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朝宋廉臣看了一眼,继续说道:“况且,我真的觉得父亲这样做是为了宋家好。现在十皇子已经登基了,一切不是很好吗?”
说罢,她咕哝着说道:“大哥你不思上进,难道还要拦着宋家繁茂富贵?这样的想法,妹妹我实在不明白!”
“你……”宋察气得胡子都吹了起来,偏生他嘴拙,什么也说不上来。
“好了!都别说了!兄妹俩有什么可吵的?”宋廉臣冷声打断了他们的话语。
他放下了笔,拿起写好的登基诏书看了看,神色似颇为满意。
可以起草书写帝王登基诏书的机会,一个臣子一生之中能有几个?
尤其是,这个帝王的登基代表着宋家的兴盛繁荣,那意义就更不一样了。
正是因为起草这份登基诏书所带来的愉悦,让他对这两人的争执并不震怒。
再说了,这一对兄妹常有不和,他也就见惯不怪了。
宋察是长子,担负着家族振兴繁茂的重任,按说宋廉臣应该采纳其意见才对,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在宋廉臣看来,这个长子性格太懦弱,做事畏首畏尾,难担重任,是以他更喜欢听女儿的意见。
其实,哪里是长子看来的那样,他偏信偏听女儿的意见?恰恰相反,是以为他所想的东西,女儿刚好知道,并且一直在为他苦心筹谋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能不偏疼这个女儿?
想到这里,宋廉臣便将目光投向了女儿,心中不禁一阵阵怜惜。
眼前的女儿,年纪还那么轻,就早早丧夫失子,实在是个可怜的人。
说起来,女儿今天这样可怜,也和他当初识人不清有关,将女儿嫁到了南平顾家。
谁能想得到,曾经誉满天下的清宴公子最后会为皇上所厌弃,是个那么短命的人呢?
他当初看上了顾家累世大族,不曾想这样的大族也有轰然倒塌的一天,也正是由此激发了他对权力的渴望。
为了宋家的荣华富贵,为了宋家昌盛繁茂,他必须要得到权力。
有什么比从龙之功所得到的权力更大?
只可惜,宋廉臣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所投向的贤妃和韦皇后,最后都出了事,导致他所渴求的权势迟迟没有得到。
幸好,现在还有十皇子这个机会,他必须要牢牢抓住了!
他满心想着从龙之功的富贵权力,却没有发现他可怜的女儿宋鸾低垂着头,眼神无比阴冷怨毒。
第1530章 宋鸾
宋察想得没有错,宋家和宋廉臣之所以走上谋权这条路,主要是因为宋鸾。
她的父亲宋廉臣,心中固然希望得到权力,但宋家是书香世家,这种渴望也不大。
是她,用了南平顾家从兴盛到覆灭作为例子,引得她父亲不断地放大这种渴望。
这种渴望,如同附骨之疽,父亲怎么可能除得掉?
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这个道理,父亲懂,她也懂,但是权力比起那未知的灾祸来说,实在重要得多。
在这一条路上,宋鸾从来只有一个选择,也从来没有犹豫过。
南平顾家的覆灭,她的相公和孩子的暴亡,是她永远都过不去的悲痛,也是一直支撑她到现在的仇恨。
虽然她没有了相公和孩子,但是她自己还活着,她还有宋家!
只有宋家攀上巅峰,她才能有机会报仇雪恨!
她很清楚,她的仇人是谁,就是在雁西道立下不世之功的汪印,还是要扶持二十一皇上登基的汪印!
她也很清楚,这个世上,能对付汪印都,就只有皇权!
不管是当初的贤妃,还是现在的十皇子,都是二十一皇子和汪印的死敌,这才是她盘导航键这些人的理由。
她等待了那么久,忍耐了那么久,现在终于可以看到曙光了……
她抬起头来的时候,眼中的阴毒早就散了去,变得略带担忧地说道:“父亲,婉姐儿马上就进宫了,她年纪小,了,我想跟她一起进宫,以策万全,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宋廉臣还没有开始说话,宋察就剧烈反对了,大声地喊道:“不行!你不能随婉姐儿进宫!”
他恶狠狠盯着宋鸾,一副绝不答应的样子。
他还在想办法拖延婉姐儿进宫的时间,恨不得婉姐儿不用进宫,又怎么会允许宋鸾这个妹妹进宫陪伴呢?
这个妹妹一肚子坏水,定会教坏他的女儿!
但在这样的事情上,宋察的意见当然是不重要的,宋廉臣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
“也好,婉姐儿年纪尚幼,有你在一旁提点,自然会好很多。”
毕竟,女儿嫁过南平顾家,接受过世家大族的培养,有她在旁边协助,孙女儿进宫之后的日子自然会顺畅许多。
他已经打定主意,待登基诏书一下,就尽快将孙女送进宫中,如此才能占有先机。
如果孙女可以有孕……
宋廉臣的目光一下子亮得吓人,唇角也微微翘着。
“多谢父亲的信任。宋家是我的根,宋家繁茂就是我的倚靠,我定然会不惜一切维护宋家!请父亲放心。”宋鸾立刻回道。
她说的都是真心话,她当然会全力维护宋家,不然,她怎么报仇呢?
看他们父女自顾自说着话,就将一切定下来了,似乎即将进宫的人不是他女儿一样,宋察心都凉了。
他失望地看着宋廉臣,最后目光移到宋鸾身上,充满了恨意。
当初他妹妹大归的时候,他好心好意收留了她,对待她如在闺阁一样,不曾想,现在她却要推他的女儿进火坑!
他先前是厌恶这个妹妹,但现在却是仇恨至极,这个世上,有一心一意推着自己娘家亲族去死的吗?
他的妹妹就是!
第1531章 护国公府
叶绥离开长公主府后,虽然心中清楚局势会改变,却也没有想到是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果。
不过是一夕之间,十皇子郑训便登上了皇位,还敲响了九九八十一下鼓声。
当她听到这个鼓声的时候,一下还不能反应过来。
跟在她身边的郑云回还懵然问道:“姨母,是又有谁……驾崩了吗?”
他还记得当初父皇驾崩所以才敲响了那么多鼓声,那么现在呢?
下一刻他便知道自己问错了,如今国朝皇位空悬,怎么可能再来多一个人“驾崩”呢?
那么这九九八十一下鼓声……
“是新帝登基,昭告天下,所以才有这些鼓声。”叶绥这样回道。
骤然听闻这鼓声,她尚不清楚登基的是谁,但心中已有了猜测的人选。
除了十皇子,还能有谁?
在这鼓声响起后不久,年伯便收到了消息,急忙禀道:“夫人,登基的是十皇子!”
年伯的神色也少有的凝重,因为他们刚从长公主府离开,忙着安顿的事宜,便无多余的人手前去刺探其他消息。
宫中自然是有缇骑的,但直到此时都没有消息传出来,那就证明此事的隐秘,远超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叶绥点了点头,回道:“我知道了。事出突然,切不可冲动行事。我立刻去见国公爷。”
她所说的国公爷,并不是先前在长公主府出现的定国公,而是执掌着皇家暗卫的护国公。
叶绥借由赵止戈离开长公主府,除了缇骑暗中接应之外,还有护国公汤源所执掌的皇家暗卫。
早在赵止戈围困之前,叶绥就与定国公互通消息了。
一旦她的行踪暴露,那么定国公府便是她下一个隐秘藏身之所。
世人或许想不到,被人人所忌惮的汪印,竟然会将自己的夫人托付给两大国公爷。
更没有想到,定国公和护国公也会极尽所能帮助汪印夫人和二十一皇子藏起来。
没错,如今叶绥所在的地方,便是定国公府。
她相信,年伯知道登基的是十皇子之时,护国公也必然知道了。
毕竟,护国公执掌着皇家暗卫,消息自然无比灵通。
当她见到护国公之时,见到其神色晦暗难言,便知道他不知道十皇子登基。
如此,宫中的缇骑不知道也是理所当然。
“国公爷,如今怎么办?”叶绥这样问道。
汤源摇了摇头,这样道:“宫中传出消息了,召集中枢重臣与国公勋贵入宣政殿。”
在这样紧急的时刻,他有太多事情要做,既然部署安排皇家暗卫的事宜,又要立刻进宫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