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烽烟(308)

作者:西元的伊南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婷婷觉嬴稷所言在理,她心里也想尽快找到白起,便同意此提议,跪拜谢恩。

马车行驶至白起所在的山坡时,秦军仍在雨射谷道里的降卒。牵引马车的六匹骏马猝然长嘶停步,如是被降卒凄绝尖厉的哀号吓住了一般,不肯再前进。

婷婷向嬴稷行了礼,轻盈的走下车厢,朝白起飞奔而去。

白起静观杀戮,蓦然鼻中嗅到一缕清甜香韵,冰山也似的躯体强烈的一震,冷漠的目光骤聚暖流。他惊喜的转过身,婷婷娇小秀雅的倩影立时映入他的眼帘。

黑夜,刹那变成了绮丽的幻境,腥风血浪,瞬间烟消云散。

“婷婷!”他高呼着疾跑迎上,张臂拥抱住婷婷。

婷婷雪白的腮颊泛出红晕,伏在白起怀里轻柔的唤了声:“老白。”

白起抚摸她的青丝,兴奋又困惑的道:“婷婷,我让你在营地等我,你怎么却到这里来了?”

婷婷道:“我等了你半夜,你一直没回营,我很惦记你,因此过来找你。”

白起的剑眉微微拢起,怜爱的道:“我也很惦记你,我实是舍不得与你分开的。但杀降不是好事,我不希望你经历,是以我此次未携你同来。”

婷婷低声道:“我军要杀死二十万降卒,这么残忍的景况,我的确很害怕、很不喜欢。可是,我还是要和你在一起,我要陪着你。”

白起心跳加快、心潮澎湃。

婷婷续道:“无论多么不好的事,我都要和你一起经受,即使是受天下人的詈诅报复、上天的惩罚、万世的漫骂,我也要和你一起承担。”说着仰起脸庞,乌眸脉脉凝望白起。

是夜,天幕无星。

婷婷灵动的乌眸内,繁星温柔闪烁。

白起已是泪流满面,双臂将婷婷抱得更紧,笑道:“多谢婷婷!有婷婷在我身边,真好!”

十步外的马车上,嬴稷倚靠车窗,一言不发的注视着白起夫妇。

良久,他眨了眨热胀的双目,垂首深沉一笑。

第190章 第一百九十章,京观

杀戮持续了一整夜,旭日初升时,五条谷道内再无丝毫生命的气息。

阳光照亮“地狱”,满谷密集纵横的箭林中间,无数赵卒尸骸凌乱相枕,殷红的血水沥沥滴洒、汩汩流淌,连谷口外的土壤都被濡得淖泞腥臭。

秦军士卒兴高采烈的列队站在“地狱”边缘,振臂高呼:“大秦万岁!大秦万岁!”他们眼里,这“地狱”并没多么可骇。敌人的尸骸与鲜血,恰是他们领功受赏的凭证。

白起令秦卒分队进入谷道,一队回收箭矢,另一队将赵卒的尸骸拖出。

被拖出谷道的赵卒尸骸随后又被堆集在丹水西的一块空地上。这里另有一支秦卒大队,负责用泥土覆盖赵卒尸骸。

赵卒尸骸堆了一层又一层,泥土也盖了一层又一层,至中午,尸堆已像一座山丘一样高。

忙碌的秦军将士们人人脸上笑容洋溢,仿佛自己不是在劳动,而是在制造一件宏伟的作品。

婷婷很怕这尸积如山的景状,但又不愿离开白起,遂闭着双眸、躲在白起身后。

只听得王龁慨然道:“二十万具尸首筑成的‘京观’,还真是古今未有啊!”

婷婷不晓“京观”为何物,好奇的睁眼问王龁:“王大哥,你说的‘京观’是什么?”

王龁答道:“嫂子,‘京观’乃是军队获胜之后,聚集敌人尸首、盖土筑就的高冢,可作炫耀武功、震慑四方之用。”

婷婷轻声道:“多谢王大哥相告。我孤陋寡闻,不知这个。”

王龁笑道:“嫂子毕竟不是行伍出身的,起哥在往昔的战役中也从未筑造京观,嫂子没听过、没见过,是以不知。”

婷婷望了望白起高大轩伟的后背,对王龁道:“老白并非好大喜功之人,他打了胜仗,从不得意夸耀,自然不必筑造京观宣扬战果。老白今次之所以筑造京观,想来是为异日伐赵做准备,一则震慑赵人之心,二则警告诸侯切勿干预。”

白起闻言转身,握住婷婷雪白的双手,温和笑道:“婷婷,你果然懂我。”

婷婷莞尔:“那是。”

王龁拊掌赞叹道:“嫂子不愧为我们大秦的武安君夫人!寻常女子见了京观,早已吓破了胆,嫂子却还能准确分析出起哥的筹略,嫂子真是了不起!”

婷婷道:“我是老白的妻子,理应了解老白的心思。”顿了一顿,面庞垂下,唏嘘道:“其实我心中也瘆得慌,而且……而且……唉……”她本要说京观也是对赵括的羞辱,但掂掇一番,终觉此刻说出这些话颇不合时宜,立即缄口。

白起心明眼亮,轻轻拍抚婷婷的手背,道:“至少,赵括没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婷婷微蹙着细眉,又低低的唏嘘一声。

是时,蔡牧趋步走过来,笑嘻嘻的向白起夫妇和王龁作揖,道:“大王传三位至帐内共膳。”

三人便跟着蔡牧去秦王嬴稷的王帐。堆筑京观的将士们亦暂且停工,大家围坐在场地四周饮食,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这天傍晚,秦军将京观筑造完毕。

二十万赵卒尸骸筑成的土冢,浑似一座拔地而起的荒芜高丘,映着夕阳血红的余晖,景象十分雄伟,又十分阴森诡异。

秦王嬴稷在京观西面开宴庆功,君臣将士不拘礼仪、不分贵贱,喜气洋洋的把酒言欢,直如过节一般。

婷婷摘了一束秋菊,放在赵括墓前,含泪默立。她右手攥着挂于颈上的那枚象牙牌,雕刻精美的兽面,半边是暗红色,那是赵括留下的血迹。

许久,她与白起携手走下山坡,夫妻俩同乘一骑,驰向秦军庆功的场地。

在京观以东,有二百四十个衣衫破烂、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的少年,结队朝赵国而去。他们是赵军降卒中年纪最小的士兵,皆仅有十三四岁。

白起释放这群少年回赵国,当然不是出于慈悲之心。

长平之战,赵军经受的种种惨苦,需要由幸存的赵卒告诉赵人,使赵人更真切的感到恐惧。

这群魂飞魄散的少年兵卒,无疑是最佳人选。

*

且说平原君赵胜出使魏国,请求魏王魏圉借道给赵军,又遭到了魏圉冷言拒绝。赵胜联合信陵君魏无忌苦口游说多日,魏圉始终不为所动,赵胜只能失望回国。

赵王赵丹得知魏圉依然作梗,大是愤怒,对长平战局也更加担忧。但他一心要挽救军队、挽救赵括,遂仍决定亲率王师赴长平施援。

赵丹抽调了邯郸城的五万精锐守军,田单、虞信等人连日里在邯郸城及邻近郡县临时征募了两万男丁、充入行伍,一共勉强凑了七万兵马,一径赶往长平。

这一战,赵国君臣皆无雄心与秦军争锋。赵国君臣只盼能为困于长平的赵军打通一条退路,让赵括与将士们回归故土。

军队行至半途,一员探马形色慌张的疾驰回阵中,向赵丹禀报道:“大王,前方有两百多个难民模样的少年朝这里跑来,情状古怪得很!”

赵丹道:“近年常有上党难民逃来赵地,怎么古怪了?”

探马回答道:“那群少年瘦得皮包骨头,脸色灰败如土,明明是精疲力竭,却拼命狂奔,小人喊他们,他们也不理,一个个痴痴呆呆又哭哭啼啼的,就像是一群丢了魂的疯子!”

赵胜眉头一拢,对赵丹道:“大王,倘或那真是一群疯子,只怕进了乡村城邑后会伤害百姓。今日既然军队路过此地,还请大王下旨,加以管制。”

赵丹颔首,侧脸看向廉颇,道:“廉卿家,你派些人去应付吧。”

其时廉颇已官复原职,为这支援军的主将。

廉颇的表情甚是凝重,两道浓眉深深的皱着,额角冒出汗珠,仿若遇到了什么重大危机。他骑在马背上,朝赵丹抱拳施礼,道:“大王,请允许微臣亲自去查察。”

赵丹也没多想,道:“也行,不过廉卿家须速去速回,军队还要赶路的,不可耽误行程。”

廉颇复施一礼,便带领一百铁骑驰出大队。

片晌,铁骑队在官道上与那群少年相遇。

少年共有二百四十人,正是被秦军释放的长平赵卒。

少年们望见飘扬的赵国军旗和威武的赵国铁骑队,哭得更凶更悲,伏地大喊道:“廉将军!廉将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