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思远原是扬着唇角的,听此打住了笑,耳根红晕也消了,眼睛黑嗔嗔的。
不多一会裁缝来,恭恭敬敬地给楚思远量身,不归在一边催促:“衣鞋何时能好?”
裁缝汗都下来了,擦了一把后回答:“回殿下,很快的,回去就让绣娘们赶工,明儿两天就能成的。”
可时间一快,她又不放心了,又改口道:“不急,你们绣房慢慢做,得做最好的,不能操之过急。”
一屋子的人都被她整晕了:“殿下,那小公子的衣物怎么安置?”
不归想了想:“孤小时候也有些少年衣物,有些压着箱底也没动过,虽然时兴瞧着没那么新,质料还是好的,取来先给小公子应急吧。”
楚思远眉尾一动。
茹姨拿了楚思远的尺寸便去找不归的旧衣,过了老久才出来:“合身的倒是有,但是用过的,小姐你说呢?”
楚思远眉飞了一下又连忙落地。
不归颇有些为难,茹姨便插嘴:“以前我的老家倒是有个习俗,出远门或是漂泊多年的小孩穿兄姐的旧衣可以压一压邪祟,着旧衣也不是什么坏事。”
楚思远立即跟着点点头。
罗沁也插嘴:“小公子要是穿着您的旧衣出去,那可没人敢怠慢。”
这两人实在是说进了她心坎,她这才点头:“那好。”
茹姨便招楚思远:“小公子随老奴去试试吧。”
不归又招来平素和萍儿搭档办事的少年内侍林向,让他跟着楚思远进内屋去试试合身与否。这又体现她对他不同寻常的耐心细心来,怕他脸皮薄,宫里服饰穿搭起来不懂,不好意思问茹姨,唤个内侍他好歹没那样别扭。
楚思远搓搓光脚丫,半是局促半是暗爽地跟茹姨进去了,还回头巴巴看了不归一眼。
不归被他那样子勾起了怜意,挥手示意他大胆向前走。
她跟裁缝们吩咐了一些,人走后又嘱咐罗沁内务:“倾鸾宫那位丽妃,你下午挑些贡品去,当着他人的面直接说,孤必定不负她所望,照料好小公子。”
“送些什么为好?”
“孤记得……有一柄西域的象牙藏花烟杆,还有西洋的一个石榴褚红烟漏,以及南疆的暮芳烟草、北地的捧雪烟草各带一盒去,那位好这口。”
前世姚蓉的好烟是出了名的,每逢出宴席必带一支烟杆,歪倚席上悠悠吐烟的场面甚至被描画下来做成了美人图鉴的封面。昔时长丹多少贵人争相仿,但无一人能模拟那媚态半分。
“其他的,拿几样珠光宝翠的时兴首饰衣裳去,越炫目越摇曳生姿的越好。”
罗沁有些不解:“丽妃生父不是那位清正御史么?怎么会有好奢华的习性呢?”
不归坐椅上喝茶:“她十几岁就被母家接了去,姜户部最爱摆排场,宅邸都能赶上王府了,耳濡目染的,不奇怪。”
她又在腹里打分权给姚蓉的草稿,舅舅骤然封姚蓉为妃,未尝不存破一破三家势大的当局,那匀出后宫职权给丽妃,八成也在他老人家的考量中。
罗沁站她身后给她揉肩:“奴婢记下了。”此时主殿里没有什么宫人,她边揉边问:“殿下,奴婢有疑问,不知该讲还是不该。”
“小公子的?”
“奴婢这还是第一次,见您这样倾注心力。您为的什么?”
不归笑问:“有这样反常的么?那你怎么瞧的?”
罗沁说话没留面子:“像因怜悯愧疚,更像出于殿下那古怪的掌控欲,看见一张洁白宣纸就想亲自题字作画的那种蠢蠢欲动。”
不归呛了一口:“……什么破说法!难道就不能是因怜爱他,就想对他好么?”
罗沁反被逗笑了:“殿下,您不像这样的人,哪儿不像,奴婢一时说不出来。”
“其实孤是醒悟了。”
“醒悟什么?”
“孤自记事以来,便有帝舅疼爱,有茹姨悉心百般照料,有你们万般尽心服侍,从来要什么有什么,从来说一不二。孤……我向来只爱他人付出,居高临下地认为着,你们对我的好、畏惧、忠诚是理所当然的,我只需要接受,旁的不必回。”
“这是我生于被爱,也长于被爱的劣根所在。太目中无人,浅短瞧着,浅短以为,真心无尽。”
她慢慢道:“这一回,我想反过来,来做那个回偿你们的……以及爱他的,为他付出的主动者。”
前世愧他,负他,今生便来还债了。
这时他慢慢走了出来,半是不安半是激动,穿着她从前的少年衣和少年鞋来到了她面前。
他穿了一身的白衣,束一条蟹青腰带,换去宽松寒碜的旧衣,身形看着不再那么瘦弱,头发也被好好梳起扎成一股短短的马尾,扣一块发环,显现了还未长开的丹凤眼和挺直的鼻梁,此时看来竟有了点公子贵气的模样。
楚思远心异常的暴动,抓着衣服像个小姑娘。这旧衣鞋上仿佛还残留有些许的体温,叫他心潮起伏。
他结巴了:“要不……要不我还是穿别的吧……”
她却已来到他面前,手覆上了他的脑袋。
楚思远不动了。
她笑道:“没想到这回……阿姐给你准备的第一套衣服,竟然是自己的旧衣,更没想到你穿着这样合适。”
从未想过,我还能再见你少年初长的模样,天不负我,此生有幸之至。
前世我从未亲手料理你的衣行,只为你准备过一次衣冠。可那套弱冠的衣裳,你最后也未穿上过。最后也不知道究竟合身与否。
十九,永远的十九。
第15章
先前,不归郡主私自出宫溺于江南的消息炸开时,前朝暗地里炸开了些。一者,谁都知道陛下疼这侄女远胜亲儿子,以前还有因为郡主生病而不上早朝的事。
二者,郡主生父言椿当年战死南境,追去的易月公主也芳魂陨碎,陛下哀痛不已,那支振武军的所属直到如今也没有改,公主的封地万隆也没有更主。意思就是,他不仅将封地万隆留给侄女,还准备了一支七万人的振武军给她,显然要给郡主做庇护一生的嫁妆。
这有宠有权的郡主突然“死”在千里外的水地,股肱们感觉有点阴谋的味道,但谁也不敢深挖,一律上折子请陛下节哀保重,只有一些直言不讳问郡主如何出的宫,为何下江南云云。
出人意料的是陛下照样上了朝,只说此事正在查,静待哀音。于是众人又猜陛下可能是新得绝世美人,冲淡了些哀痛,等时日一长,死鬼郡主怕是就失宠了。
然而半个月后死鬼郡主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在皇宫大门倒下去时还抓着一个男孩的手。
这下前朝后宫全炸了。后宫人都说,郡主接来了龙四子,传到前朝时把大臣们都整慌了,这铁定是阴谋!阴谋!
大家纷纷请求陛下给个官方说法。
陛下和蔼道:“郡主出宫乃是朕授予的,为的是接回一个十二岁的孩儿。”
大臣们惊呆了,开景四年,陛下确实出过宫,时间对得上……
实锤了!
陛下特么真有个小私生子!
联想宫中新秀丽妃,还有这位龙四子,大家惴惴不安多年的铁三角阵营会打破,生怕待得几年陛下一时冲动就把储君位给了第四子。一瞬间众臣的书信悄悄地涌向了姜户部家的大门,丽妃要是成了龙四子的母妃,那姜户部可就是皇子母族了,何等显耀!
这大甜饼让多年墙头草夹缝求生的姜户部幸福到差点后仰,户部尚书一边准备摆宴席一边想入非非自己跻身国都第四大巨头的神采,到时谁见了他都要尊敬畏惧地低头奉承,再也不用天天顶张笑脸在那些世袭的真贵族面前奴颜婢膝了!
然而这梦想还没揣热乎,后宫又传出来一个劲爆消息:郡主拜访丽妃立下马威,隔天就到养正殿抢了龙四子。
关键是什么?陛下啥意见都没有。
意味着什么?出身品貌具足的第一美人和异瞳的任性妄为丫头,陛下最最宠的还是后者。
姜户部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蔫了,还忍着辛酸打点着户部税银,在朝上提议说给郡主的宫殿修缮修缮。此举果然得了陛下的夸赞,并当场宣布说,赐丽妃代管部分后宫之权。这大起大落让姜户部幸福得差点当堂后仰。
姜户部也不容易。当年他升到户部侍郎时,丽妃的父亲姚御史正风头正盛,弹劾的都十分中肯,陛下基本都采纳。那时旁人都觉得,御史和他大舅子若是继续风光下去,再过几年恐怕就可以从一家成一派势力,从寒门跃到真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