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个没见过钱的乡巴佬。
“你若还有这种发簪步摇,我也一并要了。”
沈惊春早在脑子一热,拿出这支步摇的时候就后悔了。
这个朝代的工艺,是做不出这样的步摇的,若是有心人盯着不放,她是真的不好解释,说不定还会因此吃上官司。
高静姝这一问,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没有了,只有这一支。”
沈惊春说着,干脆将背篓里的东西全部倒了出来,里面只有木簪木料和木雕用的工具。
高静姝看了一眼,见果然没有其他首饰,便领着丫鬟仆妇们趾高气扬的走了。
冲着桃花步摇来的祁县贵妇小姐们见首饰没了,立刻就走了大半,但仍有小部分人留了下来。
那只仿真的桃花步摇虽然好看,但这些木簪也雕刻的很精致,二者完全是两种风格,最重要的是,有了一百两的步摇在前面作比较,一百文的木簪简直跟白捡一样。
十几支木簪眨眼间就卖光了,连带着陈淮重新摆出来的绢布小团扇也售罄一空。
这怎么讲呢?
就挺突然的!
之前因为不确定行情,怕东西多了卖不出,带出来的东西并不多,可现在这种情况,谁能想到呢。
这群人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沈惊春对逛园子没什么兴趣,陈淮性格使然不爱凑热闹,两人一合计便决定收摊回家。
“姑娘留步。”走出去没多远,最开始来问价的书生便喘着粗气追了上来。
“有事吗?”
“还有发簪吗?我想买一支。”
书生挠了挠头。
最开始明明是他先上来问的,结果忽然上来一群姑娘将他和同窗挤到了一边,后面又来了许多女人。
几个书生干脆先去看菊花了,结果一转眼,这边人又散了,啥也没留下。
“没有了,今天带来的成品全部卖完了。”
说起来今天的东西能卖的这么快,还多亏这书生上来问,虽然他没买到,但沈惊春对他的态度依旧非常好。
书生遗憾的叹了口气,一抬眼瞧见沈惊春头上还插着一只玉兰簪,略一犹豫便问道:“姑娘能将头上这簪卖我吗?”
沈惊春有些惊讶。
发簪这种东西,在古代相当于定情信物一般的存在,若是男人送女人发簪,便代表这个男人想要娶女人为妻的决心。
她头上这支是早上出来前,为了展示特意插上的,书生说的是买,可总归不太好。
但这簪子卖出去就是钱啊!她一时间有些犹豫。
这是沈惊春自己的生意,陈淮本不想开口,可看到她脸上的犹豫不定的表情,还是忍不住开了口:“这支簪子她已经用过了,不好再卖。”
这误会可大了,书生的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抬手打了一下自己的嘴,解释道:“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菊展期间县城放三天假,我抄书攒了些钱,想买支簪子带回去送给我娘子,贵的我买不起,这几天我在县城看了看,只有你的木簪最好看,所以……”
“我再给你做一支吧,只是我没有带油出来,成品出来效果必然没有那么好看。”
空间里面有各种油,只是之前她已经当众翻过了背篓,再拿出来难保不会被有心人注意到,便只能这么说。
书生喜道:“真的吗,能给我做就很感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有小可爱叫加更,正好今天过节,所以就加更了~节日快乐鸭~
第20章
游园赏菊的人太多,三人找了一会,才找到一处没人的亭子。
沈惊春将背篓里的半成品拿出来由书生挑。
这次来县城,背篓里除了那十几支已经卖出去的成品外,还有一些用线锯锯好的的粗胚,书生看了一圈,反倒选了沈惊春最开始拿在手上打磨的那支。
这也是支玉兰簪,簪头上是两朵盛开的白玉兰,再往下依偎着两朵花苞,两片叶子点缀在周围,小巧而又精致,比沈惊春头上那支还要好看一些。
“就这支吧,多少钱?”
“给一百文吧。”
出门读书还能想着家里的老婆,起码这人表面上看去是个好男人,一路上沈惊春有特意观察过,这书生的衣服虽然没有补丁,看着还行的样子,但是袖口已经磨得起了毛边,家里不富裕这点,应该是真的。
这支玉兰簪比那支一百二十文的桃花簪看上去还要复杂些,却只要一百文,书生满脸感激的给了钱。
沈惊春收了钱,就开始打磨,与其他的粗胚不同,这支簪子已经打磨的差不多了,没一会便彻底打磨完成。
书生再次感谢后,兴高采烈的拿着簪子走了。
沈惊春原以为这次应该能顺利回家,却不想还没出亭子,就又被人拦了下来,当然,这次拦路的人显然是冲着陈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