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和县县令亲自宣读自己写的公文,语气十分激动,他为和县出了李青青这样医术高明的人物感到自豪,奖赏银二十两。
众人听到湘王府、湘城、和县均给了李青青赏赐,湘城的赏赐没有湘王府多,和县又没有湘城多。
李青青再次跪下接受奖赏。之前,她给胡族的人解毒时,压根没想过会有这么多的好处呢。
一群人办完公事,便浩浩荡荡的离开,连王家的水都不喝一口。
李青青还以为湘王爷会让二总管向她要解毒药的药方,谁知并没有。
她哪里知道,湘王赵安已经让湘王府的太医及湘城几位名医秘密研究她制的解毒药。
那日她把解毒药让马向南送给邓郎中,邓郎中拿到胡族时后,湘王府的二总管当时就从中取了三颗解毒药。
官府的人走了一会儿,王家就围满了前来道贺的村民。
“恭喜弟妹!”
“那可是湘王爷题的匾!”
“这么多年了,我们家族从没出过大人物,今日出了个青青,竟是得到湘王爷的赏赐!”
“青青是仙医下凡,连湘王爷都器重青青呢。”
“这样的好事,应该记入族谱。”
“青青,好样的,你为我们王族争光。”
村民羡慕、震惊、恭喜的话不要钱似的猛说。王七身为里正,更是激动的脸膛通红。
李青青特意把木匾放在大厅的桌上供村民参观。家里得热闹一阵子。
她觉得自己真是运气好,来到大唐国没半年,就得了坐在江山第二把交椅的人的肯定。
又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四人回来了。
“我一进村就听说湘王府、湘城官府派人我们家,还有和县县令也来我们家赏赐青青。”刘氏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响起,“我的天,我们王家真是祖坟冒烟,王浩娶了青青这么好的媳妇!”
王老头哈哈大笑,一路小跑,抢在刘氏前面来到大堂,看到了红面金字的木匾,再听到众人的道贺,惊喜的差点昏厥。
王志惊赞道:“王爷的字写的真好。”
王亮脑海闪出一个词语,大声道:“苍劲有力。”
李青青再次望向木匾,湘王的字是写的很好,但不是苍劲有力,而是庄严大气。
她来到大唐国几个月,听到关于湘王的传闻很少。
前些日子,王浩在家时跟她说过,湘王赵安治军严格,有一回巡察军队时,王浩站在人群当中远远的见过湘王,都没有看清楚湘王的五观。
她心里暗道:正月探亲,若王浩得知湘王赠匾,肯定会很高兴。
湘王赐的黄金、白银是不能花掉,需要珍藏起来。李青青把黄金、白银收藏在王浩送给她的小木箱。
湘城、和县赏赐的银子,李青青决定兑换成银票。回头正月探亲时随身带着,应急使用。
连着几天,王家的人都沉浸在欢喜之中,这一日,马清夫妻竟是一同来了,还带上了长女马云容、小儿子马枫烈。
马清穿着蓝袄黑裤,神采奕奕,两撇小胡子,很自然的跟王家人介绍自己的儿女。
王老头夫妻、王志、王亮都见过马清。马清可是李青青、王家致富的关键人物。之前,王亮给马清起了个绰号:小胡子。
今日,王家人再次见到马清,看到马清的两撇小胡子,竟是有些亲切。
第126章 姐妹相称
风氏身穿铁绣红色高领长裙,梳着双髻,戴着一对珍珠钗,朱唇微点胭脂,满面春光,见到李青青便露出真诚的笑容,道:“我沾了青青的光,得到湘王府、湘城府的赏赐。今日我发上戴的珍珠钗就是湘王府赐的珍珠。湘王府赐的绸缎我就留着给云容当嫁妆。”
官府的公文只是说赏赐李青青及风氏,并没说赏赐的什么东西。
闻言,众人方知风氏得的是湘王府的珍珠、绸缎。
李青青暗觉湘王府挺会看人赏赐,知道风氏不缺金银,就赏赐的是珍珠、绸缎,而她是个民妇,缺少的是金银。
马清打量王家,砖屋是新盖的,水井也是新打的,听说这个家以前很贫穷,自从有了李青青,生活才慢慢变好。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他倒觉得男人也怕娶错妻。男人娶一个好妻子,能好三代。
他就是个例子,王家的王浩也是个例子。这王浩一年到头都在军队,若不是娶了李青青这样的好妻子,王家哪有这样的好日子。
马云容是马家嫡系嫡女,今日穿着红色绣有银线云朵的长裙,梳着三丫鬟,发上系着绣有银线云朵的红色飘带,脖颈上戴着黄金锁的项圈,小脸红扑扑,眼睛眉毛随了风氏,看上去温柔恬静,可是说话语速有些快,还爱笑,性格是随了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