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1034)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邵世善的迅速与果断,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们还以为,他们有时间与其周旋会以为十皇子登基名不正言不顺,朝臣们必定能够影响最后结果。

但是,邵世善釜底抽薪,直接将他们都扣押,等于直接控制了他们,不管他们有什么计划安排,现在都施展不出来了。

十皇子有邵世善等官员的支持,又有左翊卫和军中的势力,似乎是可以坐稳这个皇位了。

原来,并不是十皇子登基诡异,而是他们误判了,所以现在落入局中。

可事已至此,该怎么办呢?

按照邵世善的意思,当然是要立刻将裴鼎臣等人杀掉的,然而在左翊卫士兵将人扣押之后,郑训却开口了。

“今日朕登基,宫中不宜见血,暂且将他们扣押在掖庭局吧。”

不管郑训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裴鼎臣等官员的性命暂且保住了。

这个时候,被左翊卫士兵扣押起来的裴鼎臣等人还不知道,十皇子郑训除了有朝中官员和军中势力支持外,还有另外一个十分关键的助力,已经京兆中发挥影响力了。

第1527章 宋家做法

这个十分重要的助力,当然就是来自宋廉臣。

宋廉臣是国子祭酒,当然能够影响天下读书人。

当年曲公度被永昭帝下狱的时候,就是万名士子请愿签名,所以才影响了儒林的风气,促使了曲公度被顺利放出来。

那时候,是汪印暗地里推动这些事情,但明面上做这个事情的人,是南平顾家的顾璋。

时隔多年,宋廉臣再一次用了同样的办法。

毕竟,当初这个事情,是由他的女婿顾璋所做的,他印象十分深刻。

天下读书人,不像百姓那般可愚,却比百姓更为可用。

国子监本就是天下读书人所向往的地方,这里是国朝唯一一个既是教授知识的场所,又是官员任职的官衙。

在那九九八十一下鼓声响起后不久,国子监的官员和教习们就已经拿出了许多文章。

这些文章,洋洋洒洒数千言,不是称颂郑训登基乃天命所归,就是赞扬其作为皇子的时候,是多么勤勉爱民,是多么励精图治,等等。

在他们的笔下,先前那个在国朝默默无闻的十皇子郑训,成为了一个为国朝而韬光养晦的能干皇子。

在他们的笔下,十皇子率先为了雁西牺牲的二十万士兵请命,可以为了国朝功臣而与当权得势的韦皇后决裂。

这样一个皇子,最后登基为帝,这才是大安朝的福气,是天佑大安朝!

这样的文章和言论,数量极多而且极具煽动性,对国子监的士子影响很深,自然也传递给了其他的读书人。

这样的文章,当然不可能是临时写就的,而是宋廉臣提前吩咐他们准备好的。

当然,这个提前吩咐,时间也很断。

国子监这些教习官员,既不能上阵杀敌,也不能参知政事,甚至锦绣文章也不会做,但是写一些善于吹捧的青云文章,他们都是十分擅长的。

国子监的官员并不都是邵世善一系的人,但是在这些文章出现之后,大部分的官员都顺着去做了,并且还夸张地对郑训美言矫饰。

当中原因,自然是为了好处。

不管他们是不是支持十皇子登基,但是如今是十皇子坐上了那个皇位,这些吹捧赞扬之词,说不定就是将来的青云之词。

这是一个代价极小的事情,他们做了也就做了。

正如裴鼎臣在宣政殿中所想的一样,国朝大部分的官员,都没有多少自己的想法坚持,为了荣华富贵为了明哲保身,所作出的举动,便是默认了郑训登基。

便是宋廉臣自己,也都是这样的心思。

蒋新芝对郑训说宋廉臣听信邵世善的话语,其实并不对。

宋廉臣所听信的,并不是邵世善,而是当时邵世善所支持的韦皇后一系。

韦皇后一系……如今什么都没有了,他当然只能站在邵世善的身后,重新谋求从龙之功。

在诸位皇子之中,宋廉臣与十皇子并无过多交往,也不曾有过什么支持的举动,他其实并不认为十皇子足以为君,但最后还是这样做了。

原因,也很简单——他与汪印不和!

第1528章 每一步

宋家与汪印不和,主要是因为南平顾家,又不仅仅是因为南平顾家。

只可以说,宋家所走的路,从来都是和汪印不同的。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所有到了最后,宋廉臣所支持的人,必不能是汪印所支持的二十一皇子。

在剩下的皇子当中,排除了二十一皇子,那么对宋廉臣来说,选择就是唯一的了。

身后无一人的十九皇子,年纪那么小,首先就不可能成为帝王了。

五皇子与九皇子一系有胡家支持,而且五皇子又那么平庸无能,九皇子暗中与五皇子相争,显然是个拎不清的人。

这两个皇子,都绝非宋廉臣心中可以为君的人选。

如此种种考虑,便只剩下了十皇子了。

宋廉臣乃国子祭酒,其父又是大儒宋明知,宋家可以影响儒林风向,这一点早就为朝中所知。

先前汪印还没有彻底被永昭帝所忌惮厌弃的时候,曾经对宋家有过打压,再加上南平顾家的原因,宋家不得不沉寂了一段时间。

如果宋家不动的话,那么依然还会这样沉寂下去,还会是那个书香世家的宋家。

可是,宋家早就动了,在向贤妃投诚的时候,他们就动了。

是了,早在宋家投向韦皇后之前,他们就已经和贤妃有过秘密接触的,只是后来贤妃出事,他不得不转向韦皇后。

宋廉臣原本是想通过韦皇后来恢复宋家往日的荣光,但是十八皇子溺亡了……

仔细想想,宋家所走的每一步都不幸运,但是每一步又有退路。

如今,恰好十皇子派人来许诺,表示愿意以四妃之一来换取宋家鼎力相助。

换作过去,还是鼎盛时期的宋家,对这四个字都还看不上眼,但现在却是宋廉臣孜孜以求的。

不管是书香世家还是外戚之家,只要宋家能够兴盛繁茂,在他看来便没有什么差别。

恰好,他的长孙女到了可以许人的年纪,这个许诺,宋廉臣很难不心动。

四妃,贵淑贤德,宋家姑娘能得到哪一个字,就看宋家和宋廉臣出了多少力。

按照宋廉臣的意思,他的长孙女,当然得配“贵”字,所以他才会为了郑训登基而尽心尽力,早早就让底下的官员准备了青云之词。

当中,还有不少是他自己亲自写的!——自然不敢署名。

国子祭酒写这些青云词,当然是屈才了,倘若让别的官员知道了,还不知暗地里会嘲笑成什么样子。

“父亲,虽则十皇子已经登基为帝了,但是在着这样一种情况下……汪印都还没有出现呢,我总担心会有什么变数。”宋廉臣的长子宋察这样说道,满脸忧色。

宋家的确与汪印不和,却没有不死不休的仇恨,他原本就一直反对父亲走上权臣之路,可惜反对无果。

但如今他的女儿即将被送入宫中成为妃嫔,他实在忍不住担心,将顾虑说了出来。

登基为帝,哪会是那么简单的事?十皇子成为皇上也太容易了一点!

宋廉臣正在低头写着郑训的登基诏书,看着无比专心致志,一句话都不说。

随即,回答宋察话语的,是一个柔柔的嗓音。

第1529章 儿女

这柔柔的声音,出自一个年轻的妇人。

她似是在代替宋廉臣回话,这样说道:“大哥,父亲在朝中为官多年,怎么会不知道现在的局势?我相信父亲这么做必定是对的。”

“妹妹,我在和父亲说话,你少插两句好吗?”宋察不悦地说道,强压住心中的怒火。

当他不知道吗?宋家和父亲走至今日的境地,正是眼前插话的妹妹一手推动的!

不管是向贤妃示好还是向韦皇后投诚,父亲都是受了妹妹的蛊惑!

偏偏,父亲还无比听信妹妹的话语!

父亲带领着宋家一步步如踩高空钢丝上,令得如今的宋家退不得,只能倾尽全力去支持十皇子!

宋察越想越愤怒,恨不得立刻将其赶出宋家,可是毫无办法,也只得恶狠狠地盯着她。

他对面的人瑟缩了一下,似很怕他似的,随即充满委屈地说道:“大哥,你缘何这样看着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