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昭君之开挂人生(17)

“不用,你派人先去知会一声慧嫔,朕想昌茗了。”

“是。”

何寿招来手下的心腹小太监,吩咐他快步跑着去慧嫔娘娘的宫殿提前通报一声,最主要的还是先找到昌茗公主。

皇上刚才的行为,真是冲着六公主去的。仔细交代小太监,让告知慧嫔娘娘,一定要让六公主候着皇上。

勤政殿离慧嫔居住的玉华殿有些远,可皇帝说走走,活动活动。

勤政殿过去是皇帝的寝宫,再步入过去是皇后的寝宫清宁宫。

从皇后的寝宫开始,一路过去都是属于后宫的范畴。

玉华殿算是比较偏的宫殿,但环境不错,清幽雅致,还有安静。

慧嫔几年来难得在白天见到皇帝,被小太监知会时,还有些惊讶。后面听到说要见昌茗,慧嫔更是觉得诧异。

皇上每次来玉华殿,可是很少要主动见茗儿。

今日是怎么,难道有什么事?

慧嫔按下心中的担忧,在宫女的巧手打扮下,净面,细心护肤,修容。装扮好的慧嫔,对着镜子自照,觉得满意才离开梳妆桌。

有位在宫外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女儿,慧嫔总是能最快学会外面的新鲜装扮。

总是能得体的出现在后宫众多靓丽的宫妃面前,即使是与二十左右的年轻宫妃相比,她也不逞多让,相差不了多少。她还有年轻宫妃没有的成熟妩媚,温柔小意。

路过御花园,年轻的宫妃们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皇帝进后宫的消息。

个个换了身新衣裙,重新补了点妆容,急匆匆的赶到御花园,想围追堵截,截胡。

御花园 ,转一个弯走一段路,总要遇见一位香气袭人,衣裙飘飘的宫妃,手持团扇,宫扇。

刚摆脱一位贵人,皇帝转进另外一条路,又遇到一位五官艳丽,身材诱人的丽贵人。

丽贵人身穿嫩绿色的春衫,简单戴了一副长条形细细的浅色耳环。浑身再也没有多余的首饰点缀。

青春靓丽,婀娜多姿,如一潭春水,荡漾在皇帝的心头。

“嫔妾见过皇上。”丽贵人声音清脆婉转动听。

“爱妃平身。”皇帝要不是记得自己要有正事去找慧嫔,还想亲自再见见六公主,了解了解六公主的品行。

已经酥了骨头的他,早就揽着丽贵人离开了。

想想他已经有小半月没有进后宫,此时被撩一下,立即有了想法。

扶起丽贵人,皇帝硬着心,继续朝前走,最后实在是偶遇太多,没办法,坐上软轿。

能尽量的避免因为宫妃偶遇耽误时间。

走走停停,一直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玉华殿。慧嫔母女俩早就梳妆打扮好,静等皇帝的到来。

皇帝第一次花了心思去了解眼前的六女儿,与之交谈了许久。从皇帝不动声色的打探小女儿的性格,还有爱好,慧嫔就大致明白了。

皇帝一定是想给小女儿指婚,她是不愿意的,只是此时皇帝不说,她也不能问。

慧嫔耐着性子,面上平静,心中却焦急的不行。

一直到离开,皇帝没有说要给昌茗指婚的事情。原本想知会慧嫔一声的,可最后还是没有提前知会,只是与慧嫔安安静静的度过了一晚。

睡好 ,睡饱的皇帝,神清气爽的上朝。在朝堂上,精神饱满的骂了一早上朝臣们,骂完,内心的郁闷,不爽总算是好些了。

朝臣不骂骂不吓吓,他们不知道坐在上面的皇帝是只真老虎。

皇帝其实是个话痨,很喜欢骂人喜欢八卦,只是朝中诸事繁杂,他没有事情八卦,一般为了维持自己高冷的人设 ,也很少骂人。

昨日就一直在心中骂工部蠢货的皇帝,借着工部尚书的奏折,狠狠的骂了工部诸位大臣。解了心中的烦闷。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万物都带着春天的温暖与气息。

最近不再做各种研究的昭君,清闲了下来。

时常出入各家达官贵人的府邸,参加各种宴会。

第15章 红楼惊梦(15)

酉时,参加宴会回到府中的昭君,一进门就听到丫鬟禀报,说杨家村来了人,安置在东边客院中。

“夏竹,是杨家村的谁来了?”

进屋,直接坐到梳妆桌前,对着一大块的梳妆镜,卸下头上的钗环首饰 。头上就留了一根玉钗。

秋香端来一盆温水,“太太,热水来了。”

“好,放在一边。”边上的深红色三角架就是放脸盆,用来洗手洗脸的。

推开窗户,透透气,屋子内换换味儿。

“是杨氏一族的族长,带着杨氏的几位学子前来。”

秋香没有猜测,她的话语,昭君明白。

“好了,知道了。老太爷有见过杨族长没有?”用自制的洁面乳,连洗了两次,才接着用清水洗了两次。

接过冬香递给她的干净帕子,擦净脸上的水,坐在梳妆桌前,一步步的抹上面霜,手霜。

对于护肤,她是很花心思的。

“见过了,杨族长说因为来的晚,府试周围的客栈都已经住满。没办法,才来咱们府里借宿几日。”

“行,去跟韩大家的说一声,派几位小厮,好生伺候着。

这几日换着花样给他们做吃食,晚上清淡一些,中午那顿丰盛一些,鱼肉,轮换着来。”

“是,太太还有什么吩咐的没有?”夏竹站在昭君身侧,帮忙收拾好梳妆桌上的护肤盒。

如今的安平伯府,有两位太后宫里出来的嬷嬷,在府中做了半年的培训。

男男女女逐一培训他们的规矩礼仪,王家一大家子也跟着抽空前后学了半年,虽然断断续续的学习,但也是全部优秀以后才没有再继续跟着学习。

安平伯府的主人,下人全没有了之前暴发户的气息,一个个的规矩礼仪没得挑。

伯府内规矩严,但是只要你忠心耿耿,那些规矩也还好。

夏竹如今进退有度。

“嗯,考的那天,派车夫送他们过去,一直等在那边。

让小厮跟着他们在马车里等着,对了,提前找一位老大夫一直跟着……。”

昭君把她能想到的都交代了一遍。

“是,奴婢这就去找韩嫂子交代她。”

“去吧,明天给几位学子送些纸张过去。中等的即可。”

自家就造纸张,写字用的纸张,府中一般都是用上中下三等区别。

“是。”

领命出去,屋子里的丫鬟们,各自做着自己份内的活计,互相不打扰 ,也不攀谈。

东院,族长不只是他一人前来,还有族中三位学子,其中就有他的长孙。

为此他还带来了大儿子杨东夏,父子俩带三孩子,都是通过了县试,进京来参加府试的。

最好的厢房,给了三位学子。族长父子俩,住在西厢。

“爹,咱就这么住进了伯府?”杨东夏有些不可思议,从族弟亡故,王氏除了那时候回去过。这些年就头七,周年,三周年这几个时间段回去过。

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办完事就走,也不多做停留。

又因为男女有别,他们与王氏接触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

“怎么还觉得是做梦?”杨族长见识有限,但到底多活了几十年,更淡定一些。

“嗯,伯府真是豪华,大,美,吃的用的穿的都是咱们见都没有见过的。”杨东夏第一次见识富贵人家的宅子还有生活。

“是啊,伯府富贵。”杨族长感叹了一句,多余的话再也没有说。

不该他想的,他不敢多想,想多了会滋生不该有的心思。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就像那一家,如今三个被雷劈的人,在杨家村方圆几十里的地界,臭名昭着。没有任何媒婆愿意为他们家的孩子牵红线。

当初连杨氏一族的名声都被连累,后来好在族里出了这么一位能人。挽回了不少名声,这是富贵权势带来的。

翌日清晨,杨氏三位学子,早早起床温书。

十二岁的小平安,十岁的小平乐,身后跟着两位小厮,抱着洁白的纸张,还有笔墨。

小伯爷平安,身条抽高不少,才十二岁,就已经一米六。

白嫩的小脸,俊俏的五官,妥妥的小鲜肉一枚。温暖的笑容,吸引不少小姑娘,才十二岁,就是京城所有岳母心中最佳女婿。

多好的,才十二岁,就已经是伯爷,不是什么世子,以后也不用担心有人抢他的爵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