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14)

作者:尤利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问过两个皇子,皇上这才把目光转向刺客,盯着看了片刻,突然问哥哥:

“城定,你可见过这个人?”

哥哥愣了愣,上前端详刺客许久,“似曾相识。”

顿了顿又迟疑道:“上一次见这个人,好像是在广陵。”

哥哥话音刚落,冷缃绮惊道:“原来如此!胆大包天,胆大包天!真是闻所未闻!竟有如此猖狂的刺客,敢从广陵一路追杀一个皇子直到宫里!皇上,这绝不是一个刁民敢做的事情,一定是背后有人指使!”

说罢杏眼一睁,指着刺客怒道:

“说,你到底受谁指使?”

刺客冷哼一声,啐了一口,偏头看向了另一边。

巡守中的头领见冷缃绮问话,也上前道:“圣上在此,你还不老实交代,死不开口,只怕是有你苦头吃。”

刺客的嗓子如同含了一块石头,“少废话,无人指使,就是我自己要杀他。我既敢来,就不怕你们的手段。动手吧,别浪费时间了。”

皇上只是冷冷看着,也不发话,周遭一时无人敢妄动。面面相觑之际,冷缃绮突然上前一步,单膝蹲在刺客面前,盯紧刺客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拿人钱财,□□,你不说,我理解。只是——”

“你家中,也有老母妻儿吧。”

刺客的脸微微抽搐了一下,冷缃绮眼里立刻发出了光。

只见她放低声音,又道:

“你可别想错了,虽然你是给宥王殿下办事,但你家人是在凌相手里,不是宥王殿下手里,宥王殿下跟你赌咒发誓又有什么用,你今晚死了,明天凌相就把你老母、儿子杀了,妻子女儿都卖到官窑里去,你这般回护你的主子不外乎是这个下场。可你若这时候如实说话,可是能保他们一命的。”

刺客听完,脸色登时煞白。

“不……不会的……不,是我自己做得!我做得!不、不干宥王殿下的事!”

众人的目光“唰”一下看向了贵妃,贵妃身处万众焦点,竟一反常态,愣在原地不发一语,也不敢抬头看皇上。我扶着她,她的手在微微颤动。

夜色太浓,看不清皇上的脸色,只感觉他的目光越来越寒凉,哪怕是眼角的余光,看向人时竟也如一根根针一般。

一阵死寂之后,皇上终于开口:

“城宥上哪了?”

小吴印连滚带爬上前,战战兢兢道:“回皇上,宥王一个时辰前去了凌府。”

“凌府?”皇上重复了一遍,脸色越来越难看。

“立刻把他叫回来!”

“是。”

说罢再也忍不住,斥责巡守道:“愣着干什么,留着此獠再来刺杀朕吗?”

巡守连忙七手八脚把刺客拖了下去。皇上呼吸越来越重,看了一眼贵妃,极想发作,最终还是忍了下去,怒气冲冲地拂袖离去。

繁漪宫的灯火彻夜未熄,贵妃娘娘坐立难安,一边担心皇上,一边又担心城宥,想着想着不由垂泪。瑛蓉陪着她,两个人哭哭啼啼说了一夜。

我倚着宫门,焦急地望着远处。月亮升起又落下,我只希望城宥能快一些出现,好让我知道他没事。

希望皇上只是像往常一样只罚他抄书,哪怕是抄一车呢,或者再重一些,希望罚他跪一宿就消了气吧。

等着等着,我竟有些困意,不由有些神思恍惚。远远看一个颀长的影子出现在甬道的尽头,我揉了揉眼睛,那个影子竟然还在!我大喜,三步两步迎上去,城宥却脚步迟缓,在离我几尺远的地方停下,我一下有了不好的预感,也停住脚步,紧张地望着他。

他的星眸看定我,半晌,嘴角动了动,声音轻得如同一片羽毛降落在了青石地上:

“不是我。”

我的眼泪一下涌出来,扑过去抱紧他。

“我知道。”

他这才伸手抱紧了我,话语里满载错综复杂的情绪:

“父皇说我容不下城定,天一亮便再不许我在宫里住了。我连夜来拜别母妃,以后,就没法经常来看你了。”

我埋首在他怀里,暗暗抱他更紧,却听他又道:

“我今晚和若初说好了,把你托付给她。等她进宫,你就跟在她身边,我和她一起长大,她心地善良,可以信赖,就算我不在,她能在这宫里保护你,这样我才放心。”

我终于忍不住,哽咽道:“你傻不傻,你说这些做什么。”

他听我带了哭腔,左手轻轻抚上我的脸颊,安慰我道:“没事,不哭,没有什么。我本来就已经封王开府,换到该去的地方住而已。”

迟疑片刻,又道:

“只是往后……或许更多……身不由……”

话到嘴边,却终究没说下去,勉强扯了扯嘴角,努力作出轻松的样子:

“你不是喜欢看我的酒窝,再给你看看,往后可就不容易见了。”

只是我的目光迎上去,他倒先躲开了,一开口,声音又轻了下来:

“我进去看看母妃。”

见我不动,又道:

“听说母妃宫里有新贡的枇杷,你去帮我包两个大的带走好不好?”

我这才松开了他,他又握了握我的手,径直走进了繁漪宫。

我看着他的背影,脑海里突然响起了给他唱过的那首歌:

我的姑娘,

你的眼睛像星星那般明亮。

从今往后,我的世界再也没了星光,

只剩了你的目光。

缃绮若初

刺客一事发生后,皇上在昭阳殿加派了巡守,里里外外围了三层,昼夜有人轮值,除掌事太监外,进出宫人皆要盘查。无论如何,哥哥的安全有了保障,丞相贵妃再难设法暗算哥哥。

城宥搬出宫外,皇上本来是要他非召见不得再进宫,但见贵妃连日以泪洗面,怕贵妃因此病倒,改为隔十天进宫给贵妃请一次安。贵妃仍不满足,担心城宥乍离开宫里难以适应,又怕他无人照看,吃不好睡不好,每日只是对着镜子唉声叹气。皇上无法,只得又赏赐了宥王府许多奴仆财物,贵妃这才作罢。

我虽对李贵妃得宠早有耳闻,一朝看在眼里,仍觉得瞠目结舌。城宥这宫出得如此风光,哪有一点受罚的意思?不管事情是不是城宥做得,城宥的罪名已经坐实,指使刺客潜入皇宫,就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刺杀嫡长子,这般大罪,李贵妃不过掉几滴眼泪,轻轻松松就化解了过去,如城宥所说,只是换个地方住,不圈禁,不杖责,不罚俸,居然还赏赐,天下哪有这般奇事,便是说书人敢想出这样的桥段吗?我现在有些相信皇上说的,哥哥被追杀五年,他或许真的不知情。何须圣意暗授,贵妃丞相有什么不敢做的?荣宠至此,哥哥就算真死在凌相手里,大概不过是降职罚俸,游山玩水一圈,贵妃再求求情,说不定比往日更受重用,他们有什么可忌惮的?

哥哥想要扳倒丞相和贵妃,如同撼山,谈何容易。

不平之余,我又不由感慨,勤国公早已作古,李氏在朝中没有兄弟,独子又不得皇上喜欢,她虽韶华渐逝,仍能凭一己之力盛宠不衰,实在让人惊叹不已,当真是奇女子。可我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又觉得贵妃其实才能平平,没什么主见,也没什么头脑,小事问瑛蓉,大事凭丞相,生活得很简单。但若不靠心机,单以色事人,如何能有今日?难道真如城宥所说,靠祖荫?

又或者全因为皇上是情深意重之人?

那,百般恩宠,为何始终没有封后?

莫非皇上对也皇后也情深意重?

我越想越觉得复杂,决定先不管这些事情。城宥的事安顿下来,众人口中的若初小姐也该正式进宫了。贵妃想让凌小姐住繁漪宫后面的存玥宫,存玥宫常年无人居住,灰积了一尺厚,打理起来有我一阵忙。我原想着凌丞相的千金进宫,必定要搞个大阵势才是,便一直等着吩咐。哪想就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一顶小小的轿子悄悄停在了繁漪宫门外,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瘦瘦高高的小姑娘由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鬟搀着下轿,伸手挡着阳光,抬头看繁漪宫的匾额朱门。我正巧经过,见她面生,不由多看了几眼。在我见过的人里,她长相不算十分出众,清秀不俗,一身书卷气,但不明艳精致,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身素雅水墨杭绸,也不戴花,也不戴金玉首饰,只别了一支不起眼的珠花,若在人群中并不能叫人一眼认出来。我有心猜她是凌若初,可想起同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冷缃绮素日那一身珠光宝气,她是这般普通,倒叫我不敢认,只远远看着她。

上一篇:轻薄公主下一篇:想摸我的尾巴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