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聊泛,蒲桃酦醅。”
“芙蓉玉碗,莲子金杯。”
男子一句一句声情并茂地诵着,目光始终望向远方,旁若无人。
他读得虽好,却不算响,完全影响不到其他游客观赏的兴致。
“新芽竹笋,细核杨梅。”
没有实物,但他吟诵得,却让沈青口中生津。
好像春日里,就该有这些美好的东西伴在嘴边。
她忍不住开口跟道:“绿珠捧琴至——”
那男人似乎没料到有人会跟这样一句,转过头来,看到沈青,一脸惊讶。
沈青乍一眼看他的相貌,好感更添几分。
是个很好看的男人,年纪看上去跟她差不多大。清爽的发型,眉清目秀文质彬彬,尤其是一双眼睛,很有神,只是略显文气。
比王山子那样的青春少年都更有清爽的少年感。
短暂惊讶过后,他没浪费这样文艺的气氛,把接下来的一句“文君送酒来”接了下去。
接完了,便不再诵了,只是看着沈青。
若不是想起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沈青很像给他作个揖。
他的形象,像极了古时的探花郎,仪表堂堂,腹有诗书。
她脑海中飞快地琢磨,该怎么跟他打招呼,怎么跟他介绍自己。
但没等她开口,那男人却问道:“您好,请问您,是姓沈吗?”
沈青一愣,没想到这人居然是个认识自己的。刹那间,她不知该作何反应。当然,这样短的时间内,她也来不及去想这人怎么会认识自己,只能先点头道是,也问:“您认识我?”
男人表情一下子激动起来,朝着她鞠了个躬,把她吓了一跳,连忙鞠回去。
“沈青老师,真的是您!我是您的书迷,以前参加过您的签售会。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您。”那男人一副喜出望外的表情。
沈青却心里暗道不好。
没想到是书迷。
她从来没做好过私下与书迷交流的准备,也没有考虑过自己深陷抄袭风波后,应该怎样和书迷们相处。
她只好轻声说:“啊,是挺巧的。”
男人大概是看见沈青淡漠的表情,知道她现在不再写书了,便转换了话题,说道:“您可能不记得我了,但我跟您其实是同一个专业的,我们还一起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活动。”
“这样吗?你也是云汇大学的?”
“嗯,我比您高一届。”
“!”沈青大惊。
原本以为是同一级的,或者是学弟,没想到竟然是个学长。
一个学长,对她“您”“您”“您”的,她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她补救道:“既然是同学,您别跟我这样客气了。我哪里是什么老师呀,现在也不出书了。您怎么称呼呢?”
男人道:“我姓王,王灏。”
“灏?”沈青不知是哪个字。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王灏解释道,“这个灏字。”
“还挺少见的。”沈青喜欢他的名字。
王灏又问:“您也是来登山的吗?”
沈青摇摇头,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店,告诉他:“那家店是我的。”
“您…在安山上开店!?”王灏惊讶。
“嗯。”沈青回答得大大方方。
开家店而已,有什么好隐瞒的。
王灏环视一圈,最终视线落在那间小屋上,很钦佩地说道:“与造物者游啊!真好。”
沈青也觉得真好。
她与他也算一见如故,颇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又聊了些文学的东西,然后互加了微信。
王灏问:“您现在封笔了吗?”
沈青耸一耸肩,摇摇头,有些神秘地说:“没,我用马甲还在写呢。不过倒是不打算再出书了,单机写作,也挺好的。”
王灏眼神反光:“马甲号?是不是叫‘晴莘’?”
“哟!”沈青再一次被他惊到,“你这都知道?”
“我也是偶尔看到过您马甲号上发的内容,觉得跟您的风格很像,一直都猜测那账号是您的马甲来着呢。”他笑着说。
三言两语,沈青可以见得这位学长对她文字的了解。
“谢谢您!”她颇为感动。
“怎么要说谢呢!能看见老师您的新作,我其实真的很高兴的。”
王灏想起了之前沈青的作品被质疑抄袭时,他浑身的无力感。他跟很多人解释,他相信沈青的人品,也相信沈青的文章,但很多事情都不是是非对错就能解决的。
有人有心利用舆论,舆论就会心甘情愿地贬低沈青。即使完全不了解她的作品,也会跟风地抵制她,辱骂她,并以为自己站在了道德的高地。
两人都被对方说得眼睛红润。
沈青心里暗叹,唉,能遇上这样一个相信我的文章的人,也不容易啊。