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顾婶毕竟是个传统妇人,她说的话也确实认为是为卢青桑与元宝好,并无恶意。观念冲突不可避免。
卢青桑给她们指了活儿,分开了她们两人。
华灯初上,裴大人又过来夜巡了。
卢青桑想起昨日的事情,躺在床上装死不肯出去见裴琰。
元宝拉她起来:“姐姐,你要是不去见裴大人,等会儿他要是带着大夫上门了该怎么办?再说,昨日收了他那么贵重的东珠手串,总得谢一声。”
无奈之下,卢青桑只得去迎接裴琰。
裴大人今天穿得很正式,头戴网巾,身穿深蓝色锦衣。卢青桑仔细打量,锦衣上绣纹竟然是腾云驾雾的龙。
她吓了一大跳,指着他衣服上的图案说:“你们也可以穿龙袍吗?”
裴琰失笑,“再看清楚一点。”
卢青桑又去看,还真没发现什么不同。
裴琰解释道:“这是蟒,不是龙,龙有五爪,蟒有四爪。这件一副名为蟒服。”
卢青桑由此想到蟒蛇,浑身一激灵,摇摇头,“蟒不是就是蛇么?我光想想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过这件蟒服看起来挺高档的。”
差点跟龙袍撞衫了,层次肯定在飞鱼服之上。
果然就听裴琰说:“这是皇上赏给我的。皇上明日要去玄元观打醮,我随驾出巡,最快也要七八天还才能回来。你,有什么事吗?”
卢青桑刚准备摇头,马上止住,她还真有事情。
“我父亲的堂妹,也就是我的姑妈今日来找我了。她的夫婿李尧如今官居国子监司业一职。烦请大人帮我查查李家的情况吧。”
她虽然觉得卢氏不会骗她,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要查清楚才能放心。
查消息当然是让锦衣卫去做更合适啊。
想到这里卢青桑一惊,什么时候她竟然这么信任裴琰了,她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亲人,却独独愿意相信裴琰。
“好,我去帮你查,查清楚后会派人告诉你,在此之前,那位卢夫人若是邀请你去府上,千万不要答应。”裴琰叮嘱道。
卢青桑神色复杂,“我知道了。”
裴琰的目光落在她的手臂上,空空如也,“不喜欢手串吗?”
卢青桑连忙摇头,“不是,我要干活,戴着不方便。”
这话说出来似乎有说他礼物送的不好的意思,卢青桑找补:“我挺喜欢的,真的,多谢大哥!”
她笑了笑,“我占便宜了,这天下肯定有很多人都想做大人的妹妹,做大人的妹妹挺好的。”
裴琰伸出手像去摸她的头发,卢青桑急忙后退两步,笑道:“别把头发弄乱了。”
“以后别在外面喝酒了,不安全。”
这回卢青桑听话了,“好。”
“五城兵马司那边我也打过招呼,有事直接报上我的名字就行。”
卢青桑:“好。”
“我走了。”
“好。”卢青桑道,“大人慢走。”
……
入冬后,皇帝生了风寒,加上年纪大,身子好的慢,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才起身,于是就寻思着找个道观打醮祈福,另一边则催促严太师等人为他各处名山大川寻找仙师,炼制延年益寿的仙丹。
打醮时少不了要写青词。所谓青词,就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整个朝中要论谁的青词写的最好,当属严太师。
严太师擅权专政多年,皇帝对他早已不满,可是冲着他这写青词的水平,又舍不得他,毕竟这是要先给天上神仙的祝文,写的不好也不敢拿去献给神仙啊。
寻仙访道,其实就是一场笑话,真有那长生不老的药,秦皇汉武唐宗早就寻到的了。可是当皇帝的谁不想“向天再借五百年”,越老越相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
是以严太师还能照样糊弄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青词,就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来自百度百科。
下一更应该在下午六点,可能会稍晚一点,但不会超过七点。
女主与王康的对话让我想起了前几天遇到一个朋友。
微信聊天。朋友:“在吗?” 我:“在,什么事?” 朋友:“有个事要麻烦你。”
然后我没有回微信,等这个朋友继续发消息,然而五分钟过去了,她还没回。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发信息:“什么事?” 她秒回:“是这样的。。。。。”
遇到这种人真的很绝望啊,为啥不能直接把事情说清楚,非要等人一来一回问么,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第43章 (捉虫)
这次去玄元观打醮就是严太师的主意。一共打醮六天, 向上天祈求皇帝延年益寿、千岁万福。
兴安伯没能跟着一起去,上次皇帝训斥了他一顿,禁止他出现在御前, 严太师无法, 不敢公然向皇帝求情,于是遣了兴安伯去民间寻访有本事的道士,顺便考察京郊地区,寻一处风水宝地,替皇帝兴建玄真宫。
皇帝休息,裴琰出来走走。
玄元观烟火袅袅,几个穿黄色道服的道士舞着桃木剑,嘴里念念有词,这词普通人听不懂, 估计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听到懂。
裴琰被烟雾熏得难受, 往人少的地方走去, 来到一处高台, 山间的微风吹过,让人神清气爽了许多。
“裴大人!”
身后传来严太师的声音。
裴琰回头,拱手, “太师。”
两人凭栏观赏山间风景。延绵不断的山脉,绿树葱葱, 山脚下还有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这里本该是一处安静的地方,可是耳边隐隐传来道士们“咿呀”念经的声音,再加上玄元观的香烛烟火,可谓是大煞风景。
裴琰与严太师表面上井水不犯河水,无甚么好说的, 站了一会儿,他便告辞了。
严太师的随侍瞪眼道:“这裴琰傲气什么,连太师您都不放在眼里么,还不如他那个蠢货爹!”
严太师笑道:“他能走到如今这一步,靠的是小心谨慎,以及皇上的信任。说到底,他是替皇上办事的,老夫也无法将他拉拢过来。”
本来是想借兴安伯,拖裴琰下水,谁知这两父子关系竟如此恶劣。裴琰甚至还在皇帝面前摆了他父亲一道。
“算了,至少他没有明面上同我作对,而且现在要对付他,可不如对付杨建那些文臣容易。”
文臣辅助皇帝处理朝政,把柄好抓,或者没有把柄,制造把柄也行。但锦衣卫则不同,一切听命于皇帝,尤其是裴琰还不在北镇抚司,严太师屡次想抓他的把柄都没能成功。
严太师有时候都很奇怪,兴安伯那样的蠢货怎么能生出裴琰这样的儿子来。不过兴安伯蠢也有蠢的好处,裴家毕竟是功勋之后,破船还有三斤铁,在一众功勋贵族之中还是有不少人脉关系。
近年来弹劾严太师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事情严太师不方便出手,正好让兴安伯去做,若是有什么事情,也可顺势将其推出去顶锅。
这时,有小道士来报:“太师,皇上醒了,正在找您呢!”
伺候皇帝乃是第一要紧的事情,严太师立刻往皇帝住的屋子行去,边走边问小道士,“你师父可把丹药准备好了吗?”
小道士连连点头,“已经准备好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双手奉给了严太师。
这药是专门给皇帝炼制的。
皇帝已经连日精神萎靡不振,吃下仙师炼制的丹药,略微躺了一会儿,就觉得精神抖擞,浑身像有使不完地劲儿。皇帝不但表扬了一番严太师,还给玄元观的仙师赏赐了不少金银珠宝。
皇帝精力旺盛,只觉得年轻了许多,便有生了些别的心思,只是这心思不好由他自己主动提出来。严太师稍微一琢磨大概也就猜透了皇帝的心思,于是建言道:“眼看就要过年,朝廷上的事情不少,待开年后老臣再上折子。”
“朕心甚慰。”皇帝微笑地点点头。
严太师嘴角也带着一缕微笑,离明年开年还有两个月的事情,正好趁这段时间去寻访貌美的淑女……
裴琰侍驾回京后,卢青桑就没有见过他了。偶尔易晃回过来,他极喜欢吃卢家食店的梅菜瘦肉锅盔,每次来都要吃几张饼。
卢青桑疑惑裴琰最近干嘛去了,但她就是忍不住不问。元宝大喇喇的去问了。
“易二哥,你家大人呢,这几天怎么没看见他出来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