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看着办公桌上的书,心里灵光一闪,朱家莫不是已经开始养起来了?想想去年以及今年朱家出的蘑菇量,大队长决定把这个想法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永不提起,“有华啊,老刘叔问你,这个功劳让给老刘叔成不成?”
“成。”叶有华干脆利索一个字回了。他们家不盼着这些功劳,就是想为大家做多一些。
大队长把书收下了,“成,我老刘家记着你们家的恩。”
叶有华笑而不答,也没有就着这个话题聊下去,反而将自家的一些经验倾囊相授,好人做了那就做到底。
叶有华回家说起这事,朱立勤也有些感慨,“这个老刘头,唉,咱老门山脚村大队长这是替咱们家揽下了事呢。”
朱娇娇家一直以来都有出产蘑菇,现在蘑菇房种的是常见的草菇和茶树菇,种下去大概十天左右就能出二十斤湿的,因为是一茬茬收割的,只要开始收割算起来差不多三五天就能收成五十斤湿的。
在山上他们也经常会采一些其他的香菇之类的蘑菇,混在自家种的蘑菇里头一起出给罗科长。
要说量大,去年出了差不多八百斤湿货蘑菇,蘑菇干货出了两百来斤。
今年雨水虽多,但对藏在地底下的蘑菇房却是没有任何的影响的,所以今年的出产量跟去年差不多。
朱娇娇家也已经检验过,蘑菇焖饭跟红薯焖饭一样能够饱肚子,而且不像红薯焖饭那样不动肚子里就放气。
对于艰苦时期的应对,朱娇娇也是动了脑筋的,他们都是吃惯米饭的人家,米饭自然是最重要的主食,搭配着蘑菇、红薯、南瓜、芋头、土豆、豆角、萝卜等等都可以成为新的主食。
阴雨绵绵下得人心惶惶的时候,大队长发布了一个消息,大队长要教村民们人工养殖蘑菇。
不管人工养殖蘑菇最后的出项在哪里,但好歹也是一项技能,眼瞅着时节不好,大家还是愿意学一学的。
更何况,听说养蘑菇很简单,保持温度和湿度,都不用晒太阳就能养出来。
更何况大队长说了,蘑菇甚至关键时刻能做主食。
老门山脚村饿过肚子的人并不少,如果蘑菇真的能养出来,以后万一真的闹起了什么饥荒,啃蘑菇不比啃树皮要强的多么?
村民们很有干劲,要不是要防着所谓的蘑菇孢子飞得到处都是,估计每个村民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利用上了,而且大队长并不限制村民们珍藏这项技能,想教给谁都成。
谁家还没有几个外村的亲戚呢?
就是之前往外销东西的时候也有给亲戚夹带过货的,不过是大家没有说出来罢了,各自心知肚明,后来出项不够要跟龙门山合作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给亲戚家夹带过货。
老门山脚村接下来的中稻晚稻照样没有按照平时的时间成熟,比之往年又晚了时间。
收成依然是跟早稻一样惨不忍睹。
就连往常种在山坡上的红薯的收成也一样受了影响,唯一的优点是雨水太足红薯藤长得太疯狂,喂猪之余还有的剩,大家都砍了拉回家去切碎晾干了好作保存。
朱娇娇家也是先切碎晾干了,然后一部分用石磨磨成粉存放,一部分按一百:五十:二十:一的比例跟切碎的干草、谷糖和酒曲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封进大坛子里发酵。
听说这样调制出来的的饲料喂猪很长肉,但是一次不能喂太多,最多占当天猪食的三成,否则容易引发猪酒精中毒。
因着雨天,同样路边山上山脚到处都是疯长狂长的野草之类的,还有野菜之类的,朱娇娇家将这些野草和野菜也都抽空子都割回了家,野草晾干了可以用来沤肥,也可以给猪垫窝,还能引火用,而野菜平时能当菜吃,晒干了好好保存更能撑不少时间。
队里偶尔不用上工的时候朱娇娇家经常一袭油布当雨披,戴一顶斗笠,顶着雨水去割野菜野草,割回来放在木架子上先滴干了水,然后再散在铺了青石板的堂屋里晾干水汽,最后或者是摊在阁楼风干或者灶台开火的时候就搁着烘,待到烘干了,野菜就搁阁楼上新砌的通风道里,而野草则一捆捆地码放在猪圈上方的横梁上。
除此之外朱娇娇一家还经常冒雨去山上采一些自家没有的蘑菇品种,也有蕨类,木耳之类的。
总之朱娇娇家除了正月因为大雪出不得门,其他时候是绝对不会一家人窝在家里闲着的。
过了中秋一段时日之后老门山脚村实在是无法再等,趁着一天好歹日光好,将晚稻终究给收割了,收成自然也是没法看的。
去年还欢欢喜喜的整个老门山脚村的村民们都没法儿再似去年那般欢喜了。
比之老门山脚村的阴郁,龙门村今年倒是欢喜起来了,今年他们搭上老门山脚村,虽然田里的收成不好,但其他的副业搞得不错,今年反而比往年丰收时节的收入还要多,所以对于龙门山的村民们来说,今年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大队长看了看新收上来的晚稻很多都是瘪瘪的稻谷,心中很是难受,种地还真的是看老天爷赏饭吃,这回子,老天爷不赏饭吃,他们的收成就不成了。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去年收益不错,村民们好多都买了县城处理的陈粮,今年村民们也陆陆续续的把水井挖好了,砖房也全部都瞅着空子砌好了。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第28章 :终于要来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朱立勤看着眼前新到的报纸有些发愣。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
大/跃/进,女儿提过的那些日子终于要来了吗?
朱立勤翻出那本介绍炼钢方法的书又拿出来翻了翻,心中很是担忧,大家能平安地度过吗?
今年不光是雨下得多,入冬也很早,往年农历十月打霜,今年才进农历九月就开始打起了霜来,到农历十月份的时候到处都开始结起冰垢来了。
今年冬天的田地里大家不似去年还敢种些别的,今年除了抗寒的萝卜、大白菜和油菜,什么别的都不大敢种了。
田地里的活并没有做完,种完了萝卜、大白菜和油菜,老门山脚村大队长又领着村民们掏起田间的排水渠来了。
水渠掏得深深的,还筑了不少的拦水堤,只盼着到时候下雪了能将雪水留在水渠里,不光是田间的水渠,村里一条大点的小河,以及村中流过的小溪流,还有各家屋前屋后的排水渠,大队长都吩咐了大家给掏得深深的。
今年大队长找上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关系,替老门山脚村的村民们又买进了一批陈粮,这回子买粮的村民比之去年更多了一些,今年这雨几乎是连绵不休地下了一整年,哪怕是不愿意相信大队里那些积年的老人们的担忧的村民们现在也不得不相信了这天气的反常了。
除此之外,大队长又强行通知让几户靠山太近离水源太远的村民们家里挖了水井,这也是预防着到时候真的干旱的时候不至于让这几户村民家缺水缺的太过。
这个冬天,老门山脚村的村民们又集体进山砍柴去了,今年老门山脚村整个冬天除了萝卜、白菜、蘑菇干已经没有什么可卖的了,种出来的菜基本上都在年间全都新鲜的卖给了煤机厂,也有好些村民跟着朱娇娇家晒了些野菜干之类的,但这些是要留着自家吃的,今年天气这样差,谁也不敢对明年抱着大期望了,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家留点后路。
所以当下能选择的还是卖柴。
原本为着大家着想,大队长想开放权限,让大家可以进老门山的深山里砍柴。
到朱立勤家说起这个想法时却被朱立勤给劝住了,“我看着还没有到最艰难的时刻呢,且不说去年大家收益不错,赚得不少,该搞的建设也已经搞好了。今年不过是比去年差了点,比之往年那却是要好上了不知道多少倍,不如这柴先不砍,只组织大家大队伍进深山捡柴。毕竟谁也不敢说明年就会比今年好哪!”
大队长自从前年开始就越发地信服朱立勤和叶有华翁婿,虽然他深觉今年不如去年收益,想要补偿一番村民们,但朱立勤说的也确实是有道理,今年再差比之往年也是好上了不知道多少倍了,只看天气的反常,实在是很不必费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