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妖殊途这句话,嬴政从未放到心上过。
他一直不给出明确的回应,是因为他不知该如何回应。
嬴政很早以前,就立志一统六国,成为古往今来第一明君。色如刮骨刀,何况是舒安歌这样的绝世妖姝。
他怕自己沉湎于女色,忘记往日报复,一事无成,愧对秦国列祖列宗,惹六国诸侯耻笑。
故而一直以来,嬴政十分克制言行,面对舒安歌的挑逗,宛若土石木人一般。
她一句“你在想什么”,一下子戳到了嬴政软肋,他移过目光,翻开了案上书简,淡淡道:“只是随口问一句。”
“实不相瞒,我在赵国时与赵迁有些嫌隙,如今难得有了机会,自然想让他倒霉一下。”
舒安歌在嬴政面前没费尽心机说话,将明兰和赵迁之间的旧怨含混的提了一句。
不知为何,嬴政听了她的话,心中一松,之前萦上心头的烦郁,顷刻间消散了。
他误以为舒安歌与赵迁是旧识,这才特意让他到秦国做质子,如今听到不是旧识是旧怨,心中立马舒展起来了。
提及旧怨,他眸色冷了几分,他与赵国何尝没有旧怨。
他的怨气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整个赵国及王室。那些年他与母亲在邯邯郸战战兢兢,每一天都像踩在刀尖上一样。
归秦那日,嬴政曾在心中立誓,有朝一日定然要踏平邯郸,俘虏赵国所有宗室。
“大王?”
舒安歌见嬴政心不在焉的望着手中竹简,眼神中透着狠戾,想起他当初在赵国的遭遇,担心的叫了一声。
是她疏忽了,竟然忘记了,论起仇怨来,嬴政与赵国的嫌隙,更加不共戴天。
相识以来,嬴政从未在她面前提过在邯郸的经历,舒安歌又一心扑在别处,这才办出了这样不地道的事来。
嬴政收敛起眸中的狠戾之色,平静的望向舒安歌:“换质子之事要过上一年半载,此时不是最好的时机。”
明明嬴政年纪比自己小许多,但跟他说话时,舒安歌总觉得他成熟的有些过分了。
“噢,还是要以大局为重,我只是说说而已。”
舒安歌拿手点了下腮帮子,吐了吐舌尖,大大咧咧的坐到了嬴政对面。
正在她绞尽脑汁的思考,该如何让嬴政忘掉赵国这茬,重新高兴起来时,嬴政又发话了。
(暴风哭泣,大家为啥究竟为啥会重复啊,蓝桥君这般就没重复)
第789章 一代妖精征服千古一帝28
“赵迁的事先放一放,日后总逃不了他的。你上次给出的造纸方法,推行起来十分好,待在各地办起来后,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舒安歌做事随心,听嬴政这么说,笑着应道:“这样极好,书写方便了,让将字刻在木板上,印刷一些书籍,也容易在民间推广教化,让百姓多识几个字。”
她只随口提了雕版印刷术,没有,把活字印刷术给整出来。
历史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生产力进步一点是好事,若进步的太多,生产关系跟不上反而要酿成灾难了。
嬴政将她的话记在心上,他之前倒没想过,可以将字雕在木板上印刷书籍。
一个小妖精对国计民生比人类还通透,嬴政愈发觉得,舒安歌绝不是妲己这样的祸国妖姬,她是上天派来辅助他一统六国的。
“先前造纸坊还没盈利,一直没和你提。过上半年后,等各地造纸坊办好了,所得利润分给你两分。”
舒安歌对于金钱不太在意,但这是嬴政主动给她的,她脸上笑意更浓了。
“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多谢大王赏赐。”
旁人叫大王,嬴政不觉得有什么,但每次听舒安歌叫大王,总有几分刺耳。
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在提醒着他,他们两个人不该如此生疏的。
这种认知来的十分奇怪,嬴政冲动过好几次,也没让舒安歌改一个亲近的称呼。
“目标人物好感度+6,当前好感度66。”
停滞许久的好感度突然上涨,舒安歌从果盘中拿了一个红艳艳的苹果,放到唇边也不去咬,只是含笑凝望着嬴政。
两人这样相对坐了会儿,嬴政起身去办公,舒安歌则找了王翦,忙起了练兵之事。
又是半年过去了,秦王登基也有两年多了,之前质疑嬴政年幼不能掌控大局的人,如今全都闭了嘴。
在太后赵姬和相邦吕不韦,以及华阳太后的支持下,嬴政王位坐的很稳,国内局势也十分稳定。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到了秦王政三年,舒安歌想起历史上,这两年秦国很不太平,先是饥荒又是蝗灾,于是提前将此事告诉了嬴政。
这个年代的掌管历法还有农耕的官员,只能凭着星象还有往年经验,判断气候以及来年收成。
除了有能通天地的奇人,大部分观星者,对于气候变化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若是旁人说旱灾和蝗灾之类的言语,嬴政会先怀疑其动机,接着以为对方信口雌黄。
但这话是由舒安歌口说出的,嬴政慎重的放在心上。
旱灾是天灾,无法避免,但提前知道消息,总能有个预备。往年来,天灾害人不浅,随之而来的人祸也不容小觑。
饥荒会导致贫民百姓饿死,尸体不及时收敛,容易引发疫情。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说的就是这个情形。
至于蝗灾,那就更可怕了,蝗虫过境寸草不生,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怎能经得起这样的糟蹋。
嬴政没有将这个消息大肆传播出去,引起百姓恐慌,不但无益于救灾,反而会造成新的灾害。
他与相邦商议之后,用吕不韦的人脉,贿赂在各国之间游历经商的人,让他们想方设法尽可能多的买粮食。
若是以秦国商人名义大肆购买粮食,一是会引起各国怀疑,二则别国国君会从中作梗。
商人逐利,只要秦国大把撒钱,总有人愿意替他们谋事的。
除此之外,秦王还下令外出征战的军队,每到一地不但要将当地粮仓握在手中,还要保障当地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秦王有令,焉敢不从,秦国将令无人违逆。
商人大规模买粮,粟米及小麦价格上涨成了必然。嬴政趁机将纸张当做稀罕物,贩卖到各国去,又卖了一笔。
造纸术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从一开始,嬴政就将纸张的制作方法,把控在手中,由忠心于秦国的士卒来生产。
六国纵然想靠着成品纸张,反推出造纸的方法来,一时半会儿也没头绪。
舒安歌一开始没发觉,等将嬴政一系列行为连到一切,深深佩服起他的行为来。
她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嬴政不但是天生的霸主,还是一个天正的奸商来着?
连舒安歌都没想那么长远,只想着造纸术可以极大的降低教育及办公成本,还能靠着物以稀为贵赚上一笔。
哪料到嬴政考虑的那么周到,将短时间长时间的利益全算好了。
秦国买了粮后,靠着各种掩护分散运输回国,由各地屯兵负责看守,非王令不可调动。
时光如白驹过隙,秦国大将蒙骜攻占韩国十三座城池,燕太子丹入秦国为质子。
燕丹来秦了,这是他第一次来秦国。
也是这次入秦为质,让燕丹记恨上了嬴政,后来再次入秦为质,燕丹逃跑之后,策划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荆轲刺秦王。
两人之间的恩怨,三言两语也难说清,论起来其实是秦国不对更多一点。
秦燕原本说好了联盟,一起攻打赵国,结果秦国方突然遭遇旱灾,百姓受了饥荒,临时改了主意,背弃了秦燕联盟,让甘罗出使赵国。
甘罗出使赵国后,说服赵王割了五座城池给秦国,接着秦燕联盟正式破裂,秦国将太子丹送回赵国。
赵国将新立的储君太子迁送到秦国做质子,接着出兵攻打燕国,拿下了燕国三十城。
这一年秦国大将王纥去世,秦王惋惜之余,不忘抚恤王纥家人及旧部。
燕丹入秦时,舒安歌因着好奇,曾与嬴政一起见过他一面。
他年纪比嬴政要长几岁,初入秦国时,眉飞色舞一派少年气,只是为人有些莽撞,十分不会说话,见嬴政后,第一句话说的就是“想当年在邯郸时——”
嬴政打断了他的话,没有给他叙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