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230)

步惜欢扬了扬眉,见奉县知县急得险些要哭。

“不要跟我说你真的都说了,想!”暮青不待奉县知县开口便打断了他,“我五更天前需要回城,你还有半个时辰。”

所谓三件事,不过是引导手段。

或许奉县知县真的把他知道的都说了,但那只是他认为的要事,有一些事他认为没用,或许对她有用,所以她采取了逼迫审问的方式,要的就是不近人情。

嫌犯的压力大,在他想不起要事的情形下,必会拿他觉得无关紧要的事来凑。而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或许真的与案情无关,或许对案情有助,暮青不知道,但她必须听听这些无关紧要的事――还是那句话,问案要彻底。

奉县知县越急越想不出,他贪污军中抚恤银两,贿赂朝臣,此乃死罪,事到如今只求速死,而不是被关在这暗无天日的地牢里,每日一碗饭,无人说话,不见天日,不知年月,困在这三丈之地,直到老死。

他被关在地牢里,早就没了时辰感,也不知半个时辰过去了多久,只觉得越来越急,想不出要事可说,他只能挑无关紧要的凑数。

“……押送抚恤银两的官差来后,县衙会留饭,有一年宴席摆在青楼,一人酒后曾说,奉县地贫,上头却不管这些,只瞧孝敬的银两多少,别地儿孝敬的多,上头有了肥缺,自不会想到下官头上。”

“呃,下官刚到奉县上任时,将朝廷下拨的抚恤银两分作三份,送给了越州刺史秋大人、户曹尚书曹大人和恩师胡大人,那时胡大人已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下官送去的银两自是最多,但恩师来信时曾说谋朝中肥缺需银两打点,颇有嫌银两少的意思,下官忙又送了些去,恩师却还是年年嫌少,时常催要银两。这三年,送给恩师的银两足有朝中下拨的抚恤银两那么多,打点秋大人和曹大人的银两都是从税银里挤出来的。”

“将军以为下官这知县贪得多?下官原是想捞些银两,可哪知孝敬打点的上峰竟是填不满的无底洞?这三年,下官贪的银两都拿来打点了上官,自个儿兜里可是少有攒下的,将军查抄县衙时搜出来的那些银两,本是攒了来年打点上官的。这些年,上头催要银子就像催命,下官却不得不孝敬!夜里难眠,连想做梦梦到银子都不成……上了这条船,就下不去了。”

奉县知县悲戚一笑,本是随便说些事来凑数,却说出了胸中的苦闷,不知不觉竟也说了不少,只是不知这算不算三件事。

暮青没说算不算,只是面色沉静如水,片刻后不发一言出了地牢,在塔里寻了笔墨,往抄经的禅桌前坐了,道:“掌灯!”

话音落下,步惜欢已从菩提塔外檐角提了盏灯笼回来,也不放去禅桌上,就这么拿手提着为她照着。

“研墨!”暮青头也没抬道。

步惜欢连气都懒得生,习惯了,于是一手提灯,一手研墨。墨香暗浮,西窗袖影,烛光幽幽照进砚台,墨如水,生了涟漪。

暮青低头疾书,没瞧见,也没心思欣赏,片刻后便写好了几页供词,上头皆是方才她与奉县知县说的话,一问一答,除了没提地牢,其余不差半字。

写好后,暮青便回了地牢,要奉县知县画了押。

“你再在这牢里待几日,过些日子定有人来提你出去。”说完这话,暮青便收起供词,与步惜欢出了地牢。

大寒寺里的更声敲了四下,暮青却知离五更不远了,于是不再耽搁,与步惜欢原路返回,出了寺,进了林中的马车里,车夫便速速赶着马车往山下去。

马车里,暮青问:“刚才可听出什么了?”

“此案有些耐人寻味。”马车疾行,寒风扑着帘子,月光时不时透进来,照得男子眉宇间忽明忽暗,“一个胡文孺能催要出朝中拨去奉县的数抚恤银两,奉县打点别处的银两竟是另挤出来的。这还只是奉县,其余州县的抚恤银两都进了谁的兜里,数目有多少?”

暮青沉默了一会儿,“那就要看你前几日派出去的人能查些什么回来了。”

这点她不担心,刺月门乃江湖门派,月部的专长就是收集情报,让这些隐卫去查案可比县衙里的那些捕快靠谱得多。

步惜欢的怀疑也是她心中的怀疑,但两人谁都没说破,毕竟仅靠奉县知县的话就断定案情如何太过武断,他们需要等,等前几日派出去的月部隐卫送回其他州县的调查情报,再等人将奉县城外石桥下埋着的那只匣子取回来。

马车如同出城时一般,在离城门两三里外就停了下来,进了林中,步惜欢带着暮青下了马车,两人徒步回城。

下了马车,步惜欢便道:“奉县城外石桥东的桥墩下有只木匣,三日内取回。”

暮青以为他跟那车夫说话,却听林中树梢飒飒一响,她猛一抬头,只瞧见数道黑影在月色里一显,眨眼间便退入了密林深处,不辨行踪。

这些人一直在林中?还是一路都跟着?

江湖武功对暮青来说是神秘的领域,她然不懂,也没时间琢磨,随即便与步惜欢赶回了城门口。城门开着条缝儿,两人进去,回了角楼,不一会儿,那偏将便挨个儿把那队睡死了的龙武卫叫醒,说是要换岗了。

那龙武卫的小队长起来,迷迷糊糊道:“今儿怎么觉得这觉睡得长了些?”

那偏将道:“你哪日也不少睡,不过是今儿睡得沉些罢了。”

那小队长还没睡醒,竟不觉得古怪,摆摆手便带着人出了角楼,待换岗的人来里,便带着他的人走了。

暮青和步惜欢走到来时的那条巷子,与早已等后在那里的两人换了回来,便趁着天色未明,沿原路密道回了内城。

一个回府,一个回宫。

第58章 初验

暮青回府时五更的梆子声刚响,按大兴朝例,这时辰朝臣便该在午门前候着了,只是离开宫门尚有一个时辰,步惜欢回宫应该来得及。

这时辰杨氏还未起,刘黑子和石大海却已经起来操练了。都督府是三进的宅院,比起盛京望族府第来显得有些小,但府里人少,住着还是很宽敞的。暮青性子冷清,步惜欢料定她府里必定客少,于是便将前进的门厅改成了正厅,将中进改成了校场,刀枪剑戟演武台皆是齐的,两旁还种着不少梨树,从后院阁楼高处临窗而望,可见桃林拥着梨林,梨林抱着演武台,景致颇美。

暮青进了中院,瞧见演武台时,石大海和刘黑子正赤膊酣斗,天色未明,雪落梨枝,若万簇梨花开,那景入了眼,醉人心,只是梨树枝头一人不美。

月杀凌风肃立梨枝高处,靴尖点在枝头,风动梨枝,人不动,远远瞧着俨然一副大侠风姿。

暮青往月杀指间瞥了眼,果见他指间有雪,专挑石大海和刘黑子搏得正酣时往两人脚下弹,演武台上泼过水,结着层寒冰,再落上雪,下盘一个不稳便会摔得鼻青脸肿。只见两人咚咚栽倒,还未爬起,月杀自枝头摘了团雪便又嗖地弹去演武台!

这训练方法有些日子了,月杀要求苛刻,要两人寒冬天儿里赤膊酣战,脚下有冰却不准两人摔倒,谁若摔倒,便要踩着冰上的雪站起来,若站不起来再摔着,雪便会更多。这些日子,两人三更睡五更起,日日只歇两个时辰,每日搏到天亮时,演武台上的雪常常像开了冰花,而两人身上的淤青一日重过一日,就没见淡下去过。

月杀训练起人来,严苛的手段倒让暮青想起一人来,顾霓裳若是在,也许在此道上跟月杀有共同语言。

“都督?!”这时,刘黑子和石大海瞧见了暮青,不由出声打招呼,刚出声,梨树高处便有数道雪团射来!那雪团瞧着绵软,却含了内力,砸人如铁,落在演武台上,冰都一裂!

两人咚咚又栽倒在地,石大海呸的一口血吐了出去,与刘黑子四脚并用地爬起来。

暮青从演武台旁绕过,什么也没说便去了后院。

刚搬进都督府时,这两人在冰面上一打便摔,刚才她进来时见他们已能酣战一阵儿了。初时月杀不出手他们都能摔倒,方才月杀是出手偷袭他们才摔倒的。这训练虽严苛,但他们两人肯吃苦,这才半个月,进步就如此明显,长此以往,不出一年便能在她身边护卫了,若有三年时日,定成两员猛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