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14)

作者:刘宗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阿虎,你的案子老这样没完没了地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你应该想办法催催他们快点结案才是。”杨凡一面给李国华和崔虎分别丢去一支烟,一面自己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后关切地说。

“管他妈的。操他老母发黑,几年来我自己也数不清到底已经催过多少次了,次次都是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说老实话,他妈的,如今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做了,反正,闹也闹过了,真真是不闹白不闹,闹了也是白闹。”崔虎无可奈何地说起老实话来。

“难道除了闹之外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杨凡仍将信将疑地问。

“杨大哥,要是有半点办法,我也就不会在这里待,这那是正常人所应待的地方吗?说句大实话,要是能出得去,我是一分钟都不会在这待的,唉。”崔虎有些绝望。

“老杨,你可能不知道,阿虎现在实际上已是个三不管的人,你看,人是公安局的人抓的,显然,公安局早已把他给忘了;检察院呢,由于材料达不到正式逮捕的条件,所以,也不会管;看守所呢,是有心无力,因此,也管不了。反正在押人犯多得是,多一个人不过是多一碗饭罢了,更何况又是个无偿劳动力,所以,多一个人还可以为看守所多创一份收。何乐而不为呢?”李国华也发起牢骚来了。

“没进来以前,也知道因被关押而失去自由的人很多,那时还想官家抓这多人坐牢,对财政的负担一定会很大,现在进到里面来了才知道,过去的担忧其实是纯属多余。如今,我总算明白了,即使是把全国的老百姓都抓来坐牢,国家财政同样一点问题也不会有。相反,由于全国的老百姓一旦都变成了无偿劳动力,官家财政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盈余,官家高官们的小日子也会更加舒畅,既不用担心老百姓会上街示威,也不用为实现所谓的小康生活水平而损伤脑细胞,更不用去费尽心机高什么‘安居工程’、‘希望工程’、‘开发大西北’以及长江、黄河上游和长城以北的水土保持与植被固沙等。就像关起牛羊可以使水草免遭破坏一样,所有的人都抓进来了,因而再不用担心有人会上山砍伐原始森林,也不用担心会有人去搞什么开荒造田,更不会有人去搞什么南水北调工程了。到那时,山会更秀丽,水会更清澈,而无边的沙漠自然也就会不战而退了。当然,我们的官老爷们,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子子孙孙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玩不完的景秀河山。”李健不知什么时候也挤了过来凑热闹。

“李健,少谈政治。你他妈的任务完成了没有,没有完成可不要来瞎胡闹啊。”崔虎笑骂道。

“虎哥,你放心,再说,你看我是那种完不成任务的人吗?”李健答道。

“嘿,还说完成任务,吊你老母,你要是不用钱买人帮你插花,就凭你妈的那双笨手能够完成任务,我把脑袋砍下了给你看。”崔虎笑骂道。其实,在仓内用钱买人插花,是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家中常有馈送的人,凭着自己手中握有可以用来买菜买烟的菜票,往往以每打两角人民币的价格,收买别人做的花,用以充抵劳动任务。而那些比较穷的人也乐意这样做,虽说苦点累点,但一天下来常常也能赚个四元五元的,用这些辛苦钱可以在仓内买点烟或菜吃,从而达到改善自己生活的目的。

“哈哈,虎哥,这你就管不着了,反正到时我如数完成任务就得了,甭管我用什么手段。”李健边给崔虎、李国华和杨凡每人递上一支香烟边笑道。

“我管你个屁,只要你能跟我完成任务,你他妈的就是把隔壁的叶婉霞拉过来操,我都不会斜瞟一下,信么?”崔虎笑骂道。

“哎,说真的那个叶婉霞长得真好看,你看她的身材非常匀称,曲线分明,不胖不瘦,恰到好处,就像是那位名画家精心画出来似的。尤其是她胸前的那对诱物和她的那双眼睛,叫人看了真他妈的魂都会给勾去了。” 李国华一谈到女人就浑身都是劲。

“说来也真是造化弄人,像她这样漂亮的人竟然被整到里面来了,真是浪费资源。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她时,眼睛都不听使唤了,总希然能多看她一眼。她的眼睛是丹凤眼,清澈而亮丽,水汪汪的。她胸前的那对诱物,犹如十六七岁少女一样,既丰满又□□,谁见了谁都想入非非的。唉,要是能跟她在一起,就是要我立即死去我也愿意。”想不到平日斯斯文文的李健竟然也能说出这样一番风流话来。

“看你说话投入的样子,就像你妈的真的要动手干她似的。我看啦,你还是留点精神等有一天到外面去发挥吧。”崔虎又笑骂道。

“说真的,九号十号两个女仓内还真有几个漂亮妹子呢,比如我们李健的小妞余红,长得也很不懒,虽个头不高,但小巧玲珑别有一番味道,你看她的眼睛又园又大,水汪汪的,身材苗条,不胖不瘦,犹如十八岁左右的姑娘一般,挺迷人的。”李国华不愧是因强迫妇女做性工作者而被抓进来的,说起话来总离不开异性。

“嗨,老李,你这样说当心李健同你拼命啰。不过,说起余红,其实也挺冤枉的,据说,那年她才十六岁不到,只是出于好奇才跟着她的男朋友去的,她男朋友同其他的人在抢劫作案时,她只是站在一旁看热闹,只觉得好玩,事后也没有得到半点好处,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抓进到看守所来了,而且一关就是两年。你们说冤不冤枉?”张小平充满同情地说。

“唉,什么冤不冤的,自己都是掉进水中的称砣,死路一条,那有闲心来管别人是死是活。”崔虎想起自己的案子自然是没有好话说。

“哦,对了,杨凡,你的案子怎么样了,拿到起诉书快有一个月了吧,好像你的律师也来见过你三次了,为何还没有开庭?”黄远昆不知什么时候结束了打坐,既然关心起杨凡的案子来。

“昆哥,谢谢你的关心,起诉书至今我并没有收到,不过听张管教告诉我说我老婆早已收到检察院有关我的起诉书了。至今为止,已先后有两名律师来见过我,论次数加起来有五次了,其中,王律师看了我的审讯档案后,建议在庭上作无罪辩护;而另一名郑律师则反对作无罪辩护,认为这样,可能会引起检察官和法官的不满,从而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郑律师主张通过设法打通关节和在庭上主动认罪以及作减轻刑罚辩护相结合,让检察官和法官们气顺了,就可能被判较短的刑期。郑律师还说,按他的意见去做,是目前最明智的选择,相反,如果硬同那些人对着干,则最终结果只会更糟。对两名律师的意见,我也是取棋难定,不知如何是好。通过进看守所这几个月来的观察了解,我已经明白,不同社会的法律有很大不同,在一个法制健全的普通法社会里,一个人有没有罪,关键看证据和陪审团的意见,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他们那里,律师的水平及其在庭上的表现,常常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案情的审判结果,以致那些真正受冤枉者能够当庭被无罪释放。而在我们这里,所谓开庭也只不过做做样子、走走过场罢了。一个人到底被判多少年,是死刑还是无期徒刑,实际上在对此人开庭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因此,律师在庭上作不作辩护,一切已变得无关痛痒了。正是有这种考虑,所以,我觉得郑律师的意见具有较大的可采纳性。不知昆哥对此有何高见?”杨凡详细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老杨,你的看法是对的,不愧是一名博士,看问题的深度就是与一般人不一样。实际上,我的看法是,同样是人,生活在不同社会里是有很大不同的。做这里人,很不容易,首先,你凡事都必须忍,即使你没有犯罪,你确实是冤枉的,但只要上面认定你有罪,那么,你除了花钱去打通关节外,已别无其他选择。而且,你还必须要同他们保持一致,犹如平日媒体铺天盖地说的那样,必须上面必须保持一致,如果你想通过法律来求得公道、公平,或想以其来洗脱自己的冤情,还自己一个清白,那是非常艰难的。说句老实话,我到今天还好后悔,我后悔的是当初为何没有想到移民,如果能成为其他社会里人,也许就不用在这里坐牢了,至多判我个驱逐出境罢了。S市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你们也都知道的,他早年也是这边的人,七十年代因偷渡到香港而成为香港居民,八十年代末期,趁这边搞改革开放赚饱了钱之后,又及时移民到了澳大利亚,一年前,他被抓了,涉及金额好几亿元人民币,结果呢,只判了十七年另加驱逐出境,所以,他一天刑期都没有服过。但如果他是一名这边的人,其结局又会如何呢?依我看,他就是有十条命也全完蛋了。你说他聪明不聪明?”这是杨凡第一次听黄远昆向众人发表他的高论,听后不禁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