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们之间有龃龉,只要把她认了回来,你就是她母亲,在孝道面前压她一头。就算她对你不满,也不能明目张胆对你怎样。反之,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和邕王的关系,对林家、对浩哥儿的前程都大有裨益。”
秦氏脑子原也不笨,经母亲易氏这一提点,道:“母亲说得有理,是我想差了,我这就回去,同意把她认回来。”
易氏起身:“再等一等,我们先吃午饭。”
“好。”秦氏赶紧上前扶她。
果然,吃完午饭没多久,就有丫鬟来报:“老夫人,三小姐,三姑爷来了,说来接小姐回家。”
秦氏听到林文翰来接,面露喜色,看向易氏:“母亲,那我这......”
易氏摆摆手:“你去吧。”
“母亲再见,女儿改日再来看您。”
这头秦氏同意了道歉,次日,林文翰便雇佣了一伙人。抬着轿子,一路敲锣打鼓,从龙虎镇,走到龙虎村,接林依秋回家。
林依秋也早听到了音讯,提前出来,大大方方的接受了秦氏和林文翰的道歉,坐上轿子,沿路吹吹打打,回了林家。
今日乃认祖归宗之大事,林家各族德高望重的长辈们,也过来作见证,在林依秋给林氏祖宗上香叩拜后,将她重新加入了族谱。
“浩哥儿,快来拜见你大姐姐。”秦氏朝浩哥儿招手。
浩哥儿小跑到秦氏身边,小声问道:“娘,大姐姐是死而复生了吗?”弟弟无意中真相了。
“傻孩子,说的这是什么话,你大姐姐是苦尽甘来,还有这是你大姐夫,都一一拜见。”
“大姐,大姐夫好。”浩哥儿听话的说。
“乖!”林依秋和邵明轩一人给他发一个大红包。
之后还有其他旁系子弟,也过来拜见,林依秋二人也一一给了红包。
此事算告一段落。
林文翰夫妇还假心假意的邀请他们回林府居住,林依秋笑笑拒绝了,这种客套话她自然不会信。要是以前她还真想答应住进来,恶心一下秦氏,不过罢了,经历了这么些事,她也看开了,主要是她现在过得好了,他们也伤害不了她,没必要再与他们计较。
到了清明节时,一年多没见面的林依珊从京城回来焚香祭祖,只她一人,她的夫君陈子琰没有跟着一起,再加上她那神形憔悴、嘤嘤泣泣的样子,秦氏还有什么不明白,肯定是在婆家过得不好。
可无论问她什么,林依珊也只是哭着摇头,不肯说。
第52章
如此这般三日,林依珊才对秦氏和林依秋开口。
原来林依珊刚嫁去京城时,陈家就对她不冷不热,唯一让她宽心的,便是夫君陈子琰。他如传言那般丰神俊秀、才华横溢,对作为新婚妻子的她也很温柔体贴。可惜好景不长,两个月后的一天夜里,陈子琰与同学聚会回来,脸色阴沉的将林依珊叫了过去,屏退众人。
“你老实告诉我,你是大小姐林依秋还是二小姐林依珊?”
林依珊害怕极了,凑到他身旁情真意切道:“夫君,不管我是谁,我都是你的娘子啊。”
陈子琰怒拍桌子,茶杯倾倒,水流满地:“我再问一次,你到底是谁?”
“我,我是林依珊。”
“你们林家好大的胆子!这么蒙骗我们陈家,是觉得我很蠢吗?!还是认定了,这个亏我们一定会吃下去!”
林依珊试图抱住他的手,哭道:“不是的,夫君,珊儿是打从心底里钦慕您,才会答应娘亲做这样的荒唐事。”
“钦慕我?怕是钦慕我们陈家的地位和财富吧!”
“不是的,夫君,你不要这样对珊儿,珊儿心里很害怕。”林依珊哭得梨花带雨。
陈子琰大声质问她:“现在知道害怕了,当初替你姐姐上花轿时,怎么就不害怕了?”
“我,我......”
“你知不知道,因为这件事情,我差点成了全京城权贵子弟的笑柄!”陈子琰甩开她的手,怒气冲冲的走了出去。
林依珊一边哭,一边讲述道:“从那之后,夫君再也没有与我同房,并有好几日,喝得酩酊大醉才回来。主母见我与夫君关系不佳,还将我叫去敲打,叫我肚子争气点,说有了孩子,就能拴住丈夫的心。可她们不知道,夫君他根本不愿意亲近我。
后来没多久,我是顶包嫁进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都用异样的目光看我,我在陈家的处境也愈发艰难。后来,我就在陈子琰衣服上闻到了脂粉味,再没多久,他就纳了一房小妾进门,那小妾还是怀着身孕的。”
说到这时,林依珊已是泣不成声。
“你们不知道,那个小妾在我面前有多嚣张,又会耍手段,有好几次,明明是她作的妖,最后被骂的人却是我。她这般闹了几次之后,我告到主母那里,主母还嫌我自己没主张、压不住小妾。”
秦氏将林依珊抱进怀里,也哭道:“我苦命的儿啊。”
林依秋看着眼前母女情深的场景,真是呵呵了,这不就是自食恶果么,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婚姻,是得不到什么好下场的。
“依秋,今日当着你的面说这些事,是希望你能看在我处境这么艰难的份上,原谅我。”林依珊红着眼眶道,“我林依珊没什么其他事对不住你,只在这婚事上,是我鸠占鹊巢,占了原本属于你的婚事,是我的错,我心里一直很后悔。”
林依秋没有说话,默默递了一张手帕过去。
“现在,看到你跟你夫君过得很好,我心里就宽慰了,没有因为我一时的私心,害了你的幸福。”林依珊继续道。
林依秋见她那副模样,终究是心软下来,问道:“不知妹妹你还想不想跟陈子琰在一起,如果不想的话,我可以帮你和离。”
“和离?”秦氏母女俩接看向她。
“珊儿和离后,如何能再找到像陈家那般门第的人家?还有像陈子琰这样年少有为、一表人才的夫君?”
林依秋难以理解秦氏的脑回路:“你女儿都被人欺负成这样了,你还惦着人家的门第,依珊嫁过去快一年了,人家给你们漏点什么好处了吗?给你们一官半爵了吗?都没有吧!还有那个陈子琰,除去门第,他也不就只是个稍微聪颖点,稍微勤奋点的少年吗,我告诉你,像这样天资的人,咱们万盛国至少还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依珊,我只听你的准话,你自己想清楚,要不要和离?我保证给你找一个更好的夫婿。”
“我,我......”林依珊看看秦氏,又看看林依秋,似乎难以做抉择。
秦氏到底是爱自己女儿的,叹了声道:“珊儿,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你自己决定吧。”
林依珊最终下定了决心:“我,和离!”
“好。”
既然决定和离,林依珊就不必再回京都了,她含泪写了和离信,交给林依秋。
林依秋自然没精力亲自去做这件事,而是选了李永贞门下的一名谋士,仔细将事情交待给他,令其把和离信送到京都陈家,退回聘礼,拿回林依珊的嫁妆。
这位谋士,正是尹飞白昔日的同窗好友,楮良。他也不负重托,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一点都挑不出错来。
陈子琰没想到林依珊有胆量和离,这倒让他高看一眼,等人清点完聘礼,没有错漏,便在和离书上签了字,将林依珊的嫁妆还了回去。这段婚姻便这样结束了,令人唏嘘。
和离书一式两份,楮良将签了名的和离书带回来给林依珊。
林依珊拿到和离书,痛哭不已。
楮良触景生情,吟诵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林依珊哽咽的看向楮良:“你念的这是什么?”
“这是今年西洲府出版社出版的《诗词三百首》中的词句,我看小娘子哭得伤心,就想起这首词,情不自禁吟诵出来。”
“你且再念一遍。”
林依珊垂着泪眼静静听完,竟是有些痴了,惋叹道:“好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谢谢楮官人,你回去复命吧。”
《诗词三百首》是林依秋依据记忆,默写下来的,都是以前学过和耳熟能详的一些诗句,她可不好意思称这些诗词是她写的,记得其名的就写其名,不记得的,便写原作者已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