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极喜欢和自己这个儿媳聊天的,不知道为何,她们总能说到一处,总感觉这个儿媳不过十几岁,却能说出一些极有道理的话。
傅莹正愁自己如何拒绝弘历一而再再而三的邀约,见熹妃有心留自己,正合了自己的心意。
熹妃为了自己逛园子方便,索性穿上了平底鞋,怕傅莹走路累,也提前嘱咐傅莹来自己这边带好鞋子。
熹妃看着满园各色的菊花,忍不住叹道:“这圆明园的景致就是好,花几乎是一年四季都不缺的,这春夏二季就不说了,秋冬两季,也有极好的菊花和梅花。”
说完,她让芳桃剪了几枝各色菊花递给自己,然后拿在手中一边把玩一边说道:“虽说都是菊花,但这花却有黄、白、红、紫、橙等色,花型也是多种多样。傅莹你可记得有什么诗是说这菊花开得晚的吗?”
傅莹想了想,道:“我记得高启曾有一首《晚香轩》,里面有两句:‘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赞的应该就是菊花晚开之意。”
熹妃笑着点了点头,道:“果然是读了不少书呢。想我未入皇上藩邸之前,最头疼的就是读书,那时想着能把汉话说通顺了便足够了,如今却有些后悔当初没好好多读书。你和弘历以后若是生了格格,那也得让她多读书去。”
说完又问道:“你和弘历结婚也近两月了,你自己可有感觉?”
傅莹听熹妃这么问她,心想这熹妃果然和弘历是亲母子,也一样心急,不过才结婚两个月,实际接触不到半个月,哪里有那么快呢?
于是笑着说道:“怕是让熹妃娘娘失望了,至今我感觉还没有何异常之处呢。”
熹妃道:“别是有了,自己未察觉呢。当初我怀弘历的时候,就没注意,还依旧侍奉现在的皇后和皇上呐。”
傅莹自然清楚自己怀还是没怀,看熹妃这般期待,也不好意思扫了她兴,于是说道:“一切顺其自然吧,若是有自然是跑不了的。”
熹妃又嘱咐道:“那可得小心了。”
傅莹陪熹妃逛了半日园子,又回到熹妃的住处坐了一会儿,看着落日西斜,方才回到莲花馆。
弘历每每下学之后,本来欲要寻傅莹,却被人告知傅莹被熹妃留下,正陪着熹妃。想着熹妃是自己生母,生母留下自己妻子相陪,也是合乎情理的。于是只能带着失望,自己去书房学习去了。
如此几回弘历终于忍不住,自己去生母那里寻傅莹去了。
弘历来时,熹妃正坐在榻上和傅莹谈起弘历如何获得圣祖康熙皇帝青睐一事,见弘历过来,也并不打算停止,招手让他坐到一边,依旧滔滔不绝地说道:“当年圣祖来这圆明园,皇上和皇后就把弘历领出去了。我当时一听弘历要去见圣祖,是提着心吊着胆,生怕这浑小子给惹出麻烦来……”
弘历一听自己的亲妈在自己妻子面前叫自己“浑小子”,立刻脸上挂不住了,忍不住说道:“我头一回见汗玛法(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都已经十岁有余,怎么会淘气呢?”
熹妃却丝毫不给他面子,继续道:“不淘?你那么大时,圆明园里的猫猫狗狗见了你都头疼,生怕你去欺负它们。”
弘历知道生母说得是实话,不敢反驳,只好低头继续听生母在那里口若悬河地说:“可后来没听说弘历惹了麻烦,反而说是讨了圣祖的欢心,圣祖还一并要见见我这个生母。当时,圣祖见了我,也没说别的,就说看面相我是一个有福之人……”
听熹妃说到这里,傅莹心想,熹妃确实是有福的,康熙皇帝没有看错。
“后来圣祖就把弘历带在身边了,那时周围的人一听弘历被圣祖带到身边去养,对我都高看一眼了。”
听到熹妃说这些,傅莹不禁想象了一下,当初弘历是如何在生母不受雍正重视的前提下,靠着自己努力学习,赢得祖父的喜爱,从而赢得了父亲的青睐。对于这个靠自己,不靠母亲“逆袭”的小弘历,傅莹还是很佩服的。
熹妃又说道:“我听旁人说,有一次圣祖用火器打伤了一头熊,为了给弘历个机会,就让他过去用箭再射杀,好让人说这熊是自己孙子猎得的……”
弘历一听生母提起他猎熊一事,不由得紧张起来,因为自己和傅莹说的与实际情况不符。但打断生母之言,终究有违孝道,只能红着脸坐在那里,听生母将当年之事说出。
“可弘历当时却骑马不去,圣祖有些恼了,正要让人将弘历的马牵过去,那熊却突然站起来朝弘历扑去,这时圣祖又拿火器打了一下,那熊方才毙命。若弘历走前些,定然被那熊撕了。事后,圣祖说弘历有神灵保佑,方才能安然无事呢。”熹妃有些得意地说道。
这个故事,傅莹在刚结婚那会儿听弘历说过,不过弘历说的是祖父康熙皇帝打伤了熊,然后他在用弓箭把那熊一箭毙命。她没有看弘历的脸,估计他一定会气恼生母怎么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傅莹心里暗笑,但还是配合地说道:“四阿哥天命所佑,区区一头熊岂能伤到?”
熹妃听傅莹这么说,更加高兴。她又想起前日弘历落水一事,得意道:“这些旧事就不提了,就说前几日弘历落水,那他不也平安回来嘛,倒是傅莹你担心自己的丈夫,跳入水中去救他,着实难得。”
说完,熹妃看着弘历道:“你有这样的嫡福晋,赶着偷乐吧,定是上辈子积了不少德,才能娶这样好的媳妇。”
听熹妃这么说,傅莹突然明白为何弘历要谎称是自己去救他。原来根本不是他想让人知道“自己有个笨福晋”,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是自己给他带来的麻烦,反而还把“功劳”算到傅莹头上。如果弘历将实情说出,那熹妃怎么看自己,虽说不一定厌恶,但肯定认为自己是个调皮的人。
因误会过他,她心里觉得有些愧疚,转头看着他,他却依旧神色如常。
弘历回生母道:“母妃说得极是,儿深以为然。”
熹妃知弘历过来是来寻自己妻子的,于是对傅莹说道:“四阿哥既然过来,你也和他回去罢。”
得了熹妃的命令,傅莹和弘历两人便离开了此处。
回去的路上,弘历思前想后还是打算将实情告知傅莹,拉住她道:“猎熊那事,我告诉你的不是实情,那熊是汗玛法打死的,不是我的功劳。还有,当时我骑马不过去射杀那熊,是因为我害怕。”
傅莹刚刚听了熹妃说的那些过往,心里着实佩服这个“逆袭”的弘历,对于他是否射杀熊,她已经不在乎了,反而感念他的坦诚相待。更何况落水一事,他为了自己而说了谎,自然不会计较先前的夸夸其谈。于是握着他的手道:“四阿哥,此事是真是假皆不妨我对你钦佩之情。”
听傅莹这么说,弘历方才松了一口气。
几日之后,傅莹因“小日子(女子来月事)”的缘故,不敢轻易外出,只能静静呆在屋中看书、绣花。连弘历都依惯例,被她“请”出去睡了。
因为这几日会时不时疼痛发作一下,自己就呆在卧房里,这样疼的话,就可以躺在床上休息。
傅莹坐在床上看书打发时间,突然隐隐听到一阵琴声。她不记得自己之前听到过琴声,顿时好奇起来,于是放下书,问若初道:“姑姑可知这弹琴的是哪位格格?”
傅莹知道这莲花馆除了自己和弘历住之外,剩下的也就是他的那几个格格了,宫女一般没这个闲情逸致。
若初想了想道:“前些年进来的那些格格们,好像并没有会弹琴的,这应该是新进的这批格格中的一个吧。”
原主也是个会弹琴的,傅莹借着原主的能力,可以听出此人弹奏得极为娴熟,快慢适当。傅莹放下书,打算去找一找这弹琴之人。
格格们在莲花馆住的地方,离傅莹的住处并不远,这也是为何傅莹在亁西二所没有听到过琴声,却在这里听过的原因。
傅莹循着这琴声领着玉净等人一路找去,琴声越来越清晰,她听出这人弹的是古曲《高山流水》。
傅莹边听边走,心里还想,能将此曲弹得如此有韵味,没几年功夫怕是达不成的。
走了没多远,傅莹来到高流素住处之外,确定弹琴之人就是高流素。玉净要让人进去通传一声,告知嫡福晋过来,却被傅莹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