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攻略之男神别跑/快穿攻略:花样男神求推倒(479)

作者:蓝桥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舒安歌有些同情燕丹了,诸侯国混战,今日结盟明日又反目,本是兵家常事,他因此恨上了嬴政十分不值。

有时舒安歌不太明白燕丹的脑回路,他派刺客刺杀秦王时,秦国统一六国已成定局,他的行动除了触怒秦王,又有何意义?

第790章 一代妖精征服千古一帝29

燕丹当年在赵国做质子时,境况比嬴政还要好上一些,至少他没有性命之忧。

他的错有两点,一是交浅言深,二则是异想天开。

也许燕丹以为他跟嬴政曾经共患难过,算得上,但对郑来说他只是曾经的邻居——燕国太子而已。

两人之间不同的认知,导致燕丹记恨上了嬴政,做出了螳臂当车这样自不量力的事来。

立场不同,舒安歌对燕丹没什么好感。

燕国这一年,境况实在太惨淡了些,年景连正在遭受旱灾的秦国都不如了。

虽然早有准备,饥荒来临时,秦国境况仍然不太好。

国力越强盛,人口越多,就意味着粮食需求量越高。秦国除了蜀郡以及靠南的几处疆域之外,广大北方地区几乎全都陷入旱灾之中。

大旱之后,秦国又将迎来蝗灾,出于谨慎考虑,嬴政向楚、韩两国,提出了借粮的要求。

秦国要借粮,楚、韩两国也趁机漫天要价起来。

韩国势力小,所提条件不过是秦国在三年内莫要攻打韩国。

楚国提的条件就比较耐人寻味了,他们提出玉容公主在咸阳等候已久,如今秦王过了十七岁,不如将两人的婚事办了。

嬴政刚登基时,各国都送来了公主及美人,在太后赵姬和相邦吕不韦的支持下,他一个都没有纳。

眼下秦国遭了灾,怎么这时候提出两国联姻,还真不是趁人之危,用雪中送炭形容更贴切一些。

于是乎,朝中有不少呼声,支持秦王迎娶玉容公主的。

但是之前还有些犹豫的太后赵姬和吕不韦,此时都有些松动。秦国楚系势力一时半会儿也清除不了,秦楚联姻更是历来的惯例。

秦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个时候能得到楚国的支持,自然是极好的。

几乎在所有人都倾向于秦楚联姻的时候,嬴政坚决的拒绝了。

为此太后赵姬特地将嬴政叫到身边,劝了好多次话,吕不韦也和嬴政细细剖析过当前局势。

但不论旁人如何劝,嬴政始终坚持着,不与楚国玉容公主联姻。

嬴政坚决不娶玉容公主,舒安歌神清气爽,笑容比往日更多了些。

虽然他没有亲口承诺过什么,但舒安歌知道,嬴政是为她拒绝的。

屡次三番被秦王拒绝,玉容公主面子上挂不住了。

舒安歌悄悄打探过,玉容公主在华阳太后面前哭哭啼啼的,要求回楚国呢。

能有这样想法的公主也是天真可爱了,魏国公主和韩国公主入秦比玉容公主早多了,如今还是空等着,没人敢提出回国。

其实也不是秦国霸道,不让这些金枝玉叶回国,而是他们背后的国君,惦记着秦王后宫空虚,总想让她们在秦国等待入宫的机会。

几乎所有的国君一致认为,嬴政如今不近女色,只是因为他年纪小。

等他年纪大一点,尝到女人的好处,食髓知味自然会广纳美人。

若嬴政真的不喜欢女人——那么他们就送一些美男子过来,他若沉迷于男色,对其他国君来说更让人喜闻乐见。

(今天更新到此结束,明天继续)

第791章 一代妖精征服千古一帝30

(本章三千字,所以订阅钱多)

君王也是人,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想当然。

他们以己推彼,认定嬴政总有一天会沉迷于美色之中,却不知他克制七情六欲,一心要统一天下。

玉容公主没能回成秦国,秦王有自己的主意,他坚决不从,联姻的事儿也搁置起来了。

这其中又出了一件事儿,嬴政不愿和楚国联姻,那边公子成蟜不知怎的动了心思,求着夏太后说和,想要娶了玉容公主。

嬴成蟜比嬴政小上三岁,如今刚满十四,这个年纪,谈起婚嫁来未免过早了些。

夏太后出身韩国,成蟜生母韩夫人又是她亲自挑选的。先前,韩夫人因为秦王被刺杀之事受牵连,早早的撒手人寰,她心里更加疼爱成蟜,对他的请求哪有不应允的道理。

除了夏太后外,秦国韩系势力,以及支持成蟜的宗室,也在极力促成这门婚事。

玉容公主隐约听到这个消息,只觉太过荒唐,她年纪与嬴政差不多,算起来也要比成蟜大上三四岁,何况他还是白身,两人如何匹配婚姻。

秦国律令森严,哪怕是公子公孙,若是没有立下军功,就不能有爵位和封地。

玉容公主未出嫁时,尚能在秦国享受公主待遇,要是嫁给成蟜,难不成还要与他住在宫中,一起寄人篱下不成。

她也打听过,成蟜此人文不成武不就,连秦王十分之一英武都不敌。

成蟜一厢情愿,想要成了这门好亲事,私下千方百计的寻玉容公主献殷勤。

那边夏太后与华阳太后及赵太后商议,接连碰了两个软钉子。秦国韩系势力在朝中说不上话,夏太后替成蟜筹谋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闹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成蟜心中一百个不愿意,秦王政四年还是这样姗姗的来了。

秦国大将蒙骜攻取魏国氏篸和有诡两城,他已年近七旬,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及秦王政四朝,为秦国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子孙三代皆忠良,实则是不可多得的悍将。

嬴政犒赏大军,对蒙家赏赐如流水一般,又提拔了蒙骜之子蒙武的官职,蒙家出身的将士,在军中更受优待和敬仰了。

秦国庆祝战功的时候,赵国太子迁来了,他刚取代前太子赵嘉,就被派到秦国为质子,对赵迁而言,这绝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好消息。

赵迁自幼锦衣玉食,哪里受的了质子之苦,他求着母亲倡姬求情,赵王担忧秦赵两国联盟破裂,坚持要送他入秦。

在赵王看来,秦、赵两国结为联盟,交换质子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做质子虽然辛苦些,但秦国如今正在遭灾,料想不敢故意给赵迁吃苦头。

除了赵王之外,原本就不喜赵迁登位的人,一万个赞同他到秦国做质子,恨不得他途中遇上什么变故,殒命在外才是最好的。

赵迁一路拖延,在暮春时节到了秦国,时值花红柳绿,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

他代表赵国而来,秦国自然要设宴款待。

舒安歌提前与嬴政打了招呼,出席了当天宴会。

因着秦国这两年来年景不太好,宴会一切从俭,为了不显得寒酸,花团锦簇翠围绕玉绕,珠光宝气灿烂辉煌——这些东西看看也不会缺一块儿。

年景好的时候,秦国的接风洗尘宴,多的是羔羊、乳猪还有鲜美的鱼肉、牛肉,新鲜瓜果更是不稀罕。

但这次设宴,宴会上各色菜肴都极好,唯独粟米粥管够。

赵迁一路风尘仆仆,本以为到了秦国安顿好之后,能在王宫中受到盛情款待,谁知殿中张灯结彩,布置的十分华丽,盘中菜肴只能用勉强二字形容。

这不是他第一次见秦王,当年嬴政从邯郸离开时,他曾代替赵王敷衍过一阵。

那时候,赵国没一个人能聊到,那个羸弱沉默的少年,在回秦之后,不但没有被父王厌弃,还在四年之后登基成为秦王。

时也,命也,赵迁庆幸他当初瞧不上嬴政,顶多派人刁难过他,但没亲自动过手。

不然,就算父王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是万万不愿来秦国做质子的。

宴会开始,有秦王和相邦吕不韦作陪,赵迁也不敢露出嫌弃之色,他脸上一直挂着笑,众人谈着秦、赵联盟之事,气氛和乐,好似两国从未有过争端一般。

李斯也出席了宴会,他如今被委任为长史,舒安歌欣赏他的才华,遥遥向他举了杯子。

他回敬了一杯,胡须被酒水沾湿,仪态还是极好到底。

舒安歌在宫中待了两年多,嬴政封她为郎中令。按理说,郎中令位居九卿,掌管宫殿警卫,是十分紧要的职位,非忠臣良将之后不得担任。

但她因本事了得,教人习武时,爽朗大方,被选为郎中令,众人都是敬服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