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28)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孙女曾说过,有时候并不是做父母的或者做儿女的不够好,也有可能是前世债今世还,有些孩子就是跟父母讨债来的。

她思量过自己夫妻俩个在三女儿叶素瑶身上费的心思比任何的一个儿女都要多,但就是没换得她一句好,他们夫妻各自活到八十三也算是高寿,但临死前一个都劝不了一心想奔往自己想象中美好人生的三女儿,也许,真的是她曾经欠的债吧。

但,前世她已经还了一辈子了,这辈子,她不准备再还了,既然做了她的女儿,那就得按她的规矩来。

小孩子约摸都是敏感的,也许天生就会趋吉避凶,自从朱娇娇狠下心丢开手,自己不抱也不许其他人抱的时候,叶素瑶哭了几天眼见朱娇娇没有任何的心软,也就好了,把她放在篮子里拎着走也能睡得安安稳稳了。

到了晚上也能够按着她定好的时间吃喝拉撒睡了。

朱娇娇心里又有些得意,小样儿,当我斗不过你一个小婴儿吗?前世不是老娘心疼你,你能有机会那样使劲作?

“爹爹,爹爹,阿公,阿公,阿婆,阿婆……”远远的看着家里的长辈们走过来,叶成忠欢欢喜喜的唤着每一个长辈,一边大声的喊还一边蹦跳着挥手。

另一边也是“哎—哎—哎--”的回应着他,作为备受长辈们疼爱的长子长孙,叶成忠从来都不是恃宠而骄的人。

平时很孝敬长辈,有点好吃的从来都不独食,嘴也很甜,哄得一干长辈都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

一迎着长辈们进了屋就爬到橱柜上去拿杯子给长辈们倒茶水喝。

对于这些小事情朱娇娇从来都是任由他自己来的,反正家里都是竹杯子,不怕他摔碎了伤到自己。

壶里的水也不烫,不怕他烫到自己。

倒好了水,他就自己用托盘颤巍巍的端出来,一人送一杯。

喜得朱立勤和于敏乔嘴都合不拢,就是一向对子女严厉的叶有华也不由得笑眯了眼。

有时候朱娇娇也想,自家大儿子肯定是老天爷看他们家勤劳善良,赏给他们家的瑰宝。

等下课的叶素珊和叶素璎到家,一家人聚齐就开饭了,到了饭桌上叶成忠也会颤巍着手一一夹菜孝敬了长辈才自己开动,总之乖巧的叫朱娇娇哪怕深知前路艰辛但看着他就对生活提起了无数的信心。

“爹,你不是跟天叔学了捏骨拨筋么?改天你替成忠捏捏骨拨拨筋,我怕营养不够,亏欠到他了。”捏骨拨筋还是最近朱立勤跟村里的老人天叔学的,也是意外,朱立勤和叶有华去年年前进老门山里捡柴的时候救了摔在山上的老天叔,老天叔以前是个走街串巷的郎中,有些秘法,为着报恩将这捏骨拨筋的手法教给朱立勤,只要求一代只能教一个徒弟。

这捏骨拨筋的秘法在小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配着健骨汤喝,等到孩子们十岁起再配合增高中药转骨方一起能让人长个子,前世她家没人学会这一手,加上家里生活困苦,儿辈们吃不饱穿不暖,明明父母祖辈都不是矮子,结果他们反而都长成了矮个子。

每每想到儿子因为个子矮受了不知道多少的明亏暗亏,她的心里就不好过,是长辈们无能害了他啊。

这辈子,她要早早给儿子打好基础。

朱立勤听了女儿的话愣了下,成忠还小了些,但想想女儿说的三/年/大/饥/荒,明年差不多就得开始了,小心一点从现在起开始打磨筋骨也是很有益处的,他也就没有任何异议的同意了,“这手法我也教给你,你替素珊他们也捏捏。”

想想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年纪也差不多了,朱娇娇也干脆的应了下来。

生产队的规定春天秋天冬天中午吃饭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夏天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回来就有得吃,吃了饭歇会还能小睡半个小时,这样小睡半个小时,下午上工就能撑到天黑了。

今年春上自从雪停了之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雨水,也正因为这样,打井跟砌房子的村民们基本正常完工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但等早稻下了秧苗了雨水就很多了,上工的村民们经常要背着重重的蓑衣干活,活干得很慢,偶尔碰到一个天气晴朗的时候活就重许多,这半个小时的午睡朱娇娇是强制规定好的。

至于家里的那些重活,每天早晚做了就行了,不急在中午这一时半会的。

朱娇娇出了月子还是回了副业队,她每天早上把早饭和中午饭做好,早饭吃了,午饭直接温在灶台上,中午回来吃现成的。

如果天气好,她就将大儿子和三女儿一起带到农田里上工,如果天气不好下大雨,地里的活还多的时候,就把孩子们留在大礼堂里,那边有村里的老婆婆留守在礼堂帮忙看孩子,让那边留守的老婆婆帮着看着摇篮里的三女儿,大儿子只要说好了就会只在礼堂里里四处转悠。

朱娇娇每天上午去一次礼堂下午去两次礼堂,一是看看两个孩子在礼堂的情况,二是给三女儿喂奶换尿布。

第27章 :养蘑菇吧

今年老门山脚村还是跟罗科长继续合作,只是今年下了秧苗之后雨水太多,菜地里有很多种子被泡烂了压根儿就没有发出来,收成并没有去年好,哪怕是朱娇娇家开春就撒了不少的蘑菇孢子在山上,因着雨水,蘑菇补上了很大的空缺,但罗科长不可能只要蘑菇。

到六月份的时候,确定了老门山脚村的蔬果青菜收成完不成罗科长的订单的时候,大队长跟老门山脚村八个生产队的干部开了会,罗科长这边的合作关系既然搭上了,没个不得已的万一就一定不能放弃,否则他们未必有能耐再搭上个比罗科长更有能耐的。

更何况楚南县的蜂窝煤机厂已经是附近几个县城中最大的一个国有厂了,丢了这条线就绝对不可能再找到比现在更好的了。

经过商议,大家不得不忍痛下了决定找上了隔壁的龙门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一起来承担罗科长的订单,龙门村与老门山脚村相邻,翻过几座山岭能到,以前因着龙门村有大祠堂改作了学校龙门小学,周围几个村的娃娃们都是在龙门小学上学,现在门山小学里面有好多娃子以前也是去的龙门小学。

这也是大队长定下来找龙门村合作的原因,毕竟记着这份情。

跟龙门村合作之后罗科长那边的订单算是正常保住了,整个老门山脚村的村民们都放下一部分心来了。

只是自从下了秧苗起这天气一直是动不动就阴雨绵绵,今年的早稻不光是熟得晚,那收成也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满打满算的竟然不到去年的八成,看着今年早稻的收成,老门山脚村的所有村民们都有些无法接受现实,他们才过了一年好日子哪。

虽然有些积年的老人早在年关那场连绵不绝下了许久的大雪的时候大家就觉得有些不大好,但没成想会影响会这样大,收成会差成这样。

如果村里积年的老人说的天上的雨水是有定量的说法是对的,那么,今年先是大雪,现在又是不停歇的大雨这样下来,明年是不是就得轮到干旱了?

想着前不久才下发的限量凭票供应的肉票的通知,村民们只觉得心里一阵发凉,不知道有多少的村民们庆幸着去年跟着朱娇娇家一起买粮食,虽然是一些陈年的处理粮食,但有没有发霉坏掉,至少是能吃的。

村民们去年大多是跟着朱立勤家按家里的人口买了有三年量的陈粮,一直都好好地存放着,今年哪怕中稻晚稻一样的不丰收,或者是明年也跟今年一样不丰收,存粮也尽是够用了。

可谁又能确切说灾难只会有三年呢?

村里活得久的老人家都想起了民国时期的那几场灾难,当时的村民们和各地来的难民们可是连老门山里的树皮都啃光了。

望着连绵不绝的雨水,看着烘干后才去年七八成的收成,按说比往年要好上不少,但因为去年收成好,今年的公粮份子比去年还提升了一些,交了公粮之后就跟以往收成差的年头也差不离了。

此时此刻,整个老门山脚村生产队的村民们都沉默了,有人甚至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好日子,他们才过了一年而已。

叶有华找上了老门山脚村大队长,拿着一本书,教村民们养蘑菇吧。

“不用一定得见天光,地窖和阁楼都能养,烧点木柴洒点水就成,晒干了还特别好存放,哪怕不比米饭垫肚子,总比到时候啃树皮要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