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并没有进门,还是在门外,诚诚恳恳地道:“近纯已经来了一个月,老祖宗还是不见吗?”
沉默。
“夜半来扰,实为恶客,可是近纯不明白,何以老祖宗这么固执。”
沉默。
“是因为诸位叔伯对老祖宗的不孝吗?”
沉默,窗户后呼吸声却有些粗重,文臻心想不错,敢说。
她来了兴致,想听听豪门八卦,换了个舒服的坐姿。
“但那与近纯有何关联?老祖宗精绝天下的手艺,终须后继有人,老祖宗这般藏着掩着,是想着百年之后带到地下,然后眼看我闻家绝艺失传,失宠于皇族,从此一蹶不振吗?那闻家数代家主殚精竭虑挣来这偌大家业,又是何必呢?”
文臻心想这真是诛心之言啊。
窗户动了动,似乎老头想拉开窗扇,但又忍住了。
“试勺大伯接任家主之日起,老祖宗便搬进了默园不见外人,让近纯猜一猜,想必这家主传承也并不合我闻家的规矩。”闻近纯还是用那清淡语气说大胆的话,“闻家本该在五年前便送人入宫,却被耽搁了,都说是陛下和太子仁慈,不欲我闻家骨肉分离,近纯却觉得,这其中或许有老祖宗手笔。”
哗啦一声窗扇被拉开,老头子探出头来,彪悍地“呸”了一声。
文臻叹口气,心想还是沉不住气啊,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果然那小姑娘声音里更多了几分笃定。
“近纯大胆地猜一猜,老祖宗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我闻家再送人入宫,然而大伯他们却不想放弃这样的机会。毕竟我闻家数代荣宠不替,靠的就是侍奉皇室,一旦远离皇族,闻家败落迟早。两方意见不合,想必我闻家前几年的动荡便是由此而来,然后最后……”闻近纯似乎微微一笑,“我六伯胜了。”
文臻抿抿嘴,豪门倾轧,父子对立,两方势力几年博弈,内里不知隐藏了多少腥风血雨,最后,垂老的雄狮落败,被“体面”地送到园子里“荣养”,新一代的家主,立即紧锣密鼓地安排送人入宫。
这一番波谲云诡,就给这小姑娘漫不经心说出口,仿佛那些生死号啕,都不过是秋风里飘零的枯叶,随意踩在脚下,咯吱一声,碎得清脆。
唯有此刻一声长叹,为这隐而不发的刀光剑影做一个凄凉的注脚。
“近纯,你很聪明,可是你和你六伯他们一样,这份聪明,用错地了。”
终于等到老祖宗回答的闻近纯似乎很高兴,语气都轻快了几分,“老祖宗,对于厨艺,我自两岁生火开始,从未有一日懈怠。”
“聪明既然能表现在分析情势上,自然也能表现在厨艺上,老祖宗,孙女冒这大不韪来和您说这些,不是要刺伤您,也不是为炫耀聪慧,只是想告诉您,孙女什么都明白,然后,依旧势在必得。”
“孙女知道您在忌讳什么,伴君如伴虎,您畏惧皇宫,不愿后人再踏入那世间最鬼蜮之地,但是今晚这些话,足以证明孙女有足够的能力在皇宫立足,不是吗?”
“既然孙女有能力,也坚持要去,那么老祖宗的固执己见是否就没有了意义?就算是为孙女日后的安全考虑,您也应该出手相助吧?毕竟您的初衷,不就是为了保护后代吗?”
“行了。”
老头子似乎闷闷地冷笑了一声,“说得好像你已经被闻家选中入宫了一样。”
闻近纯答得斩钉截铁,“不会有别人。”
老头子又笑了一声,却并没说什么,半晌道:“你想得,还是太简单了些。”
“确实,近纯始终不明白,何以我闻家侍候皇室这许多代,老祖宗也伺候了近一辈子,怎么忽然现在开始畏惧皇室了。”
长久的沉默,半晌,闻老头拉上了窗扇。
“你回吧。”
闻近纯似乎并没有失望,沉静地答:“那孙女明晚再来。”
步声橐橐而去,寂静重来,这一刻的黑暗没有温度。
良久,文臻才听见闻老头的声音低低响起,“定王、皇后、太子、德妃、神将、陛下,还有宜王……”
他一声长叹,融入这夜的沉重的风里。
“现在不一样了啊……”
******************************
文臻很久都没有动弹。
那一声叹息似栓了千斤坠,沉沉坠住了她的脚步,有好一阵她脑子里都在不由自主盘旋着老头最后叨叨的那些彪炳着无上威权的头衔。
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在她心头动荡不休——很明显,老头直觉中念叨的这些称呼,是按照顺序来的,应该就是按他内心忌惮程度从轻到重来排,但非常奇怪的,那个什么宜王,顺序还在皇帝之后。
封建时代还有谁能高过皇权?这不可能。
那只能证明,这个人比皇帝还难搞。
好在她不打算去皇宫,如果不能回去的话,以后找到三个死党混一辈子也就得了,不至于和这样的高端人士产生交集。
她看看黑暗笼罩的院子,想着这老头是不是夜夜都过着这样的日子?
空寂寂华丽庭院,没滋味锦衣玉食,无人理白日空守,魑魅行夜半心机。
这些人真要孝顺,何至于白天面也不露,尽在晚上一批批过来各逞心思。
她不过绕院子走了一圈,就来了三批人。
文臻叹口气,越发觉得闻老太太那个建议简直坑爹。这样的闻家,送她都不要。
眼见附近终于安静,她终于放心,快步走到墙边,正准备爬墙,忽听又一阵脚步沙沙声响。
这一回脚步声听来不止一人。
这大晚上来鬼鬼祟祟骚扰老头子的,不都应该一个一个来吗?
这一来一大帮是要闹怎样?
第二十章 连台戏
文臻觉得有点崩溃,虽然墙就在头顶,也只能贴住不动。
隔墙的步声,她听着听着,忽然有种奇异的感觉。
一群人,其中有一两个人,一定和别人不同。
因为其中的一个步声,似乎踏着奇异的韵律,每一步都走在众人脚步抬起的那一刻,以至于每次他落步的时候都没有别人落步,只能听见他一个人的步声。
如果一定要分辨还有谁的脚步能够在这样的控制中崭露头角,那就是另外一个微快的步伐,分外的疾而有力,却又不显仓促。
让人想起一株笔直玉立的青树,在风中飏起遒劲的枝叶。
此时,一墙之隔。
墙外人行路,她在隔墙聆听。
有几个人毫无所觉继续走,那最奇异的步声,却忽然一停。
随即那分外有力的脚步声,也一顿。
文臻的呼吸也似瞬间停住。
不会吧。
不会隔着墙也能被发现吧!
好在那停顿只是一瞬,随即步声继续向前,直到在院门外站定,紧接着一个声音响起,听来是个中年男子,说话不急不忙,颇具威严。
“请父亲大人安,并请父亲大人恕儿子深夜相扰之罪,实是有贵客亲至,并携德胜宫娘娘的问候,想要面见父亲大人。”
一阵寂静。
门外人并没有出声催促,夜风微凉,隐约谁的衣袂猎猎微响。
好半晌之后,老头的声音才传出,不同先前的凶悍或冷漠,听来分外沉缓,隐隐一丝冷漠和戒备。
“闻至味请德胜宫娘娘安。然而闻某已经出宫,家中诸事也已交给闻试勺,现如今闻某老迈昏聩,不敢污贵客之眼,请回。”
闻家第五代家主闻试勺的声音,听来颇有些诧异和着急,“父亲大人……”
一个清朗的声音忽然截住他,道:“闻大人一别久矣,近日可好?家父前不久还写信来,提及当年因脾胃失调之症险些战事失利,多亏老大人妙手一味开胃汤解危,老大人对我林家,对当年左当之战中万千将士,和边疆百万百姓,可谓功德不浅。”
“神将谬赞,神将多年来纵横沙场战无不胜,区区失调之疾如何能令神将束手?赢得战事、保全将士,护我百姓疆土,自然是神将的功德,闻某不敢居功。”
文臻皱眉,这年轻人声音好熟悉。是那个叫什么林飞白的?
想到林飞白就想起神经病,想到神经病就仿佛回到倒吊和死尸对脸的美妙那夜,哪哪都不舒服。
门外的林飞白似乎并不喜欢这种虚伪又拒人千里的对答,闻言短促地笑了一下,不再接话。闻试勺却似乎对他很忌惮,急忙接道:“父亲大人,林侯远道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