也包括了赵云在内。
这时诸葛亮站了出来对刘备拱手道:
“臣赞同辅汉将军之言,恳请陛下以汉室社稷为重!”
见诸葛亮这样重量级的人物都同意了,剩下的群臣纷纷予以附和,赵云却保持了沉默。
正当刘备因此而颇露喜悦之色时,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却站出来高声反对道:
“尔等佞臣是想要陷王上于不义吗!”
费诗的话一经出口顿时动若雷震,使在场所有的人包括刘备在内都万分惊诧,李严劝进是早就和刘备、诸葛亮谋划好的,但是费诗这突然的一句话却着实令他措手不及。
尽管如此刘备还是强行按耐住了自己的性子,故作和颜悦色的对费诗说:
“爱卿有话尽可明言,无需咆哮朝堂……”
费诗直言上奏道:“王上正是由于国贼曹操父子的大逆不道,才会被迫远离京师客居千里之外的益州,现在您虽然拥有了一席之地,手中也握有精兵强将,正是讨伐国贼恢复汉室的时候。而今篡位的曹丕依旧逍遥于洛阳,王上却不思北伐反而自立为帝,实在是有违常理,恐怕天下敬慕您的百姓们都会因此而困惑啊。”
听着费诗一字一句的驳斥着方才李严和诸葛亮话,身为当事人的诸葛亮却在暗中秘密观察着刘备的状况,他发现刘备的额头已经青筋爆绽,两腮紧绷似乎是在紧咬牙关,可见他是在克制着自己对费诗的不满和愤怒。
然而费诗却没有因此而听下来,他反而举起了当年汉高祖刘邦和项羽故事:
“昔日高祖与项羽约定先入咸阳者为关中王,后高祖虽然率先进入了咸阳并且俘获了秦帝子婴,尚且有退让之心,更何况王上您还没有走出益州,又怎么能自立为帝呢?”
在场的人都知道费诗的耿直,只是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触刘备的眉头。
“给寡人住口!”
沉默已久的刘备钟毓压抑不住内心迸发的火气了,可又不能因此而杀了费诗,左右为难之下照顾葛亮站出来对刘备说:“启禀王上,费诗公然于朝堂之上冲撞主君,理应问斩,但请念在他也是忠心为主的份上免其死罪,改由行贬谪法惩处。”
骑虎难下的刘备正好借诸葛亮的话下了台阶,他下令将费诗贬为永昌郡从事,熟知益州地形的人都知道,永昌地处益州的西南角,那里蛮族横行、地形复杂,比起费诗先前所担任的益州前部司马来说,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贬谪。
原本赵云想要抢在费诗之前向刘备进言,好在被诸葛亮及时阻止才免遭迁怒。
得知一切已经定局之后,赵云一气之下称病不朝,常年与之相处的刘备知道赵云的秉性,他就算是对自己有不满的情绪,也绝对不会背叛自己,再加上他两次保住了太子刘禅的性命,刘备也不忍对这个身边仅有的旧相识下手,只好听之任之。
公元221年(魏魏黄初二年、蜀汉建兴元年)四月初六,在诸葛亮和李严的极力推动之下,继曹丕篡汉自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迫不及待的刘备正式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登基称帝,同时和曹丕一样大赦天下罪犯。为了表示自己是为了兴复汉室从而招揽人心,刘备仍旧保留了“汉”这个国号,同时改年号为彰武。
此时的刘备放眼身边的众臣之中,发现魏延镇守汉中而且是个武将,而李严无论是政才还是手腕都无法和诸葛亮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