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就又说,你若是喜欢,送给你也行。良女子看着他,嬉笑道,楞个好的牛,你说送我就送我,也不怕被老父骂死。她不以为意,以为是开她玩笑。小伙子没骗过人,急红了脸,说,我是真心送与你,你真想要尽管拿去。
良女子沉默着摸着牛,说,你到底想作甚?不说我可走了啊。说完转身就要走,小伙子一紧张就想抓住她,可是又不敢抓,只是哎了声。良女子回头看他,他憋着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说,你把牛拿去你家吧,你和我回家过日子。
良女子这才明白他是来干什么的,她噗嗤笑了,说,呆瓜,哪有你这样的。’
老奶奶在旁听着,忍不住问了:‘他们最后怎么样了?’
老爷爷笑了:‘小伙子用牛献给那给他血的神,小伙父亲果然没说错,用牛来换良女子的贞,怎么都是最值当的。’
老奶奶似乎松了口气,也为这美好的爱情稍加自己的祝福,她说:
‘这良女子才叫好哩,肯与小伙子走。’
老爷爷满脸温柔的笑容,说:‘是啊。’”
慧静静静听着小安子讲故事,故事中老爷爷也在讲故事,在故事外听故事里的人说故事,似乎也是别样的一种体验,不知应该代入听故事的老奶奶,还是应该代入说故事的老爷爷。
小安子见他在发呆,轻轻摇了摇他:
“你还在听么?”
“在啊,我只不过是在想,真好啊,他们都能与爱的人相结合。”
他又补充道:“而我没有牛该怎么办。”
小安子被逗乐了,哈哈大笑。
“这和牛完全没关系的!”
第三十二章 睡前故事2
小安子顿了顿,继续讲故事:
“老爷爷看着老奶奶,说,我的故事怎么样?
老奶奶意犹未尽,说,还成吧。
老爷爷说,那我再给你讲个。
从前从前,有一对夫妻,男的叫阿壮,女的叫小妹。他们很恩爱,在河边搭起了房子,还养着一头青灰色的大水牛。每天早上,阿壮吃过早饭就跨过小河带着水牛去耕田,而小妹则在家喂鸡和料理家务,偶尔还替阿壮纳一双新鞋底,修补他的破衣服。
到了中午,小妹就做好饭给阿壮送过去。他们会在树荫底下,一边看着水牛甩尾巴一边吃饭,他们结婚七年了,还是很恩爱,小妹会特意把为数不多的荤腥放进阿壮的碗里,有时候是一把豆子,有时候是一把咸菜。她总是说,壮,你是干卖力气的活儿,多吃些。
而阿壮只是笑,然后什么也不说,就把碗里的好菜分一半给小妹。村里的人见了,纷纷笑他们矫情,这些老夫老妻却是不会互相夹菜,可他们的生活如同一滩死水,夫妻之间更像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当然也就不懂阿壮和小妹的恩爱。
他们本以为他们的生活会这样平静而又幸福的继续下去,可是好景不长。他们的国家与邻国开战了,一卷军书把阿壮召上了战场。
阿壮与同村的年轻人换上偏大的戎装,小妹和一群妇人在后面看着。军官们催促他们快点走,小妹在后面追着喊。
壮,你一定要回来!你死了我就改嫁!我不会为你守寡的!
阿壮忍着眼泪头也不回的走了,小妹在后面哭成泪人。
阿壮走了不久,小妹就开始吐,她怀孕了。村里开始有些风言风语,说看见谁谁谁进了小妹家,谁谁谁一大早从小妹家出来。
人常言寡妇门前是非多,可是小妹还没成寡妇,是非也开始多了起来。
小妹不管这些,也管不了。家里少了男丁,她又有了孩子,日子过得很辛苦,怀孕的女人当男人用。经常是烙几张大饼,早上干完活就着热水囫囵下去,这样就算是一餐了。挑水、耕田、施粪、拔草,做不完的事等着小妹去做。
若不是小妹家还有一头大水牛,这日子真就神仙也过不下去。有好几次,小妹抱着大水牛哭,只是哭,也不说什么,也不像一般妇人抱怨自己命苦,哭完就继续干活。
小妹逐渐变成了干农活的好手,她干农活总是又快又好。孩子也出生了,是一个如他母亲一样健壮的男孩。
村子外不断传来消息,哪只军队打赢了哪只军队打输了,今天邻国攻占到了哪里,明天本国收复了哪里。他们的村子比较偏,所有的消息都是由归来的乡兵带回来的,战争到了后期,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有些部队被歼灭了就原地解散,幸存下来的人也就回乡了。
还有一些则是兄弟参军,甚至父子参军,大战前将军就遣散一些人。兄弟参军的哥哥回去,父子参军的父亲回去。
小妹也没希望阿壮当什么将军,荣归故里。只希望他平平安安,最好连块皮都没擦伤,哪怕是脏兮兮的回来,当个逃兵也行啊。那时候小妹就笑着骂他,叫他去洗澡,然后告诉他儿子都老大咯。
她这么想着,可是阿壮却一直都没回来。同村的人回来了大半,没回来的人也由其他人带回了死讯,只有阿壮一直没有消息。同村的人说他被另一个将军相中啦,去了最危险的前方打仗。小妹听到这个消息几欲昏厥过去。
这个死男人,怎么就不念着点家,竟然还敢跑去前线?小妹想。
同村回来的男人说起战争的残忍和艰辛,都说阿壮肯定死啦。小妹不信,还是在等待。
小妹很能干,家务和农活都能干,也都干得好。经常干农活可是衣服干净整洁,破的地方也用针线好生缝了起来,针脚很密,就连孩子的尿布和小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可一个女人独自生活还是很不容易,粗活重活全靠着大水牛也不是个事儿。谁家要是没个男人就要遭欺负,今天田里的地界少一寸,明天灌溉用的小河就被人给截了。以前这还不是个事儿,可现在男人们都回来了,摩擦也就慢慢多了。
村里的老大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劝小妹再嫁。一些丧妻或者打光棍的男人也起了心思,小妹长得水灵,就算是穿着洗得发白的素布也掩盖不了她眉间的喜善。这样的一个女人,带着拖油瓶似乎也没什么,反正孩子还小,当自己养也行,再养一个也行。
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家里一下就能调理的很好。
男人们拜托了老大妈去说媒,老大妈对着小妹说,你不是说要改嫁么?你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也不方便,还是赶紧嫁个好人家吧,我看村头的小李就不错,他虽然跛脚,可是手艺好啊,你嫁给他也不会吃亏。
小妹总是笑笑,也不说话,只是照旧奶孩子、换尿布。
老大妈走后,她就一边摇着孩子,一边念叨,壮啊,你快回来吧,再不回来我就真的要改嫁了,真的。我快坚持不足了。她说着,泪就落了下来。
另一边厢,阿壮确实过得很辛苦,军旅生活比他想象中艰难。
没日没夜的奔袭,每天都有兄弟倒下,今天还和你唠着家乡方言的人,明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连尸骨都找不到。
带阿壮来前线的将军,其实只是个百夫长,他来前线不久就死啦,是活活流血而死的。死前他紧紧握着阿壮的手,想说什么可是什么也说不出来。然后阿壮就代替他的长官,当上了百夫长,这在战场上完全不是个事儿,也许今天任命一个长官,明天就死了。死了的人封个十夫长百夫长又有何妨呢?只有活下来的长官才是好长官,若是活下来,功勋自然也够升长官的了。
阿壮就一直这样,带着兄弟在战场像只苍蝇一般随着长官的命令来回奔袭。
渐渐地,他的长官发现这个小伙意外的活得很久。
再过久一点,阿壮的长官也被熬死啦。邻国也不堪长久以来的战争消耗,退兵了,本国与邻国恢复了建交与和平,甚至还互相派遣了公主联姻。
他们这些打拼的将士们仿佛做了无用功,也像是被遗忘了的人。
清算战功的时候,阿壮跑满了一整场战争,正式成为一个百夫长啦,还在县城里有几亩薄产。县城里的富农想把女儿嫁给他,一为他的权,二是慕他的英勇。
可是阿壮早已不在县城啦,他向战友借了一只小毛驴,就嘚嘚的向家里跑。
小毛驴太小了,家离县城又太远了,小毛驴在路上就拉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