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习累不累啊?”
唐朝翻了个身:“你累的话我来给你唱好了。”
电话里的动静很柔软,能想象出长发披散在枕头上的画面。鹤连祠垂眼:“不累就不唱了?”
“……这话说的。唱,那必须唱。”唐朝笑起来,嗓音沙沙的,和平时不太一样:“唱什么啊?就刚刚那首?”
鹤连祠说:“挑你唱得好的。”
“这有点难,我还能有唱得不好的吗?”
唐朝先是这样说了一句,又安静下来,大概在翻歌单。
他找歌的时候鹤连祠低头看书,耳边有另一个人的呼吸。他看了两行又抬起视线,看向了寝室窗外被路灯晕开的夜色。
时间不算太晚,外面还有人走动。寝室后面就是一条树林遮掩的小道,通向食堂,小情侣会趁天黑人少的时候躲在树荫下接吻。
声音是听不见的,但偶尔能透过窗看见一对模糊的轮廓。
没多久唐朝就在手机另一头开口:“选好了,给你唱俄语歌。”
他说了一个歌名,鹤连祠没学过俄文,自然没有听懂。
“你会俄语?”他问。
“我不会啊。”唐朝倒挺坦诚:“只会这一首歌的歌词。因为喜欢,当时还在网上找了老师教。”
一首歌学得挺兴师动众的,鹤连祠点点头,把电脑的音乐软件关了。说:“唱吧。”
唐朝让他稍微等等,先下床去喝了一杯水,回来才开始唱。
喝水润了嗓子,再开口他声音里已经没有了先前些微的沙哑感。唐朝可能才洗过澡,被水蒸气蒸久了,今天打电话语调一直有那种倦懒的软,唱歌时就体现得更明显。
一首很温柔的抒情歌,也许是民谣。鹤连祠辨不出歌词,无从确认,却明白了唐朝最后挑中这首歌的原因。
陌生的语言给人带来的听觉感受是不一样的,并且,因为听不懂歌词注意力会自然而然更多地集中在嗓音和音调上。
唐朝的声音低、缓、柔,这首歌的调子也很好听。本来显得忧郁的曲调,他唱歌词时偶尔会因为生疏带出点鼻音,又让那句尾声变得可爱。在静默的夜里像一只温凉缠绵的手,调皮地在不经意间抚过人的颈侧。
鹤连祠很习惯这两天的学习节奏,对他来说强度并不算高。但此刻在唐朝的歌声里,那些蛰伏的怠懒不由自主地慢慢爬上来,猫儿似的吊在他身上。
他身体往后,后颈压在椅背的枕靠上,微微阖上了双眼。
窗外,小情侣拥抱的轮廓已经没了,快到宵禁时间,他们该回寝室。
人少下来,整个夜好像变得更静,只有耳边唐朝的歌声。最后一句唱完,伴奏进入结尾,唐朝轻轻笑了一声,问。
“你困了吗?”
鹤连祠用手压了压眼睛,说:“有点。你听出来了?”
“没有。”唐朝说:“只是我有点困了。”
鹤连祠也笑了一下:“唱个歌能把自己唱困……睡吧。”
唐朝打了个哈欠:“但是我不想挂电话,可以不挂吗?”
鹤连祠看了眼时间,已经打了十五分钟了。他说:“超时了,挂了。”
话落干脆地挂断了通话。
手机屏幕停留在微信界面,唐朝发过来好几个哭泣的表情。
鹤连祠看了,停顿两秒,回了个句号。
自微信加回来后一直是单向的聊天记录里终于有了鹤连祠的对话框,唐朝没回,大概是满足了。
鹤连祠于是放下手机,重新看起了书。
背到晚上十二点,一本书里面大大小小的琐碎考点在脑子里全部过完。鹤连祠去浴室冲了个澡,躺到床上再看手机的时候发现挂电话三十分钟的时候,唐朝又有给他发一条信息。
端端正正摆在他的句号下面,问。
哥哥,可以和你出去玩吗?
他在睡前给唐朝回了一句:去哪里?
唐朝的消息第二天快中午才到,最近的天气不太好,总是阴沉沉的,像要下雨的前兆。
气温也一天天的低下去,没怎么见过雪的南方本地大学生们时不时望天祈祷,会不会是要下雪啊?就算今天不下,后面还有两个月呢,能不能下啊?
唐朝就在这样的一个天气里,给鹤连祠发了一个地址。聊天记录会随着微信的删除清空,但这个地址他当初已经保存下来。
是让鹤连祠在暴雨里打了他三通电话都毫无回音的那座山顶。
不得不说,鹤连祠看见地址的时候愣了一下。
时过境迁,他心里已经对当初的那一幕毫无波澜。只是也没想到唐朝会直接冲着他曾经踏过的坑踩。
鹤连祠看了这个地址一会儿,动手给唐朝敲了句消息。
“——你还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