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出这本书的目的,一方面是作为现在士子的参考教材,另一方面是将感兴趣的文人墨客吸引到西洲府来,为西洲日后的文化发展铺路。
她还招揽了一批听话乖巧的文人,办起了西洲报社,既然有现代那么多先进技术和思想能够参考利用,她就没必要循规蹈矩,有李永贞做她的后盾,她可以大展身手。
西洲小报分了时事趣闻、小说诗歌、社会服务三个版面,刊印成册,价钱低廉,只一文钱一份,普通人家都买得起。
古人娱乐生活本来就少,这西洲小报便宜,印刷质量也不错,报上还有很多有趣、有用的信息,人们乐得买来一观,加上官府大力的推行,渐渐看报纸成了西洲府的新风尚。
人们吃饭、见面都要互相问一句:“你今日看西洲小报了吗?上面写了......”仿佛没看就落伍于人。
对于普通学士们,也几乎是每日必看。
“你们瞧,我可没骗你们,西洲小报真的刊登了我写的话本,稿费可是有五两银子呢。”一名学子夸耀道,引得其他学子艳羡不已,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也准备撰写小说投稿。就算是权贵子弟,也起了心思,若自己写的故事能上报,那可是名利双收。
一开始林依秋说要办报纸,李永贞虽予以支持,但心底并不看好,没想到这么些日子下来,西洲小报愈发红火,在西洲府境内的销量越来越高,甚至还卖到其他州府去了。
不过现在问题也来了。
李永贞道:“依秋,咱们报纸的销量越高,咱们填进去的钱可就越多,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营业至今,已贴进去了三万六千多两银子,你不会是想赔本赚吆喝吧。”
林依秋笑了一下,唤来楮良,问道:“西洲小报现在销量有多少了?”
“回林娘子,据昨日统计,日销量已达到了五万份了,且隔壁州府也在买我们的报纸,估计日销量还会逐渐增多。”
“那时机差不多了。”林依秋笑道,她拿着笔,在西洲小报上画了几个圈。
楮良不解:“林娘子这是何意?”
“你去召集西洲府境内的大商人,就说我们要把西洲小报上的这几个位置租给他们,给他们家的生意打广告,位置有限,价高者得。”
楮良是个聪明人,立刻会意,大喜道:“林娘子,我这就去安排。”
见楮良激动离开,李永贞叹道:“本王这段时间吃的惊,比前二十年都多,每每事情遇到危机,依秋你总能力挽狂澜,转危机为机遇。外人皆道我邕王贤明,我却知,我只是个庸人罢了。”
却见他起身,对林依秋拜道:“我以后还是同他人一般,呼你为林娘子吧。”
林依秋没有拒绝,他们二人,现在既是好友,也是君臣,她盈盈一福身,笑道:“王爷也没必要自谦,我当得起大家称我为林娘子,您也当得起百姓称你为邕贤王。”
二人这样互相拜过,相视片刻,各自噗嗤笑出来。
第53章
天气开始炎热,邵大嫂的肚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看过那么多宅斗剧、宫斗剧,林依秋对生孩子这种事,也多少懂一点知识,譬如孕妇营养不能太好,得多活动活动,否则婴儿的个头会太大,导致孕妇难产。
比较难办的是,邵大嫂是个哑巴,也不识字,只会手脚比划,除了邵明杰和她身边伺候的人,其他人都难以理解她的意思,增加了她生产的风险。
林依秋看着邵大嫂逐渐大肚子、行动不便的模样,心里有所触动,想为自己以后做打算,也想为整个西洲府的妇女谋福利。
邕王府内,十几名男性外加林依秋一名女性,聚在一个屋里,商讨林依秋的提案。他们皆是李永贞收纳的门客。
“林娘子,我等知您足智多谋,一直也很钦佩您,只是您提交的这份关于妇幼医疗院提案,我们不敢苟同。”
林依秋大大方方道:“有话就直说吧。”
对方代表发言:“自古以来,这女人生子便是一件极私密的事,都是请稳婆上门为女子接生,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不知怎么引起了林娘子的不满,非要将怀孕的女子都聚集到一个地方生孩子,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去,就算人家去了,如果大人或小孩发生意外,怎么办?在王某看来,此项提案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林依秋站起来,回道:“王大人可知,西洲府一年有多少女性怀孕,又有多少新生儿诞生?”
“这我等怎知?”
“你不知道,我知道。楮良,把我整理出来的数据表拿给大家看。”
“是。”楮良从袖中拿出纸张,分发给众门客。
“我特地令人从各地县衙那里拿来数据,每年西洲府登记在册的新生儿有一千多名,这说明什么?”林依秋看向他们,自问自答道:“这说明,每年至少有一千多名妇女怀孕生产。那每年又有多少妇人死于妇产呢?也约为一千多名,虽比不上传言中的九死一生,但也一半一半,达到了百分之五十的比例。
如果我们能降低孕妇的死亡比例,增加人口数,如此这般此消彼长,王大人可知,我们西洲府能每年增长多少人口?”
王某用袖子擦擦额头冷汗,心算一下,回道:“约为三千名。”
“没错,看来王大人算学还可以,那你可知,每年增长的这三千名人口,能为我西洲府种出多少粮食,创造多大收益?”
“王某不知。”对方心虚道。
“王大人不必紧张,这个我也算不清。我只是想说明,建设一家妇幼医疗院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举措,几千两的投入是完全值得的。众位若没有其他异议,我就去同王爷禀奏了。”
无人吱声。
林依秋拿着提案,拱手告辞。
楮良跟随其后,赞道:“林娘子,你真是太厉害了,唬得那些儒生都说不出话来。”
林依秋将提案递给他,其实这提案前几天就在李永贞那边通过了,只是多花了点时间来说服这些人,毕竟是李永贞请来的门客,表面上还是要尊敬一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非必要,我也不想做这些口舌之争。我前日让你帮忙找的医女,你找到了多少?”
“回林娘子,只找到了三十余人。”
这个人数也在她的预料之内,古代女子被各种教条封锁,难以抛头露面,没有独立经济能力,一般都是成为男人的附庸。更何况女医,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女子的阴私病,不好对男大夫说,自己憋着,忍着,忍过去的还算幸运,更多的是病情加重死亡。
还有一些地方,信奉鬼神,生病了就请神婆、神棍上门,吃丹药、饮符水。那些东西,没吃死就算不错了。不过林依秋也没想去破除迷信,到了21世纪,科技那么发达,也有人迷信鬼神,更何况是这古代。
妇幼医疗院从现在批下去,到建起来,还需些时日,林依秋打算先弄了门面,给女子看诊试试水。
几日之后,西洲府第一家女子医馆开业,上报纸宣传,还邀请了舞龙舞狮,快板唢呐,就差请个人来说相声了。
林依秋跟楮良一块站在人群里,热闹是挺热闹的,就是没人进去。
林依秋看到一位妇人抱着不停咳嗽的女娃路过,好奇过去问道:“大婶,您给孩子看病了吗?为什么不进这家医馆呢?”
大婶见林依秋面善,说道:“我家妮儿这病,请了附近周大夫、王大夫,都看不好,这家医馆刚开业,看诊的还是一群女人,我实在信不过她们的医术。”
“那您这是要抱着女娃去哪?”
“去曲水巷找胡大仙,我隔壁家的小孙,喝了胡大仙的符水,伤风没两天就好了。不跟你说了,我得赶紧走了。”大婶匆匆抱着娃离开。
人体有免疫力,很多病症,譬如伤风,不吃药也会自己好。林依秋叹了口气,知道自己短时间无法改变普通民众的想法,还是得烧钱呐。
她大手一挥,给女子医馆批了一个月的免费看诊,当然看诊免费,药材还是要收费的,不过收也只收成本价,比起其他医馆要便宜许多,民众还是穷的,这一比较,最后还是来女子医馆看病了。
林依秋给医馆的首席女医吕清下了命令:“一个月之内,得将女子医馆的名声打出去,可以适当接一些疑难杂症。另外,我还聘请了西洲府内几位有名望的老大夫给你们授课,你们歇业后要一道去听课。医馆内的书籍,你们也可以随意翻阅,之后我会定时组织考试,检查你们的基本功。以后,西洲的女子医学可要靠你们发扬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