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1】。他总教导我们,仆妇目不识丁,做事总有怠慢之处,我们身为主人,衣食住行,最好事必躬亲。他说,民间百姓,常有食物中毒案例,皆因百姓不读书,欠缺常识所致。他说,常见的鱼类,其胆皆有毒。尤其是,青、草、鲢、鳙、鲤、鲫、鲂,但凡误食者,轻则呕吐失明,重则殒命,以鲫鱼胆之毒为最毒,两斤大的鲫鱼之胆,足以取人性命。”
锦心听完,愈发目瞪口呆,她忙去拿手绢给朱思卉擦泪,但是手却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幸好孙婆子大意,救了小姐一命。”
朱思卉道:“这是他特定交代孙婆子,让我亲自看见这鱼胆的。”
“这是为何?”
“彻底教我知道,这府里容不下我。”朱思卉的眼泪扑簌往下掉,“世事果真难料,人心果真难测。”
“那要怎么办?”锦心的手依旧抖个不停。这些年来,她跟朱思卉一样,也对朱鉴敬仰有加。这些年来,下人偶有犯错,朱鉴从不追究。哪个下人家中有难,他若知道,定要出手相助。他常鼓励大家,众生平等,奴仆婢女,并不低主人一等。是以,她每次回家,都要向家乡的人吹嘘,她的主人是个多么完美的人。她至今记得,她爹娘每次都满含笑意,“你进了这样的宅子,是你的福分,一定要更用心的做事,报答朱大人。”
“那些梨勉强能让我度过中秋,我再变卖一些母亲的遗物,先凑活度日,不过事已至此,一定要告诉舅舅了。”
“太太的遗物没多少了。”
朱思卉道:“几百两总是有的,你们每月才二两银子,还要贴补家里,不也照样度日吗?”
“姑娘如何能跟我比?”
“你且放心,我能屈能伸,并非吃不了苦。眼下我最担心你。”
“担心我什么?”
“上回我被鱼刺卡吼,院中旧仆大多被驱赶。你是我用惯了的,他们不好赶尽杀绝。可如今不一样了,既然挑明了,你也就留不住了。”
锦心急得掉泪,“这怎么行?我要是被赶出去,你身边彻底没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1】出自《朱子家训》
第11章 沐府
这日,朱思卉向柳氏报备之后,去往沐府。
待走远了些,锦心抱怨道:“柳氏好生小气,姑娘回舅舅家,她不给准备礼物,传出去让人看笑话。”
朱思卉却一点不恼,“这家也不归她做主。这天底下,但凡能做个好人,应该没有谁想做坏人吧。”
“姑娘惯会把人往好处想,都这时候了还帮她们说话。”
途经裕民街时,二人下车,准备买些果馔。
面罩孩童负着手走至朱思卉面前,磕磕绊绊地道:“又……又出门啊?好巧,我也过来走走。”
二人见他这般,知他手里藏着东西,锦心抑制不住好奇心,歪着身子偷看。孩童见状,偷偷将手挪开。
朱思卉道:“你怎么一个人上街?家里没人陪你玩耍吗?”
“我家就我一个。”
两人见他面罩之下露出的小半截脸红扑扑的,知他背后定有玄机。
“街坊邻居之中,也没有小孩陪你玩吗?”
“谁是小孩?我今年十三了,比那个渭南王只小一岁。”
朱思卉噗嗤一笑,“那你多吃点饭。”
“哼!你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在讽刺我矮。渭南王也没多高啊,再过两年,看谁高谁矮。”顿了一顿,顽童又道,“蓁蓁多大了?”
朱思卉道:“不要随便问女孩子这句话,这也是禁忌。”
“就你们长安人事多!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多大吗?你生于开化元年六月初七。此行要去沐府。”
“你不上学吗?”
“你别问这个,一提读书我就头疼。”
“难怪,你这行为举止,一看就没读过书,我可不喜欢不学无术的小孩。”多读书总是好的,朱鉴就总是劝学。
“谁是小孩?我只比你晚出生八百三十天。”
“我还有事,你先自己玩。”
“等等,”少年将手中的网兜递给她,“我刚才路边捡的,寻思着你们女孩子或许喜欢这个。”
朱思卉定睛一看,只见一个白纱做成的袋子中,有百十只蝴蝶挣扎其中,白纱上沾满了蝴蝶翅膀上的鳞粉。“捡的?”朱思卉眉头一皱,这小鬼不知搞什么把戏,无端戕害小生灵。她接过网兜,解开绑绳,大半蝴蝶振翅高飞,还有一些已经精疲力竭,她将它们倒到路旁的花圃中。
“你不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