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慈母之心[综](118)

作者:百里冰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赵国被连克数城之后,秦国又陈兵于边境,韩王每日惴惴不安,担心韩国成为秦国下一个目标。于是韩国君臣苦思许久,想出了一个疲秦之计,送来了一个精通水利的郑国,帮助秦国修筑水渠。

嬴政一面扣下郑国,一面派使者去韩国质问韩王,直言韩王不安好心。一番危言恫吓,吓得韩王在王位上两股战战。最后使者言明将公子韩非送到秦国为质,或许能平息秦王之怒。

于是,全无骨气可言的韩王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此事,将韩非打包送去秦国了。嬴政很是高兴的将郑国丢到下面修水渠,又将韩非扔进学宫主持法学院。

所谓法学院却是项少龙的建议,学宫建立初期,各派多有争执。项少龙就给出主意将学宫分为法学院、儒学院、墨学院、兵学院以及杂学院等等。

韩非虽然忠于韩国,难忘故国,不过他对学问是再严谨不过。将韩非留在学宫潜心治学,不让他干涉秦国政事便可。当然嬴政也安排了人在韩非身边伺候,谨防他做出危害秦国利益的事情。

咸阳学宫建立的第二年,甘罗以十二岁稚龄出使赵国,巧妙地利用秦、赵、燕三国关系,从赵王手中为秦国得五城,进封上卿。后赵国攻下燕国三十城,将其中十一城赠秦。如此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了十六座城池。甘罗十二岁拜相,秦国重才之名更是广为传颂,咸阳学宫也越发兴旺。

咸阳学宫的开设为大秦培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才。而《鲁公秘录》以及被收拢的墨者行会更是大大提高了秦国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因为工具的改进,郑国渠的修建工期更是大大缩短。

这一切都让大秦蒸蒸日上,秦国兴盛之势锐不可当。

如此到了秦王中毒的第三个年头,嬴政十六岁,秦王的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到了年底已经食不下咽。

石慧请动华阳太后出面提议秦王提前为嬴政举行冠礼。这几年,嬴政辅政,行事果决,秦王也颇为满意。

秦王也担心自己死得早,太子登基却无法亲政,以至于大权旁落。此事并非没有先例,秦武王嬴荡十八岁即位,还有宣太后把持朝政之事。如今,王后亦是身体孱弱,且鲜少参与政事,可没有太后把持朝政,也可能出现权臣。

如今华阳太后的提议正得秦王之心,秦王当即令人为太子准备冠礼。提前行冠礼之后,一旦秦王驾崩,太子登基便可亲政。大秦既然有个十二岁的丞相,如今有个十六七岁的大王也没什么好奇怪了。

于是为太子提前行冠礼的决定在少数人反对无效之后,就被定下了。

秦王终究没有熬过这个冬日,嬴政的冠礼结束后第三日,秦王便辞世了。

当看到那个挺拔的少年,穿着黑色的冕服登上王位,石慧明白她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秦王政三年,生母姬太后病逝,秦王哀痛不已,竟至晕厥。

赵国趁秦国国孝出兵秦国,秦王政奉太后遗命,以王翦为主帅,令秦军征赵国。赵国权臣巨鹿侯赵穆为楚国奸细身份被揭穿,杀死赵王及屠杀赵王室成员逃反楚国。

秦太傅项少龙率领墨家高手乔装进入赵国,趁乱劫走李牧家眷族人。李牧降秦,赵亡,秦王政收编赵军抵御北部匈奴。

秦王政五年,郑国渠修筑完成,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次年秦国灭韩国,俘韩王安,设颍川郡。

秦王政八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荆轲被秦王亲手斩于剑下,秦国以王翦领兵攻燕,次年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

……

秦王政十六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王政创建皇帝尊号,自称始皇帝,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姬太后追尊为帝太后。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命改为制,令改为诏。

第106章 天下一统(番外一)

作为墨家矩子,元宗一直坚持遵守师祖墨翟的反战宗旨,无心参与各国之间的纷争。然乱世之中,一人想要独善其身尚且不易,更遑论是整个墨者行会。

遇到石慧和嬴政,对于元宗来说是个意外。嬴政虽然只是一名质子,不过母子二人对于元宗来说依旧是谢敬不敏的人物。元宗认为一旦与各国王室的人扯上关系,代表的就算无数麻烦。

墨者行会就像《鲁公秘录》一样,一直是各国争夺拉拢的目标。

然无论是造福百姓的曲辕犁、影响重大的造纸术还是在邯郸城外的救命之恩,都让元宗无法拒绝石慧的要求。石慧的目的直白而没有遮掩,用的是阳谋,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元宗遵从约定带着手下墨者到了咸阳。

到了咸阳后,石慧也遵守了她的诺言,并没有强迫元宗必须效忠大秦,帮助大秦征战各国。不仅如此,石慧将大量赵墨的墨者带回咸阳,帮助他实现了二墨的合并。

元宗欣慰于此的同时,也很快发现了新的问题。二墨合并,墨者行会虽然依旧少了齐墨,也是一件幸事,可墨者行会的墨者并非每一个都如元宗一样淡泊名利。

墨者行会虽然有严格的规制,墨者们也素来有组织性。可墨者们也是人,凡人总是少不了各种欲望。

这些墨者或身怀技艺或是武功高强,自然也会渴望追求名利和权势。追求名利和权势谁又能说一定是错呢?

他们有的不过是想要发扬墨家学说,有的是想要养家糊口……想要改变别人的想法,元宗做不到,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一味的阻止,最终只会让墨者行会四分五裂。

于是在元宗的默许下,墨者行会的墨者也开始选择自己不同的道路。精于机关术和制造的墨者投身研究《鲁公秘录》以及许多石慧送来元宗都没有想过见过听过的创意和设计草图。

对于这些人,石慧并不干涉他们研究内容,还会为他们准备一切所需材料,当然研究成果也要呈现给秦王政。

而那些武功高强的墨者则组成了大秦的情报组织,直接受命于太傅项少龙,专门负责刺探各国情报,营救被秦王看重的各国人才,执行一些特殊任务等。

比如赵国大将军李牧的家眷就是被高手墨者趁邯郸大乱带出赵国。李牧对赵国忠心耿耿,原不肯投降。然赵王和王室被赵穆屠杀一空,自己的家眷落到秦国手中。秦国又派了甘罗和李牧的干孙儿赵盘为使者终于说服李牧降秦。

各国之中,秦国、赵国和燕国常年都会经受犬戎、匈奴等关外游牧民族骚扰。李牧便是赵国抗击匈奴最有名的大将,对匈奴极为熟悉。秦国以李牧防卫匈奴,便可以调配更多战将征战他国。

元宗不愿意墨者行会参与战争,可是墨者行会终究还是没有独善其身,墨者行会或直接或间接为秦国统一天下做出了贡献。

而当咸阳学宫出现后,各学派纷纷赶来著书立传,墨家更不能看着自己学派被人超越走向没落。在这种百家学派争相向秦王表达自己学派优势的时候,墨家自然也是积极向秦王表现自己学派的价值所在。

可是参与其中,元宗又觉得有违自己的原则,心结难解。直到在墨者行会的努力下,看到无数先进的农具、生产工具纷纷从被制作出来,随着秦国统一步伐的推进,扩大到各地,改变着百姓的生活,元宗才彻底改变了想法。

大秦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或许过了二十年三十年再也没有人记得自己是韩国人亦或是魏国人,一样都是大秦百姓,就连墨者行会也实现了真正的合并。各国之间再没有征战,百姓开始安居乐业,元宗突然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已经年迈的元宗坐在摇椅上,看着不远处的小徒孙握着羊毫笔笨拙的描红,倦意突然涌了上来。迷迷糊糊间梦到了很久之前与那人的谈话。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元矩子觉得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咸阳宫内,渭河桥上,面容苍白的女子望着滚滚河水问道。

那个时候,秦庄襄王刚刚驾崩,秦王政登基尚在丧期。她从王后成了太后,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却是命不久矣。冷风吹过,她低声咳嗽了两声,嘴角溢出一律鲜血,本就没有血色的脸孔越发苍白。

她看起来是如此虚弱,可是元宗却不敢小看分毫:“许多人多说墨家主张乃是空想主义,莫非太后想要说这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