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74)

作者:刘宗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高科长,说实在的,能获得省级改造积极分子的奖励,谁会不高兴呢?只是每年中队的几名省级改造积极分子指标,都是早早就被内定好的,有的甚至是监狱领导硬性压下来指名道姓必须要给某名犯人的。其他的犯人即使想争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此事到时再说吧。啤酒还有没有,有的话再来一罐。”高科长将一个已喝完了的啤酒罐捏扁了,笑着说。

“还有的。”杨凡赶紧从纸箱盒子里再拿出两罐啤酒来。

“最近一段时间来,图书组犯人的情况怎么样啊?”

“还可以,自从张伟国被调到中队去了以后,整个学校情况都有较大的好转,新调来的学校监督岗叶华明,也许是刚来,对有些情还不太熟悉,不过,目前他的整体表现还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坐得住,不像张伟国那样整日离开岗位到处乱跑。”

“其他的人呢?”

“其他的人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自从刘天明、黄新华和王义桥等先后离开图书组以后,图书组一直没有增加新人,监狱没有重大活动还可应付,倘若有什么大的活动一旦要搞的话,图书组的人手就显得很不够。现在同过去比,几乎是一人抵二人用,长期下去可能会有些不妥。还有,《建新报》目前只有我和李春林在搞,虽然后来又加了一个王家胜,但由于王家胜毕竟是临时性的,平日里他只是从旁帮帮忙而已,从未把他当做一名正式编辑来用。加上从长远考虑,《建新报》还是应该要恢复每半月一期的,所以,增加新人手也是必要的,何况图书组的不少工作是有一定继承性的,一名新人要想全面熟悉图书组的整个运作也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行,幸好目前图书组的几名犯人的余刑都还比较长,倘若遇上有人出监,则接替的人恐怕会一时难以顶得上去。因此,我觉得,从长远着想,还是应该注意加紧物色新人,适当补充图书组的犯人人数才好。”

“你说的这个事很重要,这样吧,你也帮着物色一下,特别是要注意从入监服务中队新投犯中物色人选。只要条件上没太大的问题,图书组再增加二至三名犯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噢,对了,王家胜来图书组已有一段时间了,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自他来到图书组开工以来,我给他的任务主要是协助我写标语搞宣传,此外,还帮助我和李春林做一些清样校对工作。总的说来,人还算不错,在遵守监规纪律方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那就好,此人在狱中所待时间很长,而这次减刑又没有他的份,到那天减刑结果一公布,他肯定会很失望的,……以后,你也不用给他过多的事做,我看,让他专门搞宣传好了,其他的事,他愿做就做,不愿做就随他便好了。”

“据说,他坐牢以来还没有减过一次刑,过去的事早已过去了,如今他也没有再犯什么错,为何一次减刑的机会都不给他呢?”

“你算是比较顺的,有些事你也不便知道,总之,没有那么简单,他所得罪的人,不是一般的干警,而是监狱里的领导人物,所以,虽然他中队曾经几次为他呈报过减刑材料,但每次一送上去就被卡掉了,这次也是一样。”

“如此说来,王家胜今年能否出监仍是个未知数?”

“难说。”

“另外,教员组的吴忠,这次应该走得成吧?”

“这次减刑有他的份,减了六个月的刑期,估计待减刑大会过后再待十几天就可出监了。你觉得吴忠走后,谁来出任教员组组长更合适呢?”

“由我发表意见会不合适吧?”杨凡显示出一副很是谦逊的样子。

“没关系,你说说看嘛。”

“依我看,杨智比较合适一些。”

“为什么呢?”高科长可能是真想听听杨凡的意见,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以我的观察,我觉得杨智这个人,为人比较正派,责任心也比较强,他在教员组的人缘也是最好的,所以,由他来担任教员组组长,其他的犯人会比较容易接受,磨合期会比较短。”

“除此之外呢?”

“在目前教员组犯人中,除掉杨智外,就是陈有祥。不过,论组织能力,杨智仍远强过陈有祥,所以,我还是认为杨智的条件更好一些。”

“好,你的意见我会认真考虑的。另外,现在你们中队每晚的串珠任务很重么?”

“是的,几乎每晚都要干到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们中队尽管不属于生产中队,但由于今年整个监狱生产经营形势将会更加严峻,扭亏为盈任务很重,所以,今年监狱给你们中队同样也下达了上缴利润指标。”

“不过,这样一来,中队犯人的日子就更难过了,白天要正常开工劳动,晚上还要加班加班干活,劳动量实在也太重了。”

“目前你们中队犯人的思想状况如何?”

“许多犯人心中都有不少怨气,不过,目前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话虽如此,但还是要引起高度重视啊。”

“是的。”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高科长说完就起身离去了。

5

今天是一九九六年四月五日,上午一开工,杨凡就接到教育科高科长的电话通知,要杨凡转告吴忠,尽快用小黑板写一个通知挂到监狱内的几个大十字路口,内容是今天下午两点半在监狱舞台召开今年第一季度全监服刑人员减刑宣告大会,各中队必须准时将这次受到减刑奖励的服刑人员带到舞台参加会议,同时要求各中队准时组织本中队犯人集中收看闭路电视转播。

由于吴忠早已从杨凡口中得知了自己被减刑的消息,所以,当杨凡告诉吴忠要尽快出一个有关减刑的通知时,心情显得特别高兴。杨凡要吴忠从教员组派两人帮助他一道去舞台挂背景幕布和标语时,也很爽快地答应了。杨凡将幕布和标语挂好后,接着,为全监各中队参加会议的犯人划分就坐场地。

“老杨,今天开会共需要几张桌椅呀?”吴忠特地跑到舞台来问杨凡。

“由于今天法院的法官也要来出席会议,我想至少应需二十张桌椅吧?”杨凡屈指数了数有可能出席会议的领导人数后说。

“好,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搬十四张桌椅来吧,这样可以摆成两排,并能够满足二十四人在主席台上就座。”吴忠补充说。

“行,多摆几张更好。”

这时,欧阳干事也来到了舞台,他对杨凡说:“高科长刚才说了,会场放在台下进行,为了搞大气氛,监狱临时决定,让加工厂和砖厂的全体犯人都来参加今天的减刑大会。你现在就把下午开会时各中队犯人要坐的区域位置划定一下。”

“好,我马上做。另外,主席台上摆二十四张桌椅是否够用?”杨凡请示道。

“让教员组再多搬两套吧,共凑成二十六对桌椅,应该就差不多了。”

“行,我立即告诉他们再多搬两套来。”

欧阳干事说完就转身离去了。杨凡则立即寻找吴忠,见他正朝学校走,杨凡急忙大声喊住了吴忠。

“老吴,二十四套桌椅不……够……用,还……要……再……增……加……两……套!”杨凡对已经走远的吴忠喊道。

“知……道……啦!”吴忠也大声回应道。

由于会议规模临时扩大了,原已写好的大会标语是八开纸写的,因字号太小而不能再用了,杨凡不得不赶紧通知王家胜用四开白纸重新写过。如此一来,整个图书组的犯人中午不能午休,需要加班制作大会标语。标语字的字体是用红色广告颜料写成的大型仿宋体字,每个字均写在了一张四开的白纸上,待字干了以后,用别针将其一一固定在一条约二十米长的长方形大红布上,然后,再将其悬挂在大会主席台的正上方,其样式犹如每年官家开大会时悬挂在大会主席台上方的那块红色标语一般。

为了确保各中队犯人的进场秩序,杨凡仍像往常一样,在进入露天会场的每一个入口处,均安排了两名引路的犯人,目的是希望让各中队带队队长能很快知道本中队犯人座位的区域位置,从而确保了整个进场秩序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