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昭君之开挂人生(40)

看似在梦中,其实不是,这是一条从阴间通往人间的特殊通道,只有地府的高层到人间才会使用这条通道。

林如海看着温文儒雅 ,端方君子,可他心中自有胸壑。也有远大抱负。

他在山上也没有闲着。每天写一些字,积累一些装订好,让随从小厮送下去,给叔祖父喜欢的小鹏宇送去。

掌握好小鹏宇的学习进度,写一些释义注解给小鹏宇。

小家伙学的越来越好,隔几日就写一些字,还有自己做好的功课托小厮带给他,请他斧正。

两人书信往来,交流的欢实。

他惊讶于小侄子的聪慧,勤奋,好学。越发的喜欢小鹏宇。

多好的孩子。

巳时,五辆马车从村外驶进村道。

有府中的随从小厮来过林家村采购,坐在头车指路。

“林家村的路修筑的真好,平坦,又宽敞。”车夫驾车感叹道。

指路的大顺也坐在头车车夫的身边。

“上次来,可没有这么宽敞的路,还是村外道上的那些土路,路过都是黄土飞扬。

林家村的人这是挣了银子啊?”

大顺也感叹。

“肯定是大挣啊,那些果子,小菜,稻谷卖的啥价格,天价都不为过。

林家的族长心真黑,那价格也真敢开。”

“嗨,全天下独一份儿,当然敢开天价。做族长的哪个是傻子,人家还是举人,能考上举人的都是人精。”

两人闲聊,也不怕主子们听见,主子都在中间的那辆车。这辆是运的礼品,给仙姑的礼品。

说话间马车已经拐进村道至仙姑家的分岔路。

马车“哒哒”在昭君家另外不用盖屋舍的一侧前停下,“老爷,太太到了。”

坐在前面的大顺,已经看到了一片停车坪。昭君特意改造出来一块能停马车的停车坪,盖了两个高宽的屋脊。

一个有马槽,能养马,还附带一个堆放草料的地方。

一个是带着长条椅,可以停放马车的地方,马卸了以后,车子就停放在这里。

昭君为未来的信徒病人们,早就想好了。

“到了?”何二老爷一路上晕乎乎的,终于要下车了。

昭君家里

昭君坐在院子里,带着几位族侄女正炮制药材。几人嘻嘻哈哈,说着一些好玩的事情。

“太太,有人来看病。”贴身伺候的张嬷嬷高兴的来禀报。

她就喜欢看太太给人看病,给人治病。

“请进来吧,让田嬷嬷上茶,再上两碟点心,核桃小酥,桂华糕。”昭君拍拍手,手中的碎屑,站起身,在边上的洗洗手。

进屋换了一身青色的衣裳,衣炔飘飘,仙风道骨,亮洁出尘,她自己改良的几套衣服,不像道服也不像传统襦裙。

但穿上很好看,几位小姑娘也跟着学着做了两套,穿上以后,都说好看,美滋滋的。

小姑娘们也赶紧的洗手,她们也要去瞧婶婶给人治病,不过一般是躲在屏风后。

婶婶说,看了要保密,不能在外说。

张嬷嬷请何二太太一行进到第一进专门收拾出来的诊室坐下。

诊室内,有散发着清香的兰花,茉莉花等花卉。

布置的如同现代的客厅,长沙发,还有茶几。

两间房打通做一个大诊室,一边是文案改造的看病桌子。

“真雅致。”陈老太太四下打量,张望了一下。

“真特别。”何二老爷在隔壁的等待区,好些病人都是带着夫君一起来。

昭君特意开了一间等待室,布置的也不一样。

几位女眷在诊室,看到了一群神仙的画像,每一个下面都有香案。

香案下方,早已备好不少的香腊。

每天早晚都会点燃一炷香。

等了没多久,昭君飘然而至,“让诸位久等了。”

“仙姑好。”

何二太太与娘家母亲,两位嫂子齐齐起身。

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年轻气质出尘的美貌妇人。

“诸位好,坐吧,不知是哪位要看病。”

昭君说的都是看病,不说求子。

至于别人怎么唤她,那随意。有人唤她:君仙姑,陈大夫,陈太太。

“仙姑,我,我,瞧瞧。”何二太太也顺着昭君的话,没说求子,只说瞧病。

昭君指了指宽大案几对面的舒服单人沙发椅。

“请坐,伸出手。”自我介绍,然后才开始把脉。

昭君把了一会儿脉,才问到,“没大事,调理两个月,就能痊愈。只是这两个月,最好是清修的好。”

“仙姑,我想请仙姑帮我测测,命中可有一子?”

何二太太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出自己的真正的想法。

“行 ,那知道规矩吧?”

“知道,我夫君也来了,在隔壁休息。”

昭君望了一眼身边一直目不斜视的张嬷嬷,对方点下头,表示明白,过去隔壁请来何二老爷。

侯家的三位女眷,被引入另外一侧屏风后。

大户人家都重视这些,换成是周边的乡村人家这种情况,一般可不会回避。

夫妻俩并排站立,昭君手掐法诀,双手翻飞,写好的夫妻俩生辰八字的那张纸。

在夫妻俩头顶盘旋,飞舞着,一女两男三个小娃娃在夫妻俩的头顶微笑着。

被外祖母带至屏风后的小姑娘张大嘴巴,不解的看着缝隙中的那一幕。

屏风有几处专门供亲人观看的缝隙,宽,是视野好,能瞧的清清楚楚。

不只是偷看的人看清楚了,就是夫妻俩也瞧的清清楚楚。

夫妻俩彼此对立的站着,眼睛稍稍向上瞟,就能瞧见头顶虚影娃娃。

一道金光闪现,一枚小印戳在纸张上。

饶是陈老太太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也瞧的眼睛都不眨。

真是神仙显灵啊。

“好了,二位坐下吧。何二太太命中该有一女两子,但不代表你们就能生下来。

如果没发有孕 ,或者有孕没有保住,那就另当别论。如果二位命中无子,求我也没有用。我也给二位变不出来。

近两月,二太太静心调养身子,别的都不要想。

等调养好身子,选个好日子一定能有孕。”

昭君面不改色的说道,何二老爷还有些不好意思。

“可否麻烦仙姑帮忙给选个好日子?”何二太太心底轻松了一半,命中有子就行,万一是没子,再努力也没有办法。

“可,就选在两个月后,二太太每个月小日子之前的十四天左右,这几日,最好全都不要错过。”

昭君的话说的很明白,何二老爷的耳朵都羞红了。

他是大儒,对说这种事,他认为是绝对私密的。不能在人前说。

谁知道眼前的仙姑本事是有,可说话却直喇喇的,一点也不婉转。

“一定是两个月以后嘛?”何二太太问。

“对,一定是两个月,身子骨不调理好,即使有孕也对胎儿不好。说不定还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先天的任何疾病,都是不要医治 。二太太切莫大意。”

“都听仙姑的,仙姑说的对,不能影响孩子。”

二太太掏出来一个瘪瘪的精美荷包,推至昭君面前,昭君没有说话。张嬷嬷伸手拿起验看,多了肯定要赠送一些附加值的东西。

虽然不礼貌,甚至是有些失礼,可这能及时的回馈病人。

张嬷嬷也是在大户人家家中做过事情的,规矩礼仪都懂。

她笑着说道,“何老爷,二太太切莫笑话,不是老奴不懂礼。

只是有些夫人太太也是如您二位一样 ,用荷包装诊资。有些给的太多,等人走后我们再发现有些晚。

如能早些知道给太多,我家太太,也好及时回礼。

有些不知道住的地方,人不来 ,礼物也送不出去。”

古板的何大儒,已经变色的脸面,听了解释才稍稍好转。

倒是这么个礼,人走了,再回礼倒不是很好回。

二太太平日是专门和各府来往交际,人精一个。即使仙姑这样做,有些不合她心意,面子上,她也不会有什么表情,还会依然微笑着。

只是这笑容中有多少真心,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

“嬷嬷说的对,我们怎么会介意。不介意的,只要仙姑能让我心想事成,如愿以偿,我感激还来不及。”

二太太开始确实不舒服,觉得仙姑虽然被碧霞元君点化,但出身低,身上的小家子气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